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民族学角度对民族唱法的概念作了概括与辨析。指出了当前民族唱法实践与理论中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这说明考古发现对研究历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代许多中外历史学家也都把考古学放到历史研究的重要地位,白寿彝主编的  相似文献   

3.
"实践民族学"是在当代中国背景下,以实践的视角"再写"民族学与人类学,即重新"盘点"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历史与现状、定位与构成、需求及发展趋势,勾勒一个以应用、实践为目标的相对整合的民族学学科体系。民族学、人类学的整合及本土化过程,必须在应用和实践中实现,且打破"田野"框架,超越传统的范畴,拓展学科领域。民族学或人类学是一个包括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来自田野,回到田野;在于实践,源于实践。  相似文献   

4.
从考古学看台湾文化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考古学和人类学的重大发现,有力推动了海峡两岸古文化关系的深入研究。作为大陆文化与台湾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福建,在这一学术研究领域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闽台两省,一水相连,隔海相望,早在数万年前,古人类就通过福建进入台湾,台湾文化一开始就通过福建牢牢植根于祖国大陆。自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整个史前时期,闽台两地的文化关系就密不可分。最近偶然读到台湾出版的《台湾人的自我追寻》一书,洋洋大著,受益非浅。但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台湾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或大陆汉文化,台湾文化自成一个系统。自长滨文化(一万五千年)开始到今天,……终而塑造了自己的面目,大大的与大陆传统的汉文化不同。以这个基础,就形成了台湾民族,而和吞并主义的中华民族完全划开关系了”。这是有悖于历史事实和海峡两岸愈来愈多的考古发现的。本文拟就闽台两地的最新考古发现,谈谈台湾文化的起源以及闽台史前文化的密切关系,就教于学术界。 台湾文化的起源 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大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即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起源又是与人类的起源紧密相连,有了人类才有了人类文化。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一书《导言》中就明确  相似文献   

5.
化民族学与民族化学、化人类学是民族学中易混淆的几个学科概念。就此问题。本从定义与学科归属的异同、研究传统与研究对象、研究理论与方法等角度。对三概念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6.
田野调查(Fieldwork)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涉取资料,了解研究本质的重要途径,是以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树立起人主义思想,以及对社会赋有责任感为宗旨的研究。这是人类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区别和主要特色的标志之一。本从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对象、内容、手段及方法以及调查结果的处理作为基础常识,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规范入门之鉴。  相似文献   

7.
濮人是汉水以南一个古老的重要民族,该民族中心分布区当在今鄂西、湘北地区,他们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以釜、鼎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我们认为濮人在先秦时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发生在商代二里冈时期,濮人向南方的湖南和西部的重庆、四川等地迁徙。向西迁徙的一支对蜀文化及西南其他地区影响很大。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商人退出江汉地区,濮人与周人结盟,于是濮人又迁回到江汉平原南部地区。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楚人、巴人的逼迫下,除一部分融入楚人、巴人外,濮人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霍夫斯基同志(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近著“考古学通论”一书,根据考古发现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充分论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虽此书取材基本上以苏联境内的考古研究成果为限,但对我国的古史研究也有很多启发。兹将个人读此书后的一点体会提出来,向大家请教。一关于铁器时代现在流行一种说法,我国发掘所得的战国时农具,是用生铁铸造的,很脆弱,容易折断,因此就有人说这是铁器初期的现象。鉴定的人是专家,在我这一个门外汉当然没有反对资格。但总不免怀疑:一则农具的犁,在我国直至解放前为止都是用生铁铸造的,能说是初步使用铁器吗?二则所以看起来很脆弱,是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滇池地区“萨咪”彝族为研究对象,叙述其以血缘联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从一些民俗问题看民族学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怎样发扬长处、克服短处,以达到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民族学义不容辞地作出回答。民族学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重要性具体可以从我国各民族现存的一些落后的风俗习惯亟待改革中看出来。其一,婚俗方面。不少民族一直保持着近亲通婚的习惯,虽然经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已有很大改变,但在某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还很盛行。“有女先问舅,表兄妹亲更亲”,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南方民族有丰富多采、瑰丽异常的英雄神话。综观这类神话的内涵,依题材和情节约可分为两类:首先是关于物器用发明、即所谓化英雄的神话,例如原始农业的产生,火神的由来,字和艺术的起源等,这是原始初民企图追寻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某种化起源而创造的;其次,是反映人类征服自然力的英雄。原始人类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青蛇猛兽亦时常威胁着初民的生命安全。他们必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开展斗争,为了纪念原始初民同自然和社会作斗争的业绩,初民们用幻想的手法创造了各式各样的英雄神话。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表意实践活动,文学表述的意义问题在文学理论中的讨论是一贯的。论文尝试用叙事理论的多种观念来阐明在哲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学表述的意义,即作为文化形态诸种样式之一的叙事活动,文学表述服务于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解释、自我塑造的总体目标和基本进程。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学视野看宗教仪式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仪式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经典领域,在涂尔干的理论关照下,仪式是社会群体定期用来巩固自己的手段。在仪式当中,因为集体、情绪、气氛等种种因素共同构造出道德和社会集体感。仪式是正式的行为,通常以习俗为基础,具有一个已定的模式或脚本。文章通过对宗教仪式进行人类学意义上的解读,分析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学术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筹)于2012年5月29日在中央民族大学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独立地位的正式形成。2012年5月29日上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在中央民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国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在各项研究中取得了空前进展,已经进入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当前时代背景下,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学科界限、学科规范、客观性、汉民族研究、后现代与学术创新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赵心愚、余仕麟主编的《民族学·人类学:追述与反思》一书,精选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创刊以来与民族学、人类学有关的优秀论文编撰而成,展示了西南民族大学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大致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  相似文献   

17.
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苗族的社会生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通过苗鼓习俗在苗语不同方言的存在方式以及在口头歌谣中所反映出来的精神内涵,从民族学视觉中对苗鼓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精神的培育、苗鼓的保护对增强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暴风骤雨》是一部关于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长篇小说,小说是在作家周立波深入尚志市元宝村半年多的基础之上写成的,具有非常高的真实性。小说中的人物和地点都是以元宝村以及周边乡镇的真实资料提炼而成的,作者角色以及文本创作过程与人类学者和人类学田野民族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以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暴风骤雨》的创作过程和主要内容,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有可能消失在没有主见的公众意见中,消失在迷失自己的呻吟中,消失在课堂殖民统治中.因此要确立主体的地位,就要把握主体的特点,塑造主体的特点.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体具有主见、反思、信任、美德的特点,学生主体具有可塑性、可感性、可选择性的特点.只有遵循主体的特点,才能很好地发挥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九、民族学※01.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发展问题研究03.当代人类学/民族学学术思潮研究04.中国民族志研究05.族群关系的理论与现实问题※06.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与发展问题研究07.中国跨境民族的社会文化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