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钎焊控制系统由机器人、钎焊设备、上下料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实现了钎焊过程上料、转运、焊接及下料的自动化和一体化联动。通过机器人转移工件,促进了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提升了产品加工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产品加工的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符合产品加工由人工操作向集成化及自动化方向发展,从而可以减少中间人为环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5)
当前,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焊接机器人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产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提高焊接的自动化水平,并发挥焊接机器的作用,以推动工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动化制造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以焊接机器人为代表自动化生产方式,在国内生产制造领域基本已达到较高应用水准,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逐渐意识到焊接机器人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文章以实际生产过程为切入点,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运用虚拟样机对焊接机器人运动路径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构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切实推进产品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也有了质的飞跃,车辆车型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但是现代化的汽车生产行业更注重车辆产品的质量,和制造车辆的速度以及制造成本,对于一体化的生产线机器人的作用尤为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越来越高的生产强度对工业机器人的质量和柔性都有很大的要求,因为这关系到机器人高效率和车辆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车辆生产过程中机器人的作用以及机器人焊接夹具的零件选择,也对机器人焊接夹具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浅析,对车辆生产过程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唐林新  邓汨方 《科教文汇》2012,(24):175-176
工业机器人在企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满足企业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尽快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本课程的特点适合用项目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着重于工业机器人的认知、操作、维护、设计等方面,实际教学时采用实训设备与机器人模拟软件相结合的方法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焊接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应用的十分广泛,我国也十分重视焊接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如果焊接技术操作工艺不规范,会直接影响生产机械的质量,不仅会浪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对于企业的效益同样会造成极其不利影响。一些大型的机械很有可能因机械结构焊接方面出现问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问题必须要提高重视程度,严格的避免金属材料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严重的形变,从而生产出报废的产品,本文根据我国焊接工艺应用的实际情况,阐述材料成型以及焊接的控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5)
工业机器人在现代的工业控制生产中广泛出现,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高度的自动化程度可以满足很多的生产场景。那么在生产线的控制系统中,可以进行很多方式的组合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在生产过程中也会碰到诸如点位设置,程序参数设置,位置环节设置等问题。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来使生产的数量得到最大化。可以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造纸生产设备,其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运行速度也较慢、对环境污染程度高,需要较多的人力来操作与运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造纸企业为了发展需要,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也开始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因此,企业为了提高造纸生产效率及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强生产过程管理,造纸企业引进了DCS控制系统,这一先进的控制系统还可以让造纸设备的优势与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焊接在目前的生产应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家具生产十分依赖机器人焊接,它对于企业的产能、生产效率、劳动条件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但其操作过程难度极大。机械人铝合金焊接技术更大的困难在于焊接装配的精确性,掌握机器人焊接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工件固定的自动焊接方法,本文综合针对一些铝合金椅子的焊接难点问题,探讨机器人铝合金固定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社会生产活动中,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自动化的操作程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成本以及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误差,而且可以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电气工程领域的智能化技术的作用日益重要,将电气产品与智能化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价值,提高智能化技术设备的应用效果,满足未来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工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焊接工艺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长足进步。工业相关元器件以及产品在制造的过程中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发挥,想要能够充分产品质量就需要加强电焊焊接工艺以及相关安全生产操作水平,确保电焊工当中相关方面能够过硬,技术操作过硬以及创新能力提升属于当前社会生产环境当中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能力表现,为此,进一步提升电焊操作工人的工作效率就需要相对应增加工业企业竞争能力。本文侧重从电焊工使用操作技巧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分析了汽车车体焊接制作环节中,对多类相异连接工艺和机器人操作技术之间的复合式应用模式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内燃机车总风缸缸体的体积较大,圆度差,与封头对接比较困难;而且封头重量较重,传统的焊接夹具需要依靠人力组装,对于大型零部件焊接缺乏助力装置,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非常危险。本文设计的内燃机车总风缸焊接工装夹具,可以轻松实现定位夹紧与大型零件的翻转,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采用与焊接机器人衔接模块可以与焊接机器人兼容衔接,实现大型零件自动焊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汽车制造行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不断的将机器人应用在汽车的制造行业中已成为当前汽车制造行业的主要发展前景。因此,不断的将机器人应用在汽车的焊接生产线的柔性化中,对于有效的提高汽车的生产质量,有效的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以及有效的促进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加强研究与分析机器人在汽车焊接生产线柔性化中的应用,进而有效的提高汽车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已经从最开始单纯的人工制造,慢慢发展成了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操作,省去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危险操作也可以完全依托于机器人来完成,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而在部分环境恶劣的生产车间中,应用工业机器人可以有效的改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工业生产创造更大的价值。本文就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现存问题及未来展望,从几个方面开展阐述。  相似文献   

16.
张香彬 《科技风》2013,(10):111
众所周知,机器人作为现代化制造业的主要设备,在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应用使得生产变得格外便捷迅速,使得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达到稳定。目前,随着国内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机器人在汽车焊接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在机器人焊接技术已经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广泛采用,尤其在汽车焊接生产线中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如今的工业体系中,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了一种发展趋势,要想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引入大量工业机器人,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与发展将成为工业体系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如今的很多行业里,已经出现了工业机器人的身影,如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机器人,机械生产过程中,与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配套的物料推送机器人,以及焊接机器人...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某型轨道客车开式铝型材薄板复合焊缝的焊接质量及效率,本文介绍了双丝焊机器人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在该应用工况的技术开发过程。实验表明,双丝焊机器人完全可以在开式铝型材薄板上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经过质量检测,与传统的手工双面焊工艺相比,用双丝焊机器人单面焊双面成形新工艺焊接的产品质量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效率上提高了近20倍,该技术在轨道客车生产上取得了较好的焊接质量和经济效益,有较好的技术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军  王欣 《科技风》2013,(21):262
在现代机械行业中,为了提高安全性在近代机械加工行业中,为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机械工程师模仿人的动作,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研发设计了一种能在三维空间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它主要由机械传动机构、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系统组成。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自动化工具。该类工业机器人一般用于大批量多品种生产。它主要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质量,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20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并很快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工业生产的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国防需求瞬息万变,军用产品生产企业的制造规模沿着“大批大量→多品种中小批量→多品种变批量”的方向不断发展,传统的大批量、流水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国防武器多样化的后勤需求。为此研究与武器装备生产组织模式相适应的制造技术很有必要。本文从柔性制造技术产生及发展、类型及功能、在我国军工生产领域应用和发展展望展开研究。柔性制造技术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