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鄂力威 《今日科苑》2015,(3):88-89,92
最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改善,这样也就使得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也成为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机遇,林业的发展实际上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利于我国的生态建设,同时对美化环境也是非常有用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政府业在日常工作中对植树造林工作予以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同时还在这一过程中充分的保证了林业的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伴随而来的除了是生活条件的改善,还有环境的日益恶劣。为了避免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我们必须马上行动起来,将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工作首位,实现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大植树造林与林业发展的管理力度,为营造一个美好清新的生活环境而努力。本文具体阐述了林业生态与营林生产存在何种关系,如何将二者紧密相连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靳嵘 《今日科苑》2014,(9):122-122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都是我国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这两个项目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何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营林生产还是林业生态建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实现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仅以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靳嵘 《今日科苑》2014,(8):114-114
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建设都是我国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这两个项目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何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营林生产还是林业生态建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介绍,进而探讨了实现营林生产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仅以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林业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水平有一定的提高,而且林业工程对我国的经济状态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近些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导致了林业发展和相应的环境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环境和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一些阻碍,针对于此就需要对林业生态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而且在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行相应的林业发展和营林生产能够使得我国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实行相应的营林生产和林业发展对国现在的社会状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相似文献   

6.
林业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化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工业林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下,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林木产业的良好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建设,而且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林业生态背景下,林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对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提供了必备的材料,还改善着周围的空气环境,所以对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必须要得到重视。传统的林业生产方式是不科学的,对环境也造成很大危害,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建立一个生态的林业,才能使森林资源得到永久的使用,满足人们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生态林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它的核心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在理论上可用森林环境保护工程、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工程和林业生态产业工程来"圈层"构建.在实践中则可采取建设自然保护区、发展森林公园、循环经济、构建森林分类经营的林业管理体制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张必明 《科技风》2013,(14):263+271
促进林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被视作平衡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营林管理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营林管理主要包括保护、发展绿色资源和提高、更新营林技术两个方面。本文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结合我国目前营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从提高营林管理实效性、保障林业经济效益、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三方面对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作出研究,最后做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营林造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其营林造林的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做好营林造林工作是非常重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林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如何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2.
浅析林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中的营林工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日俱增,温室效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为此,加快营林工程的建设步伐与保护森林资源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营林工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行粗浅的分析,进而发表一些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虽然这几年社会和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却极大的破坏了生态和环境,尤其是森林生态环境。为了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使我们能够更长久的生存下去,我们就必须要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使林业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而营林工作在这一项目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它主要是利用森林资源,通过开发和培育现有的林木,使林业既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可以持续的发展。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营林工作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浅谈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目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分析了营林工程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文章主要从森林的作用出发,全面分析了森林的存在对于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的价值,并指出,当前的森林破坏已经达到了必须解决的程度,想要保证林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营林工作。希望本篇文章能够为营林工程水平的提高带来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业的发展是我国另一项改造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并且可以带给我国一定的经济收入。由于我国十分的重视林业的发展,所以一直在探索对林业的管理方式和保证林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并由此发现了营林工作是最好的工作方式。只要有一个有效的健全的营林体系,就能保证林业发展的顺利和健康,并且能够带来更多收益。  相似文献   

20.
林业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环境日渐恶劣的今天,其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对自然环境、国民经济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营林作为维护、改善、经营林业资源的一种工作,其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为了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事业,本文初步分析了营林工作内容及其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争取早日解决这些问题,使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