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卡尔·罗里森以塞缪尔·约翰生的《塞维奇传》为例,通过分析约翰逊的写作实践,阐述了约翰生的传记理论。约翰生强调传记作家的移情能力和读者接受因素。他指出传记作家只有超越分歧,才能真正了解传主。同时,他认为传记应当能吸引不同类型的读者,其行文也应当能适应不同的读者层。  相似文献   

2.
纵观莫洛亚的一系列传记作品可以发现,他在传记中勾勒出一幅文人群像,这些文人既是无愧天才称誉的文人英雄,又是在19世纪的各种社会浪潮中成长的知识分子。为了刻画这些文人的形象,莫洛亚一方面通过巧妙的叙事技巧弥合传主的生活与创作之间的裂缝,剖析了传主的文学创造力,使传主作为文人英雄的形象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他着重分析了这些文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不同表现,从更加深刻的角度来理解传主的政治选择。由此可以看出,莫洛亚在他的传记作品中不仅表达出他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他深刻的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3.
传记的写作是文学各文体中难度最大的一种,难点在于作者同传主之间的契合与理解。正如美国著名传记家里翁·艾德尔所说的:“传记家同传主的关系正是传记活动的核心”,传记家找到适合他的传主,是传记家的幸运,也是传主的幸运。  相似文献   

4.
传记的伦理功能是传记伦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传记家认为,传记应该对人们的道德产生某种好的影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价值观的多元化与新的传记形式的发展,一方面,现代传记的伦理功能呈现淡化趋势;另一方面,现代传记尤其是应用精神分析方法写作的传记进而引发了一些伦理问题.传记家能否选择活着的人作为传主,传记家能不能采用涉及传主隐秘的和有损传主在公众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的材料,传记家应该持有怎样的传记动机,传记家应该怎样对待死者的意愿等问题,成为当代关于传记伦理论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作家评传是传主与作者的对话,传主在对话中浮出历史的地表,呈现出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历史,传记作者在对话中也敞开自己,表达自己对存在的感悟,阐释传记事实实乃阐释自己。《丁玲评传》在意识形态、文学史框架、叙事结构、文学创作等层面上与传主对话,对传记事实进行阐释,展示了现代作家评传作者与传主对话的途径和对传记事实阐释的方式,这对于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书写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道德的起源问题上,休谟延续苏格兰情感主义学派的路线,认为道德不是依据理性而是依据同情这种特殊的道德感来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同情伦理学。休谟首次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他所说的"同情"即今天心理学中的移情,是人的一种天性,是社会关系的粘合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能仅靠理性的社会制度和法制建设,还要关注人们的道德心理发展,提高人们的移情能力,因为移情可以赋予社会文明的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7.
传记文学(尤其是文学家传记)的历史特性要求作家以学术意识投入写作。陈才生怀着强烈的学术意识投入《李敖评传》写作,他在细致地叙述了传主人生的同时,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准确概括,对传主的精神做了定位,并且追溯了他的思想来源,展现了传主的人生矛盾,将传主的某些现象进行了理论阐述。与此同时,陈才生根据学术传记的要求以诗性语言和学术语言进行写作,以材料可靠与引文规范显示出传记文本的学术严谨。因而,《李敖评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记文学的生命在于事实的真实,但并非一切事实的真实。文章试图通过不同传记文本对同一传主同一传记事实的不同描述,界定传记事实真实性的本质内涵,认为在展现传主的思想与精神气质、个性与生活经历方面,凡属客观的有根据的事实,它们则具备同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学生阅读到伟大人物的经历与事迹之时,他会为传主的坎坷经历而叹惋,也会为传主的最终胜利而欢呼,亦会为传主而哭泣而欢笑。这时他会产生"见贤思齐"的想法,会自发地向传主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可见,传记作品可以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中外传记作品选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没有太多的资料限制,所以授课讲解可以别出心裁、独具匠心;也正是因为参考资料太过贫乏,所以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  相似文献   

10.
弗吉尼亚·伍尔夫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人物传记,只用来描画伟大人物的杰出品性,所描绘的人物像博物馆里的蜡像,不能展现鲜活人物的真实个性。基于此,她应时提出了"新传记"的概念,并用自己的创作实践了这种"新传记"。在"新传记"中,她巧妙的平衡事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创造出能够充分展现传主品性、个性的新传记,这种新的传记正预示着传记文学的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记本有着极浓郁的“释经”特征,但在彰扬传记伦理价值的同时,“树碑”心态导致伟饰之弊端至今犹存;西方传记文本的“忏悔”特征在叙写传主私生活时较为坦率,但有时也太不“节制”。“史传合一”的中国传记文本,在重视传记的历史性的同主拘囿于历史,文体不独立,“史传分离”的西方传记文本则了地处理了传主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析为西方传记文学引入了病理学的解释视角。经由传记家对传主“疾病”隐喻意义的深度解释,传主的自我与身份的内在冲突及其在更高层面上的统一、自我与社会的复杂互动关系都得到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陶菊隐是一位有鲜明风格和重要影响的传记文学作家,必须深入探寻其作品的魅力,评介其在中国现代传记发展中的意义。从新闻记者到旧闻记者的人生历程,使陶菊隐的创作具有注重时效性和通俗性的鲜明写作个性:一、选择公众熟悉近代名人为传主,强化自身与传主的关系,并通过非叙事话语明晰表达对人物的评判;二、善于从历史事件中提炼情节,在强化因果链接中不断制造戏剧性的悬念;三、着力打破传统史传简约记事的写法,注重细节描绘,通过重构具体的生活场景增进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这一切共同构成了陶菊隐传记作品的通俗叙事特征,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上有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柏格理是一位深入到西南苗族地区的传教士、教育家。他以文字布道,创办石门坎小学,首推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行男女同校,设置科学课程,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推广平民扫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主体意识和民族自觉。他在苗族地区的教育实践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makes use of Michael Faraday's ideas about learning, in particular his thoughts about attitudes to the unknowns of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attitude which improves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 invented scenario involving nursery school children demonstrates some attitudes displayed there. Discussion of the scenario and variation in possible outcomes suggests that Faraday's views are relevant to scientific learning in general. The main thesis of the paper is that it is central to learning in science to acknowledge that there is an inner struggle involved in facing unknowns, and that empathy with the fears and expectations of learners is an essential quality if genuinely scientific thought is to develop. It is suggested, following Faraday, that understanding our own feelings while we teach is a pre-requisite to enabling such empathy and that only then will we be in a position to evaluate accurately whether or not our pupils are thinking scientifically.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一步步深入,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重视,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素质教育同课堂教学相分离、把素质教育同知识教育相对立、自觉不自觉寻求素质教育单一模式等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此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在唐宋婉约词中,词人的主体意识经历了一个由缺席到潜入、到确立、再到深化的渐进过程。花间词所抒发的情思与词人自身的情感体验并无多少直接的联系,词人的主体意识缺席。南唐及北宋前期词暗暗融入词人的现实人生感受,词人的主体意识潜入其中。柳永的词由代女性言情转向抒写己情,由巧扮声口转向自我流露,词人的主体意识得以确立。北宋中后期到南宋后期的作品,不仅寄寓着词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种种感受,而且还流露出超越个体的时代情绪,显示出词人主体意识的强化。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n attempt is made to distinguish four s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mpathy during the pre‐school years. The method adopted is to examine four popular books frequently read to children throughout this age span and to show briefly how each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mpathy by illustrating in a progressively more complex way situation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child's own experienc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child'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heroes of these books will both draw upon his present capacity for empathy and develop it further.  相似文献   

19.
《杜宾的生活》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五十六岁的传记作家威廉·杜宾的异化生活。本文试从杜宾过去的生活经历,杜宾的研究以及杜宾所处的美国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对造成杜宾异化生活的主要原因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20.
My function is to analyze a survey of adult Jewish education and to present briefly some of my own views on the subject. The survey was planned and conduct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on Adult Jewish 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Jewish Education. The Advisory Council includes the directors or representatives of a number of important religious and lay national Jewish agencies which sponsor adult Jewish education. The responses to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urvey Report was written by Rabbi Samuel I. Coh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