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保证学生在能够学到一门技术的同时,让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这要求学校要特别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职业素养包含了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两个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隐性职业素养有着高标准、高要求。因此,学校必须通过一定的培养模式来提高高职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另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采取措施来对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进行量化评价,从各方面加强对于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行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内容。潜在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属于隐性职业素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是高职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入学专业教育,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两课”等课程;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培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缺失现状,指出隐性职业素养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认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隐性职业素养是增强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时期,高职院校面临职业素养教育环境的变化、专业实践暴露了学生的职业素养问题等职业素养培养的挑战,对此,文章提出了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育高职生职业理想;构筑职业环境,全面强化学生职业素养;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等提高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企业目前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要求的现状,提出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显性职业素养的有效方式;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显性与隐性职业素养的直接方式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职院校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将此视作人才培养的核心与关键内容。综合素养包括隐性、显性两方面,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要做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鼓励高职学生进行自我培养。鼓励高职学生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要求高职学生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和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隐性素养,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职业素养由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隐性职业素养在更深层次上影响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语文课培养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具有可行性。要明确培养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
“素质冰山”理论视角下,隐性职业素养对学生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作用。高职学生对隐性职业素养认知与培养的欠缺,影响其就业和职业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必须立足职业岗位需求,将学生职业素养塑造与教育管理工作有效对接,构建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养成的多维空间和多元体系,挖掘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与职业人格的潜质,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9.
<正>对高职学生而言,衡量其综合素养的关键是职业素养水平。个体的职业素养包括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内容。显性职业素养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为主,隐性职业素养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为主。隐性职业素养虽难以衡量和体现,却是影响个体发展空间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作为应用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要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育人优势,从意识层面进行深层次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三观”和良好的隐性职业素养。由白显良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一书,对隐性思政教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职业诚信是隐性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苏南高职院校要立足苏南,培养高职生适应苏南行业企业需要的职业诚信。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人才培养内涵建设,除了继续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也开始重视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的教育,因此本文试图探索一条新的、适合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大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出现“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即较关注学生与初始岗位的对接,偏重学生就业初始岗位实务操作技能即显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敬业精神、职业态度、沟通技能等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文章通过对职业素养的分析,对高职院校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技能是高职教育重要的形式,现在用人单位除了需要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职工以外,更看重的是职工的职业素养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从系统化的角度提出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同时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素养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高职生成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是高职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育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举措。潮商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是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素养的重要教育资源。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开发利用潮商文化资源,着力培养高职生良好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5.
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体现自身特色的关键环节,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办好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以班级管理为载体的职业素养培养,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于平日的班级管理中,将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赵卫东 《继续教育》2012,26(9):33-35
加强高职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有利于高职生自身发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了高职教育特色和优势。思想政治理论是对高职生进行基本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课堂,通过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责任感教育、创新精神教育、合作精神教育、耐挫精神教育及服务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职生处于人生理想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素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是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以高职会展专业为例,从隐性课程设计角度提出了提高高职生职业素养的几个途径,以期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叶蓉 《文教资料》2013,(17):147-148
隐性课程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切学校文化要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高职生基本职业素养的培育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隐性课程的内涵与特点,分析了隐性课程的育人功能,并从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三个层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发隐性课程,提高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是高职教育发展、高职文化建设以及高职生成长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策略,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价值文化、经营文化、发展文化和行为文化,培养高职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高职教育基本职能之一。依据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基于素质冰山理论,提出高职教育必须注重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并提出隐性职业素质养成的破冰路径,即立足职业力,构建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培养的多维空间;指向职业化,形成职业行为习惯养成多元体系;对接职业性,创新以职业能力和迁移发展为两翼的职业人格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