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绩伟著《新闻工作论说集》已由工人出版社出版。本书由全国新闻学会精选了胡绩伟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的重要论文和讲话稿35篇,共40多万字。文榘突出了他的新闻学的主线观点: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  相似文献   

2.
胡绩伟著的《新闻工作论说集》已由工人出版社出版。这本著作由全国新闻学会精选了他从事新闻工作50多年的重要论文和讲话稿35篇,共40多万字。文集突出了他的新闻学的主线观点: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收入本集的许多文章和讲话是第一次发表的。  相似文献   

3.
集40年对社会发展热忱关注,以50万言就社会问题纵横论说,湖北省老新闻工作者陈修诚的作品集《城市话语》上、下卷,近日由武汉出版社出版。陈修诚1961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武汉从事新闻工作,历任长江日报社副总编辑、武汉市记协副主席等职,并被聘为华中理工大学、江汉大学教授。他在主持编务的同时,开设《陈修诚专栏》、《开放务实谈》等,从老百姓关注的角度,发表大量评论文章和杂文作品,引起较广泛的社会反响。《城市话语》由“武汉议题”、“社会点墨”、“新闻留痕”、“世界都市”等七个专辑构成,从中显现出作者具有个性特色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戈公振(1890~1935年)是中国近现代的著名新闻学家。他1913年到上海有正书局工作,次年入著名的《时报》馆任编辑,前后工作十五年,历职至总编辑。1929年又参加《申报》工作,任总管理主任等职。其间,他还先后任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戈公振先生是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新闻所有权保护的倡导者之一。清末,中国政府也颁布了著作权法(律)。但还不完善。尤其是《大清著作权律》规定:“各种报纸记载政治及时事上之论说新闻”,都不能获得著作权。可见,清末的著作权法对新闻作品是不给予著作权保护的…  相似文献   

5.
胡丰 《新闻前哨》2008,(9):40-42
对新闻作品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说,几乎是从有报纸起就有的活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总编辑评报》,就是这样一本以报社记者作品为对象的新闻评析集。本文从《评报》的内容出发.简要分析了评报作者在新闻改革的文化背景和媒介生态下,描述媒介行为、分析新闻作品、解说新闻现象、评定传播效果、论证传媒从业人员规范等各方面的“鉴识”和“认定”,从而在评报中挖掘其更深层的价值,用于指导报业实践。  相似文献   

6.
《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出版@双石  相似文献   

7.
一本充满思考与智慧的新著《读图时代的新闻摄影论说》已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仁臣为本书作序,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为本书作跋。  相似文献   

8.
书讯与书评     
卢愚诗集《野讴集》面世 本报讯 由宝鸡日报社总编辑卢愚所著的古休诗集《野讴集》,最近与广大读者风面。《野讴集》共收集卢愚同志古体诗作一百作首,大多是作者在紧张的新闻编采工作商隙吟  相似文献   

9.
书讯     
《人民新闻家邓拓》出版《人民新闻家邓拓》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该书由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编辑;收有论述邓拓的新闻工作业绩以及散文、诗词等文章50余篇,从各方面展现了邓拓革命的一生,其中包括他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特别是他在抗日战争、解放战  相似文献   

10.
成舍我的“两个效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舍我是我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报人、报业经营家、中国报业托拉斯的先行者。他一生致力于新闻事业,成立了“世界报系”,创办了《民生报》、《立报》,创建了新闻学校。他的新闻从业生涯集业务工作者和报业经营者于一身,这一双重身份使其新闻思想集中体现为报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博弈。  相似文献   

11.
金新 《新闻实践》2010,(12):75-75
本刊讯 金华日报社杨子平的新闻理论专著《报媒的新闻创新与坚守》最近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这是他主持金华日报新闻研究室工作后潜心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体现。《  相似文献   

12.
长江新闻传播系列丛书(史论篇)《方汉奇集》、《宁树藩集》由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京举办出版发布会,这是新闻界尤其是新闻学术界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我感谢主办单位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盛情邀请,祝贺这两部集的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爱好者》月刊即将正式出版的时候,我去北京访问了戴邦同志,请他就办好新闻业务刊物问题谈谈想法。我们坐下来后,他把上午我留给他的《新闻爱好者》简介拿出来说,我看你们要办的这个刊物,栏目设计不错。当我告诉他《新闻爱好者》是由《河南日报通讯》改刊,仍然是月刊时,他笑着说,这很好,刊名挺贴切,希望你们下功夫办好这个刊物。戴邦同志今年68岁,刚刚辞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副所长职务,专心致力于《大百科全书》新闻卷的撰写和组织工作。他说,这本书条目很多,难度很大,是很费功夫的一件事。本想腾出手来写一点别的东西,但是现在还办不到。  相似文献   

14.
由解放军报社新闻研究所、长征出版社与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的朱金平专著《新闻编辑论》研讨会,8月14日在京举行。朱金平同志系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军事记者》杂志主编。这些年来,他在发表大量的新闻学术论文和新闻工作评论之外,还撰写出版了《舆论战》、《新闻典型论》、《论突发事件报道》和《新闻记者论》等专著,受到广泛好评。《新闻编辑论》由长征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原人民日报社社长、中国记协名誉主席邵华泽为其题写了书名。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家对这本专著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这是一部实用性较强的新闻教科书。这里摘发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创刊于清末民初的《时报》是旧上海时期的民间商业大报,该报在新闻业务改革领域的诸多探索和革新,对中国新闻业和报刊业影响深远.《〈时报)发刊例》是《时报》对其自身办报方向及性质判定的自我阐释,系统且全面地介绍了《时报》新闻业务革新的具体举措.发刊例合计25条内容,涵盖《时报》业务革新的各个层面,其中重点围绕"新闻题材"和"新闻体裁"两方面的革新.梁启超在《〈时报)发刊例》中所提出的论说纪事报学思想,也为当前推进报刊事业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新时代,高品质报刊应始终秉承正确的态度立场,坚持报刊内容的真实性,把握报道方式的时新性与时宜性,选材应博,论说应要,进而促进报刊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辛华  梁瑜虹 《传媒》2003,(4):18-19
艾丰是中国首批高级记者,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首届“吴玉章奖金”、“全国质量工作卓越领导者”奖章获得者,历任人民日报社编委、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等职务。40多年来,他一直作为编辑、记者活跃在中国新闻工作的第一线,写过大量有影响的新闻报道。主要作品收进他的新闻作品集《思考的笔》和《经济述评自析集》。近日,笔者在经济日报社就传媒界感兴趣的诸多问题采访了艾丰先生,其中他对传媒人成才的一些看法,使我们得到了一种理性的思索。  相似文献   

17.
阅读袁中秋     
经常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等报刊上看到袁中秋写的新闻和拍的照片,刚开始笔者还以为他是哪个大单位的新闻干事或特约记者,后来才得知他是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正团职政治干部,是个业余报道员,而且在新闻宣传这一行已“业余”了20多年,可见他对新闻报道的痴情。业余报道员不像专职记者和专栏作家那样写稿是自己的职业。但袁中秋工作之余却把自己给“职业”化了。按他的话说:“看到新闻,不写有种愧疚感。”正是由于这种愧疚感,从当兵到现在已是正团职干部的他,一直笔耕不辍。数万字的见报新闻剪贴集就是对他的注释。袁…  相似文献   

18.
开场白:本刊多年不搞这样的系统讲座了,主要原因是缺少有强烈时代感和新鲜感的稿子。而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蓝鸿文教授集多年的教学经验,从他近年为新闻研究生开的《新闻采访写作专题研究》课中选出十几个专题,经重新整理,由我刊首发。望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记者、部队新闻骨干认真研读,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及时告诉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国的新闻工作也面临着从“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的问题,一场新闻改革势在必行。在我的记忆中,明确提出“新闻改革”这几个字,最早见于《新闻战线则…  相似文献   

19.
南迅 《新闻记者》2003,(7):25-25
南京大学新闻系丁柏拴教授的两部新闻学新著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丁柏栓主编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一书,是由他主持的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由他主  相似文献   

20.
沙飞与《晋察冀画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 《军事记者》2003,(4):64-67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专职摄影记者,《晋察冀画报》是我党我军的第一份新闻摄影画报,这两个第一,奠定了他与它在中国新闻摄影史的特殊地位。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 沙飞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建者,因为创办画报的倡议由他提起,筹建画报由他负责完成,画报的正常出版由他领导统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