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在地下5000公里深的地方,液态的铁流在奔腾不息,使我们的地心一刻也不安宁。经历过漫长的年代后,就会使地下物质发生剧烈的“大雪崩”,并导致地球磁场混乱,甚至出现磁场的倒转。  相似文献   

3.
地核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对于地核对流运动的数学模拟计算所取得的进展,认为 今后研究方向一要加强核幔边界的研究,二要对于模拟计算的理论和方法近一步的完 善,尽量用与实际相近的各种条件来进行联合的反演计算模拟,从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地 核发电机模型,获得地核的更多认识。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们曾经一直以为,地核的出现至少是在地球诞生3亿年后的事情,但新的研究发现,地核在太阳诞生后的仅仅3千万年以内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吴凡 《百科知识》2007,(12S):36-36
在人类已可以成功发射探测器到地外行星进行宇宙探测的今天,地球内部仍然是人类鞭长莫及的未知领域。占地球中心部分的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地球科学的一大谜。随着最近研究的深入,关于地核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I0006-I0007
腾讯科学讯(悠悠/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研究发现,地球内核的温度大约比之前测量的高1000摄氏度,从而较好地解释地球如何产生磁场。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地核包括最核心的固体内核和外面的液体外核,在外核之外,是固体的地幔。根据地球磁场产生的理论,由于内核到地幔之间有压力差,还有大约1500℃的温度差,导致了外核热物质比如液态的铁向冷的地幔流动,伴随着地球的旋转,地球磁场诞生了。然而根据过去的测量结果,地球内核与地幔之间的温度差小于1500℃,似乎无法产生现在这样的地球磁场。科学家因此困惑了20年时间。最近,谜底终于揭开了。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模拟地核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2006,(3):8-8
2005年4月,考古学家在危地马拉北部丛林中发现一座早期玛雅金字塔,经过几个月的考古研究后.日前考古学家宣布:他们在这座金字塔内发现了迄今最古老的玛雅文字。此次被考古学家发现的最古老的玛雅文字总共有10个.是被早期生活在美洲的玛雅人用石头雕刻而成。一开始,考古学家认为这些文字可能是玛雅金字塔内壁画下的题字。  相似文献   

9.
地核是地球的最核心部分,其内部状况极其复杂和特殊,即使是在实验室里也非常难以模拟,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对它了解甚少。但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目前已经基本揭开了地核的奥秘。并首次成功地制作了地核的三维立体模型。  相似文献   

10.
地球的结构有点像鸡蛋,地壳好像薄薄的蛋壳,地幔好比蛋白,地核好比蛋黄。地球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分层结构。那么,地球的地核与地幔、地壳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要了解远古时代所发生事件的准确时间,目前往往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性质来确定,这种测年方法也叫做放射时钟。人们采取了两种放射时钟来测量地核形成的年代,一种是铪-钨法,另一种是铀-铅法。但得到的数据很奇怪,一个数据显示,地核形成于地球诞生后的3亿5千万年,另一个显示地核形成于地球诞生后的8千万年。放射时钟是非常准确的测年方法,按常理两种方法得到的时间应该是一…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5):I0005-I0005
科技日报讯来自法国、瑞士和英国的科学家日前通过地震数据、实验室实验和理论模型得出结论,证明氧是外地核中唯一的轻元素。  相似文献   

12.
地理课本告诉我们,地球内部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和地核。由于地震波在穿越不同的物质时,传播的方式不一样,因此人们根据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划分了地球内部。不过近日,科学家发现,在地核和地幔之间,也就是距离地表2900千米的位置,还有一层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部分。这一新层也是通过分析地震波发现的,它位于地幔的底部,那里的物质状态与地幔和地核都不同,特别是温度的不同使地球科学家判定那是新的一层。虽然目前给这一层起个名字,放入课本中还为时尚早,不过地球科学家还是对新层的发现很激动。识别出这一层,对研究地幔的性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球的心脏——地核分为内外两层,其中外地核是液态的,而内地核则是铁镍成分的固态。科学家发现,内地核并不在地球球形“身体”的正中央,而是偏向西半球的方向。地球的心脏怎么会长歪了?  相似文献   

14.
科学家曾经把地球内部简单地划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随着对地下了解越来越多,科学家现在发现,地球内部并不是那么清晰分层的。  相似文献   

15.
黄中 《百科知识》2000,(5):25-25
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项目——“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启动,将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上的江苏东海县开钻的5000米深井,是我国第一口大陆科学深井。这项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望远镜”的深井是当代地球科学的一项大型科学工程,在获取地球深部信息方面,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口深井。 到目前为止,人类开发太空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为探索和开发近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无底洞"?按说地球是圆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组成,真正的"无底洞"是不应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山洞、裂口、裂缝,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壳浅部的一种现象.然而事实上地球上确实有这样一个"无底洞".  相似文献   

17.
吴再丰 《百科知识》2007,(11S):12-13
地球的磁场大部分是由地核形成的,地球的内核是以金属铁为主要成分的导电体,外核由于温度接近于岩石的熔点,所以其内部物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专业上称为“软流圈”)。通过外核物质塑性流动,产生电流,电流产生的磁场作为地磁场被观测到。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生成的磁场极相似。如果我们将条形磁铁与地球自转轴平行放置,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7,(11):125-125
地球上的小偷一般觊觎珠宝、文物和钱包,然而对宇宙空间中的“星系小偷”来说,别人的气体燃料是它们的最爱,因为这些气体可以用来创造新的恒星。美国天文学家利用NASA斯匹策太空望远镜进行的一项观测,捕获了一个上述的“强盗”——3C 326 North射电星系。该星系正在抢夺比它弱小的邻居——3C 326 South星系的气体资源。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太空育种是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太空育种就是将种子带到太空,在微重力条件下,使其直接受到来自宇宙空间的各种辐射,最终使种子DNA断裂,回到地面时,DNA重新排列组合产生变异。我想,我们可以在地球上人工制造“宇宙射线”。利用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如铱192,铱192可放出γ射线使生物体的DNA断裂。至于微重力条件,我们可以把种子和铱192放入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盘中,并使其旋转,这时铱192与种子会受到一个离心力,当我们将这个离心力控制在大小约等于重力的条件下,此时的铱192与种子会周期性地重复从失重到受2倍重力的力,于是间断的微…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10,(2):34-34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地核磁场变化,地球北磁极正以每年40英里(约合64公里)的速度向俄罗斯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