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寓言的美学意义初探深圳刘国华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奴隶社会始,寓言就产生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有《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克雷洛夫寓言》、《菜辛寓言》。我国古代寓言也很有名的。它脍炙人口,其味隽永,深受...  相似文献   

2.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态。在《庄子》中有《寓言》一篇,我国的“寓言”二字即始见于此。外国寓言作品中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还有古印度的寓言。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上)》2011,(7):158-159
诗人大解的《傻子寓言》在《人民文学》以《小神话》为题发表后,日前由昆仑出版社出版,并引起了文学界与读者的广泛关注。《傻子寓言》中的寓言故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正话反说,旁敲侧击;二是异想天开,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4.
寓言故事短小精炼,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蕴涵着深刻的为人处世的哲思.在文学体裁中,寓言也因为形式特别,文学价值高而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地位.正因为古今中外都存在着众多的寓言故事,而有些故事流传久远,已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在当下的小学教材中,无论哪个版本,寓言故事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素材.而对于不同的学段,教材中又分散着不同类型、不同国家的寓言.如苏教版低年级教材就安排有《狐假虎威》《狼和小羊》这些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国外寓意,而在中高年级则安排有《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寓言.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时空》2010,(11):50-50
快乐导航:克雷洛夫是俄国伟大的寓言作家,他的寓言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有独创性的作品。克雷洛夫在寓言诗中吸收了大量民间语汇,形象鲜明生动,其中许多诗句成为格言和谚语,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书精选了160多篇克雷洛夫寓言。这些寓言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多彩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6.
不惑之年重读《克雷洛夫寓言》,已不像少年时因狐狸得到惩罚或因富商们的财产被烧光而捧腹,而是有了更多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书为梯,可冶情操。《”克雷洛夫寓言》便是一部可为镜、为梯的好书。就创作本身而言,寓言或许只是愉悦人们的读物,或者只执著于  相似文献   

7.
高深 《现代语文》2007,(1):34-35
“寓言十九”是《庄子》最重要的创作手法,《庄子》中的“寓言”既不同于今天所说的作为文学体裁的寓言,又不同于先秦文学中惯用的寓言故事,它是包括寓言故事在内的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类比、引用、举例等的总和。不仅如此,《庄子》作者对其功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首次、大量、有意识地使用“寓言”来阐发其深邃的哲理和深沉的感情。其语用策略表现在三个方面:独立的存在形态、哲理与形象相融、细节与意境结合。  相似文献   

8.
“寓言”一词出自于《庄子》。所谓寓言,就是作者把某些生活经验和所要表达的道理,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寓言是我国古代散文中成熟较早的一种文学样式,其发达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是由寓言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寓言故事形象具体,含蓄幽默,耐人寻味,可以增加说话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因而受到全社会人们的喜  相似文献   

9.
贾老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同学们读过寓言作品吗?学生:我读过《伊索寓言》。贾老师:那是古希腊的作品。学生:我读过《克雷洛夫寓言》。贾老师:很好!那是俄国的作品。别光说外国的啊,寓言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相当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通过寓言阐明道理。时至今日,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呢。谁能从小学课本里举几个中国古代寓言作品的例子说说?  相似文献   

10.
所谓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作者把所要说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通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往往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和鲜明的教育功能。寓言的篇幅大多简短,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它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如《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等;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如《狐假虎威》《蚊子和狮子》等。寓言的表现方法多为借喻,通过讲述故事,来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此喻彼。  相似文献   

11.
正教材分析《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为"故事集锦",有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有历史故事《推敲》,有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本课所选的三则伊索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为“故事集锦”,有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有历史故事《推敲》,有神话故事《嫦娥奔月》,有寓言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本课所选的三则伊索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厚,以浅近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味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益。三则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相似文献   

13.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中国寓言》……从小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寓言.严文井说得好,寓言像个魔袋,虽小,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甚至大得多的东西.小寓言大道理,这也是它简单而又不简单之所在. 接触了这么多寓言,你有没有想过,当要表达某个道理或思想时,可否编一则寓言来盛它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寓言"理论及文体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使用源于《庄子》的"寄寓于言"手法创作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含有"寄寓之言"的寓言故事,也包括中国古代特有的"寓言诗",以及一些有寄寓之义的散文和比喻。由此可见,源于《庄子》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文学,应是一种广义色彩的"泛寓言"体式。还原《庄子》的"泛寓言"理论,探讨其深远影响,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寓言"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寓言"创作,比较中西及古今寓言的异同,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吴鸽 《师道》2014,(9):32-33
这一次教学《伊索寓言》,初读文本,没多大感觉。 伊索,"寓言之祖",一个奴隶,却知识渊博,聪颖过人,重获自由后,开始环游世界,为人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于是留下了《伊索寓言》——这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显然,这个人,和这部作品都是经典。  相似文献   

16.
寓言试论     
中外寓言文学跟其他文学品种一样,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优秀寓言文学都具有哲理性和文学性两大特色.中国寓言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出了鲜丽的花朵.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已很流行.现存的古代典籍中蕴藏的先秦寓言,其数量之多,思想内容之丰富深刻,艺术技巧之精湛,足与古代神话、《诗经》、《楚辞》联壁同辉;也足与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媲美.这些寓言思想内容深刻,深含哲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的寓言还对剥削阶级和社会丑恶现象进行讽刺和揭露.特别对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兼并以及阶级斗争状况和它的经验教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从各个方面总结出来的日常生  相似文献   

17.
寓言漫谈     
翻看小学六年级全部的课本,我们会发现,每一册书里总有几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有其自身的特点,它们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寓言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呢?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意义的短小故事。"寓言"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解释是:①有所寄托的话。②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8.
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寓言故事因内容精简短小、语言简洁明了,含义却极其深刻的表达特点,而占有不容忽视的教学地位。语文教师应该紧扣寓言特色,进行有效教学,上出语文味。以《鹬蚌相争》一课为例,探讨寓言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属于寓言和童话这两种文体,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四册)、《东郭先生和狼》(六册)就是寓言故事,而《群鸟学艺》(五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八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九册)则是童话故事。尽管寓言和童话都是学生所喜爱读的文体,但就两种文体的特点来讲又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文章特点,因材施教,以求得较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20.
寓言是一种形象与寓意相结合的文学体裁。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揠苗助长》是一则非常经典的寓言。在组织教学时,笔者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在感悟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揭示和"消化"寓言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