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奋发图强、高歌猛进的峥嵘岁月中,有这么一个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媒体称誉为于敏惊天事业中的"上海时刻"),记载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中. 1965年11月1日,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仅过了一年,在上海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J-501计算机输出结果的打孔纸带上,终于显示出令人兴奋不已的一串数字.带队在上海进行氢弹理论运算的专家于敏(后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当即激动地用暗语给在北京的负责人邓稼先打了一个电话:"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问道:"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标本……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这只"松鼠",就是我国第一颗氢弹理论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白上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的成功.三十多年过去了,试验全过程中的困难、艰辛、风险与酸楚,时时犹在眼前.  相似文献   

3.
1952年11月1日,由美国制造的、人类第一颗氢弹“麦克”在南太平洋的思尼威托克岛上爆炸。氢弹爆炸的威力震惊了全世界——整个岛屿连同几百米高的钢架都在巨大的爆炸声中灰飞烟灭,蘑菇云冲破了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和平流层。这次爆炸能量超过1000万吨烈性炸药,是广岛爆炸那颗原子弹的700倍。  相似文献   

4.
最早在晨光微熹中闪亮的是这个纪念碑:“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张爱萍将军手书的这十二个大字熠熠生辉。在晨光的映衬下,可以清楚看见上面的碑文: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这里研制成功。1964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为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这些清楚记载历史的文字写于1992年9月1日。到今天,被称为中国“原子城”的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改革开放这一波澜壮阔的大背景下实现了化剑为犁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5.
张蕴钰(1917—2008),20世纪50年代末起,担任核武器试验基地司令员,也是新中国第一任核司令。他先后参与并指挥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1964年),导弹核武器试验(1966年),大气层全当量氢弹爆炸试验(1967年),地下核武器试验(1975年、1978年)等重大工程。1961年晋升少将军衔。1988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1世纪初,本文作者曾采访了张蕴钰的秘书;在参阅张蕴钰著《初征路》等资料的基础上,写就此文。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于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爆炸。第一个报道这件事的记者是同盟通讯社驻广岛分社副社长敏中村。那天上午9时15分,一阵震天动地的爆炸把他掀翻在地,接着一股强烈的热浪烧伤了他的脸。他不顾窗户玻璃的碎片,冲到外面,看见一个橙黄色的火球在两英里外的广岛市中心上空升腾。他立即推出自行车向分社驻地蹬去。当敏中村赶到分社时,发现那里只剩下一堆破瓦碎砖。分社的人除几个外出工作的外,20人中有7个死亡,两个受重伤,两个轻度烧伤。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7.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们常看到的那幅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图,是一位叫陈书元的摄影家当时在现场抓拍的杰作。  相似文献   

8.
牛宝成 《出版参考》2005,(35):30-31
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第一枚原子弹后,苏联开始加速研制原子弹.4年后,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消息传到美国,引起美国朝野的震惊和不安.一个最明显的事实便是:美国独一无二的核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于是,美国开始研制威力更大的核武器--氢弹,而要研制这种恐怖的武器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核试验,太平洋上的马绍尔群岛就成了这些核试验的无辜受害者.  相似文献   

9.
在三湘大地上,有这么一支神奇的队伍,她为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艘核潜艇提供了原料,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扬我国威、强我国防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就是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以下简称湘核)。这里珍藏着我国中南地区最早的绝密铀矿地质勘查资料,记录了我国核工业事业的缘起、发展和壮大,至今仍管理中南四省(区)各核地勘队伍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这就是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档案馆。  相似文献   

10.
胡银芳 《兰台内外》2012,(2):13+15-13,15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秘密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隔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相似文献   

11.
聂云 《航空档案》2004,(1):27-28
冷战时期,前苏联和美国展开了疯狂的核竞赛,相继研制各种型号的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其中,前苏联为了压倒美国,曾秘密研制了世界上最大的氢弹。这就是“沙皇炸弹”,或者叫做“核弹之王”,核当量高达一亿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氢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弹。最近,俄罗斯媒体披露了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12.
受北京《民族画报》编辑部主任的委托,我到昆明市官渡空军干休所采访了彝族空军英雄杨国祥。杨国祥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人,在师职岗位时离休。虽已85岁,仍精神矍铄,步履稳定,思想敏捷,威风不减当年。当谈起往事,他情不自禁地说:他这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是担任“强五”战机主试飞员,二是投掷了我国第一颗实战氢弹。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经参与采写我国三次重大国防科研试验报道。一次是1980年5月我国进行第一颗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一次是1982年10月我国潜艇首次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一次是1988年9月我国核潜艇首次发射运载火箭试验。三次试验,震惊世界!我和几位年轻的军事记者及时采写了一批报道,有些稿件在我国乃至世界上产生了影响。取得这种宣传效果,除了新闻事件本身重大之外,还得益于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追求创新:追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O重大国防科研成果报道,如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过去经常采用的是新闻公报的方式,这三次试验也不例外。在策划这三次试…  相似文献   

14.
宋玲 《档案时空》2005,(5):10-10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新疆罗布泊上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这是建国后毛泽东亲自提议的,依靠自己的科学家搞原子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务实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15.
1964年10月16日,人民大会堂,周恩来总理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相似文献   

16.
1908年6月30日早晨,位于俄罗斯莫斯科以东4000公里、贝加尔湖以北大约1000公里处的通古斯,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爆炸。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天空出现了强烈的白光,气温瞬间灼热烤人。虽然因为当地荒野一片,并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但整个爆炸的威力,造成周围2000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8000万棵树毁于一旦,其破坏力后来估计相当于1000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相似文献   

17.
1958年,邓稼先接受国家最高机密任务——研制原子弹。随后他人间蒸发,隐姓埋名,进入与世膈绝的西北戈壁。28年间,他带领团队,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中子弹。整整28年,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信守离别时相互托付的诺言,无怨无悔地等待。28年后夫妻再度重逢,邓稼先却因为核辐射身患重病,一年后离开人世。本刊选摘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8.
冯一 《新闻前哨》2001,(1):26-27
请看下面这篇题为《中国爆炸第一枚原子弹》的消息── [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 16 日电]今天格林威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 官方在8小时后发表的声明没有提供这次爆炸的细节,但是保证中国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它还要求召开一次世界最高级会议,衬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问题”。 这项宣布中国已成为爆炸了自己的原子弹的第五个国家的声明是在莫斯科宣布赫鲁晓夫辞职后24小时之内发表的。 观察家说,这是时赫鲁晓夫继承人一次及时的提醒,即中国已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切领域取得进…  相似文献   

19.
张爱萍手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时,随着倒计时变为“0”,罗布泊上空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强烈的光芒将方圆十几里的沙漠照得雪亮,猛烈的冲击波将一辆辆坦克、装甲运兵车瓦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打破了其它世界强国的核垄断,进入了国际核俱乐部。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同志,就是这次核试验的总指挥。张爱萍1910年出生,四川省达县人。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师政治部主任、军委骑兵团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张爱萍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军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  相似文献   

20.
在第十个记者节前夕,我荣获了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就像一个小孩子在山林里奔跑,猛然撞到了一颗硕大的果子.很是惊喜.回望漫山林木.我知道.这颗果子来源于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