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也会使品德与社会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3.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它引领学生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如何架起品德课程与儿童社会生活的桥梁,让品德课真正社会起来,让品德课堂真正焕发出生活的光彩?社会调查,不失为有效的教学载体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强烈.调查,这种社会教学活动能紧密地联系儿童的生活,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的内驱力,激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品德教学真正社会起来.  相似文献   

4.
理念对接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  相似文献   

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有利于儿童将来面向社会、融人社会、适应社会。这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8.
新版的品德与社会注重以儿童生活为主线,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题人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本文就该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9.
吴智明 《广西教育》2008,(19):82-83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主要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由此,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那么,如何进行该学科的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我们要认清这门学科所承担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那么,品德课堂如何向四十分钟要效益,如何丰富发展学生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如何秉承传统美德、弘扬时代风尚呢?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细节上下足工夫.  相似文献   

11.
李华 《西藏教育》2009,(8):35-35
《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使之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而目前《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的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学生学到的不是丰富的社会生活智慧,而是枯燥的道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里指出,该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可见《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源于生活,儿童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基础。《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  相似文献   

13.
<正>《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我们应努力找到文本中抽象知识与学生形象思维的切入口,设计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内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发道德行为,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搭建教材与生活的互进通道针对传统品德课脱离实际空洞说教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那么,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尤其针对农村的教学有何途径?我认为,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很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就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喜欢品德与社会学科,真正参与到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来,与教材中的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1日北京市启动"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以来,西城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的直接领导下,贯彻主体参与原则,以学科渗透为主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上了一节节生动、丰富、精彩的品德与社会课,坚持社会育人、实践育人,进一步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科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教师成长起来.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师大胆转变学习方式,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社会大课堂为品社课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收获.  相似文献   

17.
曾洁 《成才之路》2014,(25):29-29
正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品德与社会》要求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它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平台。一、积极营造和谐、安全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放松心情  相似文献   

18.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找准教学目标中的最佳教育点、学生品德中的最佳教育点、学生与社会的最佳教育点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一门综合课程。本课程旨在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使良好品德养成和个性发展的新课程,它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抛弃了成人化的道德说教,通过社会生活实例、美文阅读和儿童的实践参与,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养成教育。要完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必须放弃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老师讲,学生听"说再见,在完全开放的大课堂里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