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芝是一位不断丰富自身写作内容和技巧的作家,在国内外有众多学者对其一生各方面都进行了研究。他的一生,不仅受到神秘主义、浪漫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一些写作方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在其晚期作品《驶向拜占庭》中,更是展现了象征主义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执着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2.
关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自然语言的交际与认知。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种认知——推理活动,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交际行为,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的交际活动。本文通过运用关联理论,对《驶向拜占庭》的查译诗和顾译诗进行比较分析,以对关联翻译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英语诗坛的先驱和一代宗师。诗人晚期以"拜占庭"为题创作的"驶向拜占庭"和"拜占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王国的追求以及对艺术与精神永恒的向往。尽管两首诗在主题、象征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二者的不同。本文拟从意象、"拜占庭"古城描述、主题三方面分析两首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译者隐形体现了现当代主流翻译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成功的名著译作中,译者必然是隐形的。译者隐形的成功名著新译更加“与时俱进”,因为译者隐形于幕后更能让读者体会到与作者进行思想交流的感觉,这种感觉犹如原文读者通过原语阅读原文,这样的译文因而更加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5.
文本复译是翻译领域里很常见的现象之一。围绕文本复译现象,折射出了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同时也充分反映了翻译活动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处于语言层面,而且存在于文化、社会、政治、伦理、经济等各个层面。文本复译有时是经济利益驱动使然,有时是语言表达符合时代主流所需要,有时是对原著文本的进一步阐释的体现。凡此种种都是适应或符合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对原著生命延续之必要。新历史主义的"文本历史性"为文本复译现象提供了新的依据,故就此作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6.
朱妍君 《文教资料》2008,(23):69-70
本文对瓦尔特·本雅明"翻译是译形式而不是译意思"的观点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提出翻译应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相似文献   

7.
《新译华严经音义私记》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写本佛经音义,为日本的国宝之一。其中和训历来为学者所关注。该文解释了“灭人”、“声闻果救人小在也”、“电比”三条和训,补充了前人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同时指出,这方面的研究还可继续深入开展,这需要综合古汉语和古日语的语言知识。  相似文献   

8.
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然而在爱尔兰长期被殖民的民族历史下,诗人深感身份缺失的苦闷,其诗歌表达了对民族强烈的守望之情,富有浓重的乡土意识。诗人以故乡斯莱戈为基点,试图通过重塑爱尔兰民间故事和歌谣,重建爱尔兰民族救亡之梦,而拜占庭是叶芝理想的艺术殿堂,诗人从中看到了未来的爱尔兰。  相似文献   

9.
翻译是在异质的语言文化间驾起沟通桥梁的折衷行为。语言文化间无法消减的异质性决定了完全翻译的不可能性,同时也决定了翻译的必要性并悖论式地使其成为可能。作者试从可译与不可译的对立性、同一性及它们之间的转化机制几个方面来论述这对矛盾之间的既对立统又一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英语教程》是一套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编写的大学英语教材。该教材结构系统合理,突出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学习;选材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可思性于一体;练习设计合理实用。同时该教材也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付多 《英语教师》2022,(17):37-40
阐述变译理论的内涵。简要介绍国漫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与字幕翻译的特点。从变译理论视角,结合阐译、缩译、改译和编译等方法分析国漫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的字幕英译实例,为国漫电影的字幕翻译提供参考,促进国漫电影的海外传播。认为基于变译理论进行字幕英译能够使译文达到简练易懂、清晰晓畅的效果,有助于国漫电影更好地走出国门,融入国际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12.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古今中外关于“可译”与“不可译”理论的基础上,客观地指出翻译实践中存在“不可译”的问题,但“可译”在一定限度内是可以实现的,只是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提出了可译性限度是变量,句法、语义和语用是三个自变量的函数关系式,以此来明确后三者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等值效果,即可译性的限度。要做好翻译就必须集中精力研究这三个层面上的最值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武微 《华章》2013,(23)
认识论中所指的同一性和语义系统的“同构”原理,可视作可译性的理论依据。然而,布隆菲尔德的“意义”理论意味着对任何翻译活动在理论上的正当性或实践上的可行性的一种否定。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确实也存在着不可译因素。本文会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例,来探讨翻译的可译限度。  相似文献   

14.
合译新论     
翻译,通常被认为是单个译者的工作,而独译也被默认为翻译的工作模式。但是,翻译领域还存在另外一种现象,即合译。合译因其本身的缺点,曾作为抢译的代名词,受到译界排斥;但是,信息社会的到来及其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使得合译在某些方面不可避免,翻译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正成为合作翻译可行的一个佐证。本文结合合译的历史和现状对合译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阐释,以期令读者对合译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张宁 《现代英语》2021,(3):71-73
汉语重意合,往往形散而神不散;英语重形合,每个句子都遵循严格的语法体系.因此在汉译英的实践中,我们或要用到拆译法使译文意思明确、干净利落,或要用到合译法使译文意思完整、表达连贯.笔者在翻译《翻译概论》第五章的部分内容时对拆译与合译深有体会,并选取了一些例子来具体阐述拆译与合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对德国功能派提出的“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认识,借鉴PeterNewnark的语言功能划分,并考虑中文标语的不类型及其语用意义和社交信息,以外国受众为观照对象,提出有针对性的增、阐、删、改等多种变译策略,以求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达到中文标语英译这一对外宣传的特定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向云 《海外英语》2022,(15):43-45
歌曲译配的目的决定其策略的选择,而歌曲译配行为中的“译”受制于“配”的过程,因此,歌曲的“译”就不得不采取变通手段,或增或减,或编或改等才能最终达到歌曲的可唱、可听、可感。本文从変译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几位翻译家和专业学者们的译配典范来探讨歌曲译配实践中可行的转换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思潮的影响下,翻译与美学的结合注定要成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方向,这对译论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试图从美学思想的视角,为翻译理论的构建寻找新支点.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在遣词造句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表达方式不尽相同。在将医学英语翻译成汉语时,适当地采用增译或省译的翻译方法,可以使译文更加明确、清晰、自然流畅,也更加符合汉语的习惯和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20.
蒋一杰  林琳 《现代英语》2023,(22):124-126
《庄子》是我国道家传统文化及哲学的最重要典籍之一,《庄子》英译对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郭象注〈庄子〉新译》是最新的《庄子》译本,具有独特的哲学表意与翻译特点。译本副文本形式丰富,种类众多,具有多种功能,对译本构成与阅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拟通过副文本理论对译本中存在的副文本进行分类,归纳主要功能并进行例证分析,探讨副文本对译本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