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日语教学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学生的语法能力,相对忽视学生的语用能力。面对生活中学生出现的"语用失败",结合我国日语语用教学的现状,课堂上开展潜移默化的语用教学是很有必要的。语用知识是应该教授,也是可以教授的。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的改革、显性教学和隐形教学方法的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应注意进一步完善日语教材,更加注重文化教学和语言联系,教师不断自我学习,才能实现师生语用能力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
语言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语用学界有争议的问题,探明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认识外语学习的发展途径,认清不同阶段外语教学的侧重点。通过对182名大学生的语用能力测试并依据其语法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这些英语学习者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语法能力和语用能力都存在性别差异,英语学习起始年龄对于语用能力发展有明显作用,而对语法能力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外语学习者总是不自觉地将本国的文化错误地转移到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中去,这种语用失误妨碍了跨文化交际的成效.该现象给外语教学以很好的启示:外语教学除了训练好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之外,还必须引导学生熟悉交际对象的文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英汉翻译时缺乏语用意识,导致语用失误,进而影响翻译质量。因此,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⑴翻译教学中增加中西方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语用意识;⑵强调翻译中语境因素的影响;⑶在翻译实践中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比较不同译本,引导学生发现语用失误,并进行改正。  相似文献   

5.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目前大学外语教学现状,从语用学的角度阐述了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内涵。作者认为把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及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从而强调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尤其是大学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借用韩礼德所提出的关于语言的"人际功能语法"概念这一独特研究视角,对种种社交语用失误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指出社交语用失误的出现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未能恰切地或者说最优地发挥韩礼德所提出的关于语言的"人际功能语法"功用的结果,强调了在外语教学中对学习者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所犯语用失误的量化分析,结合外语教学自身特点尝试性地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用能力的建议,以求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高大学生语用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成为可能与必要。网络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及文化知识、促进学生识别语境能力的提高,而且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高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语用能力与语言焦虑心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本以9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学生为对象,研究和分析了跨化交际语用能力与语言焦虑心理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高度的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语用能力产生负影响,而且,焦虑状态对语用能力的影响存在正相关;2)年级越高的学生,语言焦虑越高;3)女生的焦虑高于男生。最后,针对当前外语教学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结合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分析语用失误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以减少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
报告了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调查结果,并对两类调查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表明:1.被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平衡。2.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语用能力不一定强。以上调查与分析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主要有:1.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不仅应该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2.各类测试中应该加入考查学生语用能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隐喻不仅是丰富语言表达的手段与工具,更与人们的创新思维、语言习得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隐喻性表达的类型,阐释隐喻具有使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委婉、增加劝诱力和富于新意等语用功能,并强调语言学习中要重视学生的隐喻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2.
蒋晓峰 《海外英语》2012,(2):144-145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tantamount to elaborating on syntactic structures or learning new 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but should incorporate some cultural elements which are intertwined with the language itself. The main premise of the paper is tha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s more than a matter of linguistic proficiency and the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is more or less arrested by the negative cultural transfer from the mother tongue, and based on that premise, 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asons behind negative cultural transfer from the lexical dimension, the speech act dimens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and concludes with a tripartite toolkit of alleviating principle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认知是人类的重要机能,强调人类大脑的智能作用,对语言学习过程有着直接影响。学习的过程是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则是帮助和促进这种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语用学视角下大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及其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现状令人忧虑,大学生语用能力差与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直接相关。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考试中增加语用测试有其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In spite of the theoretical claims and research suppor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effect of interaction on the acquisition of pragmatic competence has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results of a study carried ou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teacher–students versus learners’ intera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ers’ pragmatic competence. The subjects included two groups of 12 students instructed in the use of requests. Group A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learners’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condition, and group B to teacher-led interaction on requests. Stud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pre-tested and post-tested on their knowledge and use of requests. Results of the study examine the nature of collaborative dialogue in teacher–students and peer interaction, and support the claim that pragmatic knowledge may emerge from assiste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张激波 《海外英语》2011,(10):166-167
A core issu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foster actual competence of language learners to practically utilize language, which is called pragmatic competence. Bu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linguistic competence, the levels of their pragmatic competence need to be further understood. Thus it is essential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i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it is expected to reveal from which aspects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carry on in order to improve pragmatic competence and meet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need in new age.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英汉颜色词所折射的文化意义切入,指出文化对各自词汇意义的制约与影响,借此强调语言习得与文化习得的不可分割性,倡导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向,培养学生英语习得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以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用能力是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目前,高中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较弱,在交际中,经常出现种种语用失误。从高中生的角度出发,语用能力和语用失误的具有特定内涵,语用失误可分为不同类型,各种语用失误均有不同成因和各自的正确表达形式,教学中可采用多种途径培养英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的基础上,从语用能力的可教性、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小学英语语用教学的现状,以及角色扮演的特点这几个方面来阐述,角色扮演是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途径之一。根据课堂观察,指出小学课堂上语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给出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角色扮演来培养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语言教学都是重视语法而忽视语言语用功能的传授,这已成为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成功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单靠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语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可以使学生根据语境恰当的运用语言,从而使交际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