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5):71-7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更多地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倾听,而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倾听。其实,教师首先要学会倾听学生发言,成为学生认真倾听的典范,引领学生学习倾听。倾听学生发言能了解学生,把握新课学习起点;倾听学生发言能准确评价学生,及时做出有效的引导;倾听学生发言能够点燃课堂中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倾听学生发言是对学生的人格尊重,更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中,学生要认真倾听教师的讲授,教师也应悉心倾听学生的表达。教师只有在悉心倾听中准确了解、洞察学生的认知情况,关注学生的认知困惑,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才能真正将"以学定教"的理念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关注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教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都十分踊跃,而当教师指定一位学生作答时,其余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根本不仔细倾听同伴的发言。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只是一味地表现自己,根本不会去倾听别人的意见,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4.
"倾听"是积极主动地获取,是全身心、所有感官的投入,也是一种学习理念的体现。关注写话活动中的有效"倾听"是课程改革的呼唤,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沟通的情感纽带,是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但反观现实,存在"倾听"只是单纯的"听","倾听"的对象不够宽,不具备良好"倾听"品质的困境。基于此,提升写话活动中的有效"倾听",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倾听中观察、思考、迁移,拓宽倾听的对象,养成良好的倾听态度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从过去教学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促进者。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心理需求,并运用积极倾听开启解决学生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积极倾听是一门技术,教师在使用这门技术时,需要注意避免走入误区,让它真正发挥在处理学生问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班级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人的管理是人心的管理,其关键在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然而心理学家调查表明:有相当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隔阂,缺少交流,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倾听和关注学生。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渐渐悟出:耐心认真的倾听比任何言语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个体处于苦恼、烦躁、焦虑等不良心境时,常会通过向别人倾诉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要通过倾听,对其加以肯定、表扬。当学生遇到烦恼、挫折时,班主任更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苦恼及想法,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当学生之间有了矛盾、冲突时,教师更要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然后综合评判是非,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7.
倾听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倾听在一定程度上与教育目的相背离,从而未真正遵循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基于此,从生命化教育视角重新审视教师教学倾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师倾听期望答案,忽视学生主体观点;教师对倾听对象的选择存在差异性;教师倾听过程缺少对学生整体的关注;教师倾听的功利心与倾听的目的相悖.想要改变当前困境,教师需要用心倾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观念选择倾听对象,唤醒沉默的生命个体;倾听学生整体的声音,唤发独特的生命魅力;明确倾听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首先要学会关注,因为关注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关注,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在关注中,教师会逐渐学会倾听,用满腔的热情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会逐渐学会观察,用一双透视孩子心灵的眼睛,去发现教育的细节;会逐渐学会感悟,用自己的心灵,去寻找教育的契机,把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每一节课、每一次谈话、每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要与学生多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懂得倾听。当学生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时,他们很难掌握课上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也难以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听课状况,将教学目标更加具体化,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本文讲述了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作为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倾听意识、倾听习惯上的缺失,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反馈,或者学生在倾听教师的教学时,显得倾听能力表现欠佳,甚至有的倾听还走进了误区。就学生如何学会倾听进行阐述。结合在数学课堂上一些倾听的误区,教师积极采取教学倾听策略,从而切实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且真正使学生的倾听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切实保证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学生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引导学生注重"听"从而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
听,是人类听觉器官赋予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倾听却是人"有意而为之"的行为。倾听需要一个人全身心地感受对方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并确定其含义,做出相应反应的过程。平时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学生有没有在听,却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在倾听。坐姿端正的学生就是在倾听吗?眼睛看着教师的学生就是在倾听吗?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就是在倾听吗?倾听是一种多感官交织融通的行为,它不只是"听",也包括"看",更涉及"想"和"思"。认真倾听的过程,是思维运作的过程,更是思维能力提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生生相互倾听的过程.当数学倾听被阻隔时就会发生"失聪"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的"虚应其事"、学生的"拒绝倾听"等."倾听"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在呼唤,倾听意味着关注和理解.实践中要敞亮学生的数学话语,活化学生的数学活动,丰富学生的倾听技巧,由此建构有效的课堂倾听方式.  相似文献   

14.
要让课堂回归为真正的课堂,成为学生们的课堂,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教师要善于营造适于倾听的氛围、善于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  相似文献   

15.
认真倾听是一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好习惯,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听众"状态,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适时引导,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对话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倾听,二是言说。倾听,包含倾听文本和倾听他人;言说,是学生、教师将倾听文本的结果进行交流。要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落实到每次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在不断品味中理解语言的准确性,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7.
学会倾听,是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倾听,并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教师可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率先垂范,引领倾听;巧抓关键,完善倾听;及时评价,引导倾听。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经常见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问候、对话和倾听,这在美国小学的展会(Morning Meeting)中尤为常见。其实,美国小学生一天的学校生活都是在展会中开始的,其目标就是让学生关注别人,并被别人关注。在美国小学的展会中,教室内所有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会围成一个圆圈,相互问候、倾听并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在课堂实践中,都比较关注表达,而忽视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倾听能力是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正是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最基础的时期,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那么,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教师要重视结合教学实际,从“去除浮躁,做忠实的听众;关注学生身心,做博爱的听众;善于捕捉微妙的瞬间,做一个敏锐的听众”等方面入手,做学生最好的听众,在课堂中要细细倾听,在倾听中与学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