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第七册上第三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从多个角度阐明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然后让学生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通过本节的讲述,要使学生了解生物圈的水循环;理解植物为什么需要水;了解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练习解读实验数据。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为什么需要水、练习画直方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蒸腾作用的意义。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说出气孔的数目和分布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学会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切片,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使用技巧,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建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辩证观点,养成严谨求实、勤于思考的好习惯,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旨在使学生认识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种类之后,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首先从绿色植物自身生活需要水作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内因。为使抽象的内容更容易接受,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经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实验工作的成果等多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的认识。接着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增强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将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练习画直方图作为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解读实验数据,认识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是不同的,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白秀峰 《生物学教学》2009,34(12):34-36
本文总结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路,介绍了本节教学中进行探究学习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5.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简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一节。笔者在参与教研活动时发现,多数教师认为本节内容相对较少而且简单,不足以支撑一节的教学,甚至有个别教师主张只用两三句话就可以完成本节教学。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多数教师认为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进一步探讨进入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散失的途径,使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的叶器官对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作用,从而自觉爱护绿色植物。本文就“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对教学过程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1 教材分析 经历了学生在第一节开展过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活动后,已经有了真菌分布十分广泛的概念。但是对于真菌区别于细菌的特点,真菌是怎样生活的这些问题却模糊不清。通过本节学习既可以在学生心中明确真菌这一类型生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卢康 《生物学教学》2011,36(3):78-79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无机盐"一节,尽管涉及到的知识点都不是太难,但其内容较为抽象,且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要真正掌握这部分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程图方式表示课堂教学过程有较多优点,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师可以依据学习者不同的反应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灵活性大,目的性强;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一节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基本过程及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了其中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1教材分析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的第一个问题,此前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各种化合物,把生命的物质基础展示给学生。从第二章开始,学生开始从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细胞水平了解生物体,为后面学习新陈代谢等内容奠定基础。要学好本章内容,必须让学生首先建立起“结构总是与功能相适应”这一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并初步学会运用这一观点进行科学推理。  相似文献   

12.
“人的生殖”向来是中国人羞于启齿的话题,人教版《生物学》教材把它设计为七年级第二学期开篇的第二节,而且“赤裸裸地”用彩图画了出来(这是教材的一大进步)。见到课本逼真的“裸体”彩图,学生的反应常常是回避或窃笑。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一内容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正常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我一反过去让学生自学、教师自己逃避这一教学课题的做法,大胆组织学生与教材、与学生和与教师进行对话,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物的变异”是继“生物的遗传”之后又一个令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教材中选编的内容和传统的两节课教学时间 ,已远远不能满足今天师范生的“胃口”。所以 ,如何在不增加教学时间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尽可能地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以基本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 ,成了每位生物学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为此 ,笔者对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和尝试 :1 确定目标可以设置以下一些教学目标 :认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绝对性以及变异的基本类型 ;理解生物变异的原因 ;了解生物变…  相似文献   

14.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节,其具体教学目标有以下五点:①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②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CO2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③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④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⑤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前三个目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上海二期生命科学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培养。生命科学素养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学生通过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在今后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工作中应该具备的对生命科学信息的认识与理解、表达与交流、实践与决策、预测与判断、探究与创新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1 教材分析高中生物选修本“光合作用”一节共讲述了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包括三个步骤 ;二是C3 植物和C4植物 ,主要讲述C3 和C4植物叶片结构特点及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 ;三是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虽难度不大 ,但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 ,十分重要。本节内容是必修本有关知识的加深和扩展 ,更加符合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必修本相关内容 ,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 ,为新知识的同化做好准备。本节内容还是学生学习第六章“人与生物圈”中几个生态系统的作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的知识基础。2 教学目…  相似文献   

17.
18.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与以往的教材相比,不是平铺直叙直接讲述结果,而是在回顾生物膜发展历史的同时,引导学生据其因究其果,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笔者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的教学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和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进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