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的冬景》秉承了郁达夫散文风格的大特点,行文自然有致,笔随意转,抒情性强。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都突出了作者对江南的钟爱。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别亲密,自然变成了个人性灵的延伸,进入一种天人合一的化境。  相似文献   

2.
读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如同在赏一幅幅画。教学中,我和学生一同走进江南的冬景,欣赏江南的美景,感受江南的悠闲。本就学生所鉴赏的课第七段做了课堂实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毛珏 《现代语文》2014,(4):35-36
在解读《江南的冬景》时,大部分教师都是把注意力放在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的鉴赏分析上,分析文中具体写了哪些地方的景物,江南冬景有哪些特点,写江南冬景作了哪些比较,目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等等。但是笔者在解读时还注意到,文中几次提到“出去走走”,引发了笔者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5.
学校举行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觉得受益匪浅。其中一位老师正如课文的作者郁达夫一样,颇具"现代才子气";其课堂如行云流水,亦如所教的课文,雅趣盎然,意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一.导入语言的文学味师: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最爱歌咏的,便是江南的春天了。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幻灯片展示词作及其写意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然而,现代散文大师郁达夫另辟蹊径.却着墨于江南的冬景(板书课题《江南的冬景》)。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相似文献   

7.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成名作品,现选入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笔者为教材编者给课文作注解时,却不够严谨。 一、时代误注 课本中“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是一篇写景散文,景物描写是文章的主体,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作者在描绘每一幅图景时,都不忘用人物的活动来点缀画面,景物中因有了人的活动,那原本可爱迷人的景色便有了灵气,也更有生活气息了,这也是这篇文章与一般写景状物散文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9.
上天赋予人类最大的财富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以,在《江南的冬景》中,郁达夫会这样说:“欣赏自然和山水就是在欣赏人生。”也可以说,郁达夫就是用他所书写的文字来让我们品味人生,聆听江南美景中蕴藏的天籁之音。《江南的冬景》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人性与生活乐趣以及心灵行走时的韵味。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必修一课本第四单元题为“像山那样思考”,导语提示说:“文字不是绘画,如何构图敷彩?文字不是音乐,如何摹声拟音?但是,文字恰恰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而郁达夫先生在《江南的冬景》中就用他的那支笔构图敷彩,摹声拟音,文笔细腻得宛如江南的细雨,将“江南的冬景”似有若无地播洒在读者的心间。  相似文献   

11.
《江南的冬景》通过运用对比、虚实结合、引用等手法描绘出江南那可爱、晴朗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优美、闲适、温润、和煦的意境。作者给我们展现了江南的"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五幅图,通过这些画面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南冬景的美。那作者是如何巧妙抓住这些景的特征带给我们这种意境美呢?...  相似文献   

12.
金晶 《学语文》2013,(2):74-75
长期以来,人们对散文教学内容的讨论较为热烈,但大多数都是上层理论的争论,少有联系散文篇目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试从散文的基本性质出发,明确散文应该教什么,再以《江南的冬景》为例,确定"这一篇"应该教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较为确凿。”(鲁迅)  相似文献   

14.
王恩波 《学语文》2013,(4):16-17
一、教学实录(一)品读画面师:上节课我们从画面塑造的角度对课文进行了梳理,概括出了五幅画面,并对第一、第二幅画面进行了赏析。这堂课我们一起品读"寒村微雨图"。师:先请同学们听第7段的朗诵音频。注意语速和语调。朗诵的声音使我们沉浸在一种画意之中,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生1:悠闲。生2:美。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设计中研习他人的设计理念,引入先进合理的设计,以完成自己对课文的教学设想,拟写出自己的个性化设计,这是每位教师在备课中常见的做法。笔者在进行《江南的冬景》一文的教学设计时也是先向他人学习。但遗憾的是,所看到的一大堆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一种面孔——在“导入”之后,先进人“整体感知”环节:让学生速读课文。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因为其固化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湮灭了学科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整合教学显得尤为必要。高中语文课程存在的篇目长、难度大、内容多等难点,使得整合教学成为教师们可以选择的较佳教学方式之一。教师若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学习方法的探究性与合作性,无疑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语文学科教学应该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的具体课程。教师若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重组,  相似文献   

18.
曾有人这样评价语文:"语文是最富有美学意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1]。"其实,每位语文老师都可以根据个人的迥异风格和不同的教学对象,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日益受到关注与重视,高中语文中诸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等写景抒情散文的教学方法也理应做出相应的探索与调整。教学时,我们应当尊重写景散文文体固有的“形散而神不散”之基本特点,坚决打破传统的提纲挈领式、日趋程式化的应试教学模式。因为诸如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样的写景散文是灵动的、精美的、极富生命韵律等美学特质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作者将自己的美好情感付诸文学艺术的载体,其教学方法亦当新颖鲜活、富于美感,亦当努力以诗情画意的教学形式传达文本中浓浓的诗意之美。下面笔者就以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为例来谈谈散文课堂教学的“三重三轻”。  相似文献   

20.
《济南的冬天》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为读者勾勒了一幅温馨淡雅的冬日暖景图。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也有一篇描绘冬天美景的文章——《江南的冬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最后一个专题)。细细品读,这两篇散文无论是在艺术风格、文章布局还是情感表达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