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文坛中有一个小小的有趣现象,一些诗人“诗花”翻飞的笔变魔术似的成了“匕首、投枪、手术刀”,杂文写得相当漂亮.比如流沙河、邵燕祥、叶延滨等即属此类.在诗坛,这几位的诗是拥有大批读者的,而今他们转而做杂文,又吸引了相当多的读者.用时髦的词讲,可谓“两栖”得潇洒!“杂文家”的桂冠,不少在报刊上亮相的人头上都有一顶,但真真称得起杂文家的还真不多.流沙河当之无愧,邵燕祥也让人心服口服.10余年来,邵先生有《忧乐百篇》、《当代杂文选粹·邵燕祥之卷》、《小蜂房随笔》、《无聊才写书》、《自己的酒杯》、《大题小做  相似文献   

2.
李俊民,男,1969年出生,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农民,靠回收加工废品为生,一手创办的“爱心家园”以专“捡”流浪汉而出名,自1997年起,十年来他“无偿”收养了近千名流浪汉,其中300多人在其帮助下回到了家。2005年,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齐鲁电视台、《南方周末》《广州日报》、新华网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对其事迹进行报道,而成为媒体“英雄”的李俊民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与争议,有人说他是当代无私奉献、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活雷锋”,也有人说他别有用心利用没有正常思维能力的残疾人牟利,还有人说他是傻子、愣子、神经病,自讨…  相似文献   

3.
据台湾报纸报道,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于去年底举办了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台湾文坛去年发生的十件大事,大陆作家钟阿城作品的出版被列为第四,该报称之为“大陆作家钟阿城登陆台湾”。《自立晚报》“自立副刊”的调查,以1986年《台湾文坛十大事件》为题,向台湾地区抗战后(1945年)  相似文献   

4.
汪曾祺是以文学创作著名的。由他为主执笔的京剧剧本《沙家浜》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创作的《受戒》、《异秉》、《大淖记事》等一批汪派小说及一系列汪味散文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留下了精彩的篇章。他的作品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国的文学创作灌注了一股生气,并在评论界引起了“轰动效应”,汪曾祺研究成了“热门话题”,至今有关文章、报道已近300篇之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诸多的文章、报道中,却很少有人论及佛教对汪曾祺的影  相似文献   

5.
“底层写作”是近几年中国文坛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从2002年在文学创作领域出现至今,在几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个由微至显的过程:2002年,“底层写作”零星出现,如刘庆邦的《神木》、林白的《万物花开》等。2004年,“底层叙事”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叙述大量涌现,至曹征路的《那儿》在《当代》(2004年第5期)发表,  相似文献   

6.
1975年,国际笔会第41届大会,林语堂当选为总会副会长。在国际文坛上,林语堂是一位知名度极高的作家,曾被美国文化界列为“二十世纪智慧人物”之一。他旅居美国后用英语创作的《京华烟云》(亦译为《瞬息京华》),被欧美汉学家称之为“中国的第二部《红楼梦》”。日本文学界有人曾向瑞典皇家文学院提名将它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林语堂也被国际笔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1989年2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对国会两院联席会谈到他访问东亚的准备工作时,说他读了林语堂的作品,内心感受良深。他说:“林语堂讲的是数十年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登龙术拾遗》,后来收入杂文集《准风月谈》,这篇文章是由章克标的《文坛登龙术》所引起的,但却一直无缘拜读章氏的大作。四川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重印出版了这本书,这当然是应该感谢的。书后还附录了鲁迅的这篇文章,并且由该书的责任编辑龚明德先生专门写了《试读<登龙术拾遗>》一文,按照该书“出版说明”的说法,是为了“以助读者了解当年鲁迅先生写作此文的历史背景”。 但令人惊讶的是,龚先生“试读”和“精心解释”的结果,却居然发现了“鲁迅对章克标所著《文坛登龙术》一书没有贬簿之意,倒是很赞…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的“城乡交叉地带”叙事聚焦于城乡,构建了当代文坛的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土门》《无土时代》书写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原乡”失落的挽歌;《高兴》《还乡记》则呈现的是原乡的离散者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认同困境与精神还乡;《漂二代》《西漂十年》则书写了被城市吞并后的乡村所转化成的区隔空间。这些作品以怎样的叙事策略反映了城乡变迁中的认同问题?这一“悬浮”空间的形态变迁和总体风貌如何?现实的城乡如今被写进了历史,我们该如何还乡,又如何反思我们的过去,值得我们细细揣摩。  相似文献   

9.
《正字通》一书自康熙十年(1671)岭南廖百子(讳文英)授梓南康,署名及书前序言均大书廖文英撰。然时隔不久,即有人提出:“《正字通》一书,廖太守百子刻于南康,此张尔公之书也。”①自此关于该书的作者,三百年来时有论证,大多论断为张自烈(字尔公)所辑。但时至今日,却一而再的有人认为“《正字通》著者是廖文英”②,“《正字通》著作者应为廖文英”③。查检吴小如先生《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文字学类》“正字通”条,虽注明为“明人张自烈编”,但又加括号“一说清人廖文英编”。可见《正字通》的作者,在学术界并非人…  相似文献   

10.
当龙应台博士于1983年8月学成返台,并于两年后在尔雅出版社结集问世《龙应台评小说》,引起文坛广泛关注之时,柏杨的一段尘封记忆被勾了出来:三十年前,便有人呼吁:台湾需要严正的文学批评!而且也曾有人看上了我,要我写一点书评。我当时就誓死不从,盖中国人的自卑感奇重,什么都受得了,就是受不了批评。一旦被批评,立刻血海深仇。而且“人”和“事”也分不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笔者在撰写《编辑家茅盾评传》的过程中,通读了茅盾的有关著作,惊异地发现茅盾不仅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编辑家,而且是编辑学研究的先行者,颇有建树的编辑学家。1934年,他就在《所谓“杂志年”》一文中预言:“将来要是有人能够把所有杂志按其性质编成一张文坛派别表,那他很配得一个文学博士的头衔。我想将来会有那么一个专门博士的!”以博士学位期许,是他对30年代期刊现象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反思郭沫若》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英时先生在1994年12月出版的《钱穆与中国文化》中收进了长文《〈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作者在对二书进行仔细互校之后,得出结论:郭沫若所著《十批判书》有大量抄袭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一书的现象。我第一次读到有人说郭沫若抄袭他人著作,大吃一惊,心想“大学者还做这种事情,那还了得”。但仔细一想,也不一定确有此事,自己也有心想把两本书拿来互校一番。《十批判书》我是读过的,但《先秦诸子系年》却无缘得见。看来这个问题是有疑问的,可我则只能存疑了。没想到今年却见到两本书都收入了有关这个事件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岁末年初的“马桥事件”“抄袭”和“模仿”从何谈起———著名作家李锐谈“《马桥词典》事件”(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8日)百姓张颐武和王干共同制造的“《马桥词典》事件”在大江南北文坛内外流传之时,也引起了文坛的强烈震动。对于这一事件,李锐说:说...  相似文献   

14.
1994年2月21日,根据作家二月河的四卷集系列长篇小说《康熙大帝》改编的同名大型电视连续剧,开始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很快引起观众的兴趣.二月河何许人也?港台地区称他是“文坛一杰”,大陆评论家干脆叫他“文坛怪杰”、冲向文坛的“黑马”.  相似文献   

15.
《翘传》全称《金云翘传》,存清初青心才人著本及越南诗人阮攸改写的“六八体”长诗本。两个《翘传》,在中国文坛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越南的《翘传》是世界名著;中国的《翘传》是默默无闻的“末流作品”——这便形成了发人深思的“翘传现象”。说来话长…… 50年代的中国大学生,从外国文学的讲坛上,知道了越南有一部世界名著《金云翘传》。 80年代的中国文坛,曾一度出现比较文学热。于是,有人以中国的名著《红楼梦》比越南的名著《金云翘传》;有人以亚洲的名著《金云翘传》比欧洲的名著《茶花女》。比较文学家请董文成讲中国古代文学课,他讲了中越两个《翘传》的对比。于是,师生们震惊了:没想到比来比去的世界名著竟  相似文献   

16.
类别:写作态度编号──坚持“两确”陕西《当代青年》杂志社的编辑曾问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有人讲,传记文学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您是怎样认为的?”叶永烈回答说:《三国演义》也许是七真三假,但我对自己作品的要求是100%的真实。我写文章坚持“两确”:史实准确,立论准确。事实是最高的法庭。历史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比如我写《江音传》时,遇到她的生辰问题。她讲1914年出生,但许多人认为是1912年。我查阅许多报纸,发现1935年上海一家报纸刊登一篇《蓝革访问记入其中采访者问“篮小姐,你芳龄几何?”蓝苹答道:“本来…  相似文献   

17.
继《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在台湾出版之后,中南财经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古远清教授的新著——《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再次在台湾文坛吹起一股热风,台湾《世界论坛报》、《台湾联合报》、《台湾新闻报》、《葡萄园诗刊》、《文讯》等多家报刊对此书的出版刊文进行详细报道。新加坡、澳门和香港等地报刊也刊文予以关注。 当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评论家颜元叔教授称此书的写作是一种“壮举”,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又具有丰富的史料性。台湾大学中文研究所张健教授  相似文献   

18.
《新创作》是长沙市文联举办的文学月刊。它的宗旨是“以扶植文坛新秀为己任,努力作当代青年的知音”。我读完已公开发行的一、二期,不禁脱口而出:“《新创作》确是当代青年的知音!”现在的青年,在文学方面最爱看小说,特别喜欢反映青年生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时隔十年,余华携新书《兄弟》回到大家的视野;十年,文坛已换了两个世代,当年的先锋派,实力派作家相继消声,而他在战胜了一次写作危机之后,以前所未有的信心宣告:“这是我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光听说有身价百万的老板、歌星、影星,以及只要不腐败就可以享受到百万廉政金的政府官员,可是如今有的记也“身价倍增”,跨入到“百万富翁”行列。据4月16日《南京日报》报道:深圳报业集团的两名记近日“身价倍增”,有人叫嚣将以百万元价格买他们的人头。原因是他们在配合深圳市政府组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