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球旋转,人类前行,时代迈步,但自己对烙印着现代符号的网络竟有了些不协和的抵触,还撰文笔伐其某些现象,也便有了如殷商旧臣伯夷、叔齐“不食周黍”般的顽固偏执之嫌了。为免被网众唾沫没顶之虞,遂先妄自菲薄,将所发“扁言”界定为网络时代的“乌鸦聒噪”吧。“网恋”的注脚“  相似文献   

2.
刘静 《新闻前哨》2001,(11):43-45
随着电视的兴盛,曾经辉煌一时的广播陷入了困境,“广老三”的称呼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广播的尴尬。有人认为广播的衰落是由于电视声像传播手段的优势,我认为不尽然。否则如何解释广播这些年在报纸面前也“直不起腰杆”?广播的困境,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发挥出广播的优势。 广播的优势是什么?是“快”!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手持移动电话的出现和普及,广播在传播技术手段上比电视理应更快、更经济、更简便。但是,这些年由于一些非技术性原因,广播的“快”不尽如人意。人所有的你没有,你所有的却又发挥不出来,这就是广播的困境…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无尽的烦恼,并对现行的法律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在“第四媒体”——网络媒体出现后受到了质疑。在网络媒体中,“议程设置”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2000年5月10日,来自海内外80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聚集在清华园,参加了 由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网络时代新闻传播”研讨会。研讨会通过对网络新闻传播现状的分析,希望找到一条中国网络新闻传播发展的出路,并探讨了媒体应该对此做何应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对中国首次召开网络新闻学的会议表示祝贺。他说:“十年前,网络是科学家获取资料和讨论问题的手段。而今天,进入网络更成了以抢时效为己任的新闻记者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这一次中国没有迟到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说,进…  相似文献   

6.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受受众的心理喜好及生活节奏的影响,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本文从新闻事件打头、做强深度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和报网联动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小人物"报道,枯木逢春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7.
孔莹  刘荣 《新闻爱好者》2011,(16):110-111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受受众的心理喜好及生活节奏的影响,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本文从新闻事件打头、做强深度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和报网联动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小人物"报道,枯木逢春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8.
高姗 《新闻世界》2013,(3):145-147
影片《楚门的世界》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楚门一直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内,这里每一个人都在演戏,他却以为这就是他的现实世界。事实上,正如李普曼说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拟态环境,而网络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以及一个自由发表观点的平台。它能够保障人们知的权利,解放人的理性,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如今,网络民意作为一股强大的力量,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让每个人都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网络成为舆论的一种新的载体。许多司法案件在网络舆论的关注下,迅速演变为轰动全国的热点问题,媒介审判也在网络时代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本文从网民、新媒体、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分析了"媒介审判"现象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杜绝网络时代“媒介审判”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信息社会正在从web2.0向web3.0过渡,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敏感事件、热点问题等,社会迈向网络时代以采,不管是新闻媒介的信息发布机制,还是受众接受与反馈信息的渠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网络带来的舆论的分散性、情绪化、碎片化更是极大地挑战着"媒介审判",并且也出现了"媒介审判"的一种变异,即"网民审判"。在被网络包围的今天,不单单是媒介自身需要加强自律,坚持正确导向,杜绝"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网民也更应该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防止出现新形态的"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11.
韩鑫 《传媒观察》2015,(2):44-45
从概念消解与建构的流变来看,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以平衡方式达到专业新闻传播者理念与新闻生产所面临的内外部压力妥协共存的新闻价值理念。但网络时代新媒介的传播特质加剧了新闻在生产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压力,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是造成"悬疑新闻"等不实信息大量泛起的主因。网络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再建构"需要着重强调以新闻客观性为核心的新闻道德伦理。  相似文献   

12.
由永怀 《青年记者》2007,(16):119-119
面对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于一身的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的摄影记者如何快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图片传播需要,已成为摄影记者"突破瓶颈"的  相似文献   

13.
陈朝旋 《军事记者》2006,(12):52-52
“本报讯”或“某通讯社某地某时电”分别称为“讯头”、“电头”,统称“消息头”,是任何新闻消息的起头第一笔,是消息这种新闻文体的标识,是新闻消息的外在特征。笔者认为,“本报讯”作为立足“本报”的讯头基本格式,在网络时代需要改造、变革,向“某报(报名)讯”的电头格式靠拢。理由如下:1.网络令报纸的信息产品——新闻文本流动起来,报业组织趋于“通讯社化”从信息采集、生产的角度看,通讯社是信息采集组织和信息供应组织,其新闻产品是向信息终端处理组织如报社提供的,因而电头首先要标注发稿主体,其次标注发稿位置和发稿时间。电头具…  相似文献   

14.
王晓慧 《报刊之友》2010,(11):139-141
随着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体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以它不可抗拒的魅力和神奇的魔力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我们在尽情享受它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平等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的限制,所以很难对互联网受众施加群体压力。于是有学者提出,作为经典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之理论假设,即害怕被孤立的恐惧心理在现今网络时代早已不复存在,该理论也就丧失了其现实意义。究竟传统大众传播理论"沉默的螺旋"是否依然奏效,该篇文章就从"沉默的螺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假设出发,并结合网络传播的一些特点,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并不会沉没。  相似文献   

15.
魏先努 《新闻窗》2008,(4):102-103
2008年1月28日,互联网上出现了疑似香港明星陈冠希和钟欣桐的不雅照片,至此之后,类似的照片陆续在网络上出现。这些“艳照”在网上通过论坛、邮箱等方式疯狂传播,迅速扩散至全球互联网。这就是曾轰动全球户联网的“艳照门”事件。一时间,该事件成了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艳照门”一词也成为了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普及,未来档案馆的发展形式--数字档案馆已引起档案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朱向东 《视听界》2000,(4):15-16
正当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鼎足之势已成之时,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Internet诞生了。它兼容了各家之长,以前所未有的开放与自由向社会各层面施加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有学者提出,互联网络出现之后,传统的报刊、广播和电视已称不上大众传播,互联网络才是真正的大众传播。传统大  相似文献   

18.
19.
20.
网络时代的图书馆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变化与图书馆员新的角色定位,分析了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任务及其应用有的知识和能力。指出只有通过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成为真正的信息专家,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