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东巴文化是纳西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保存于纳西族中一种多神的宗教——东巴教而得名.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内容丰富,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载体,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文化层次和侧面来认识东巴文化.本文试图从纳西族文化中的灵魂观念这一方面对东巴文化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东巴文化以云南丽江纳西族古代民间的东巴教信仰为载体,构成古纳西文化的重要部分。东巴文化影响到纳西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灵魂。她既是传承了近千年的纳西古文化,也是延传至今的人类文明的活态文化,通过智者东巴们的口传身授,世代传承。东巴文化适应纳西人的需要而存在,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迁。东巴美术的当下处境表现为以下方面:旅游业与东巴美术的商业价值、东巴美术在当下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对丽江纳西族的典型饮食文化“三叠水”宴席进行阐释.以对“三叠水”宴席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分析为基础,提出将纳西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提升纳西族的文化,促进纳西旅游业和纳西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也为传播纳西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古代文化。当前,商品化的东巴文化、后继乏人的东巴文化、走样的东巴文化以及因文化的失衡而引发的自然生态等问题无疑使东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这一研究课题日益凸现出来。从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生态与社会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构思,我们认为,要进一步保护和开发东巴文化,就必须把东巴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地融合。  相似文献   

5.
在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之后,民族旅游逐渐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项目。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旅游目的地的主人与外来游客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本文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出发,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影响之后,在生活、意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各种变化和表现。  相似文献   

6.
东巴文化     
历史靠文化衔接,民族靠文化凝聚,文明靠文化推动、愚昧靠文化驱赶。民族与民族的区别在于文化,城市与城市的区别在于文化。丽江无穷无尽的魅力在于它独特的文化——东巴之化。东巴文化泛指纳西族传统文化,它以东巴教为载体,以东巴经为主要记录方式,是伴随着纳西族漫长历史发展逐步形成和演化,至今仍在发展的文化。东巴是纳西族的“智慧”,其衣钵世袭相传,不脱离生产生活,是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的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者。1400多个东巴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书写并保留下来的经文共有两万余册,涉…  相似文献   

7.
作为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东巴古籍文献 ,是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一种古代文化 ,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 ,东巴教系原始宗教。东巴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东巴教与纳西社会的建造及与纳西社会的维系关系 ;东巴教与世俗化生活及其合理化价值 ;活态的东巴文化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意义 ;丽江的民间遗产与文化环保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纳西民族宗教东巴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发展、定型化的过程。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已经是基本定型、且充溢着父权制观念的文化现象。但由于它是历史的积淀物,所以不时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层面。透过对这些层面的剖析,我们可以回溯纳西民族及东巴文化所经过的道路,女性崇拜及其演变,就是突出的一个方面。通过对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人类学的研究热点一直集中在民族旅游上,其投射焦点主要在于"旅游开发规划"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的二元矛盾。自此,民族文化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进入视角和核心内容,并引发了许多有关旅游开发背景下文化商品化、文化舞台化、文化真实性、文化变迁与传承等问题的讨论。这些问题的研究为旅游人类学的中国本土化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将"文化"等同于"人本身",以"文化研究"代替"人的研究",导致旅游人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纳西族聚居的丽江地区,有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和人类最早用图画文字记录下来的舞乐谱;有独具风格、保存完好的古城建筑和“洞经”古乐;还有历史悠久的东巴文化,这些文化传承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人类学家的兴趣。要了解一个民族,首先要了解这一民族的文化,而要了解文化,又必须先了解其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从语言学、语法学以及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纳西族学生英语学习的有关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一方面帮助纳西族学生学习掌握英语,另一方面让人们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个古老优秀的民族。  相似文献   

11.
Many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al items are being endangered in China. Using the Dongba dance culture of the Naxi people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seeks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endangerment of culture from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Dongba dance and the formal schooling of the Naxi people in Lijiang, China. By describing and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and current forms of Dongba dance transmission,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institution of formal education competes with older mode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resulting in the endangerment of Dongba dance as a living cultural relic. So, in order to truly realize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transmitt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guarantee educational equity, we should prioritize sophisticated ethnic minority cultural items in the assessment and selection phases of education, grant them institutional cultural capital, and put greater effort into developing an appropriat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o that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may be transmitted and inherited via formal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2.
东巴文化对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巴文化是丽江唯我独有的旅游资源 ,其独特、古老及很高的科学、历史、美学、艺术等价值使它成为丽江世界级旅游精品、绝品。 2 0 0 3年 8月 ,东巴古籍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东巴文化对增强丽江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高丽江的知名度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东巴文化还是使丽江旅游业保持独特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及效益的关键因素。合理开发和保护东巴文化已成为影响丽江旅游业“第二次创业”、使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日益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从挖掘、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入手,建设旅游文化学科专业,促进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从而突出旅游教育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高等旅游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办学战略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黎明乡位于丽江市玉龙县西北部,是一个以傈僳、纳西、彝、苗等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社区。该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差,经济基薄弱,社区参与旅游开发能力有限,阻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旅游无法发挥出扶贫功能,基于此,提出了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5.
傈僳族竹书文字是20世纪20年代个人创制的一种少数民族文字.通过与纳西东巴文、水族水书的同义比较,揭示了竹书的性质是一种原始音节文字,从竹书的形成阐述了文字发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他们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被称为"活着的象形文字"。在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里,东巴文字是一份很有学术价值的文化瑰宝,同时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它还具有一定的审美内涵和文化价值。本文试图对东巴文字的审美价值作浅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少数民族旅游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旅游的热点旅游方式。旅游业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却拥有独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同时,旅游开发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居住环境等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本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就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的影响问题表述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