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新闻史的研究要以认识和掌握历史学科为突破口。具体而言,历史学科能为新闻史研究提供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指导。《英国新闻史》的写作策略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其翔实史料、跨学科视野、多元历史哲学观、复合叙事视角以及自由主义精神的内在线索,可以为中国新闻史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以后,中国新闻史的研究取得极大成就,各个方面的历史空白不断被研究者填补。但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单一,研究不全面,不深入。在构建中国新闻史史学理论体系基础上更为深入和广泛的开展个案研究是新闻史研究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要将多媒体运用到新闻史教学中去 1.新闻史学科特点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 首先,新闻史的教学涉及的内容驳杂而广泛,传统教学课堂教学力不从心。新闻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新闻活动,研究的重点是近代以来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存在的社会必然性和基本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信息需要”,因此它表面上看来是对人类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研究,事实上涉及各类新闻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历史,综合讲述新闻思想、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广告与发行等)、新闻法制、新闻教育等方面的历史,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面对如此复杂的内容,如何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理清历史线索,是新闻史课堂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为什么要将多媒体运用到新闻史教学中去1.新闻史学科特点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首先,新闻史的教学涉及的内容驳杂而广泛,传统教学课堂教学力不从心。新闻史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新闻活动,研究的重点是近代以来的新闻事业。“新闻事业存在的社会必然性和基本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满足人类社会对所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信息需要”,因此它表面上看来是对人类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的研究,事实上涉及各类新闻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历史,综合讲述新闻思想、新闻业务、新闻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广告与发行等)、新闻法制、新闻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新闻史教材的革新与修订、新闻史教学思想的深化与升华及新闻史教学方法的多样与创新三个维度探讨了当前新闻史教学存在的三大核心问题及其破解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建议重视新闻史课程在新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鲜活的地方新闻史料进一步加强史论结合,提高新闻史教学的吸引力;要将新闻史与新闻实务相融合,提高新闻史教学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闻史课程被认为是枯燥无用的,作为新闻史课程的一线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新闻史课程的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并担负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分析和访谈美国新闻史学者,缕析美国新闻史教研曾经经历的问题之争以及由此而确立的强调文化史、大众煤介史和非主流新闻史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美国新闻史学者的挑战、质疑和反省,推动了该学科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闻专业必修课程的《中国新闻史》在教学过程中常遭到冷遇,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以下尝试和探索: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新闻史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史实联系现实.融合学科内其他课程综合讲授;改变教材的历史分期法。以新闻事业本身的发展特征为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生动起来;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自己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术界对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已近百年,其流变历程可以划分为肇始发展、体系发展、新生发展及集成发展等4个阶段,特别是胡道静与马光仁在不同阶段对研究工作的推动,使得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研究较之我国其他地区有较快发展。对每一阶段的代表性成果及研究特点进行梳理与分析,可以展现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并对从事地方新闻史研究工作的学者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已经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新闻学,在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之时,需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尤其是要根据新的媒介环境和受众需求加以发展变化。新闻理论的整体性突破和创新首先要从理论的纵深度上尽量向前推进一步;其次要尽量引入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科交叉开拓理论视野;第三要根据新的媒介发展实际,提出新的概念和开创新的理论体系。尤其要呼唤多元化中国新闻学派的建设,从而彻底打破多年来新闻学的单一框架和体系,实现我国新闻学的真正繁荣,并以完全本土化的面貌以及完全个性化的姿态走向世界新闻学行列。  相似文献   

12.
针对黄大赛有关“《述报》馆主人可能是邝其照”的假设性结论,论证了他提出的作为支持性论据的五点理由不能成立的原因。认为注意最新的学术进展,才能真正推进对相关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作为新闻学的一个新名词始于2002年,而事实上的民生新闻早在130年前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的市井新闻。《申报》作为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广的市民报纸,一直以关注百姓生活为己任,其市井新闻也是今日民生新闻之鼻祖。对《申报》市井新闻的梳理以及对《申报》市井新闻与当时上海社会的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民生新闻的思考和创新。  相似文献   

14.
《驯水记》是郭超人于197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反映建国后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而采写的长篇通讯,该通讯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在中国新闻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驯水记》的解读,发现该通讯实现了审美性与党性的完美结合,呈现出了"大"、"思"、"真"、"情"的独特新闻审美属性,这些审美属性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我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进行新闻史论与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力与方向,借鉴国内知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经验,反思我院传播学专业新闻史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出优化方案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新闻行业内部已经制定了不少行规行约。然而,仅靠媒体和新闻从业者自我纠偏,效果十分局限。本文从导向、内容质量、效果及机制创新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完善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自律机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谭嗣同《报章文体论》虽是一篇论战文字,却涉及对新兴的报章文体的认识,因此,成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重要的理论文献。就此文的针对性而言,此文主要针对湖南守旧派对于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攻击的反驳。所谓"报章文体",也并不是一种文体的专称,而是说报纸上使用了古已有之的各种文体,也可以理解为报章不同于传统著作一书一体的、那种汇集众体于一身的形式特征。  相似文献   

18.
从电视功用的角度,即从“知情”“娱情”“体察民情”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民生新闻”的审美特性,指出,要坚持导向性,避免媚俗性;强调客观性,避免包装性;把握生活性,避免琐碎性;坚持真和实的报道,立足百姓,促进“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纸媒的发展,我国大众传媒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碎片化和泛信息化特点,致使部分纸媒受众群体日趋减少。而社区报因其内容和发行范围的独到性。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力发展社区报将为新闻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日本在中国创办了大量报刊。以日俄战争为界,早期报刊在一定程度上同情中国革命,宣传维新改革,创办初期受到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对华军事扩张,大多数报纸以维护日本的在华利益,培植亲日势力,扩张日本国权为目的,成为日本政府宣传其大陆政策的御用报纸。考察清末日本在华创办的中文报刊,探讨日本早期对华新闻活动的实质,是日本侵华新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