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就有老一辈敦煌学者辛勤从事敦煌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78年成立以后,敦煌学研究工作在各相关研究所得以恢复展开,20年来取得许多科研成果,积累了一套以英藏、法藏、俄藏、北图藏敦煌文献缩微胶卷、照片、复印件、图版本为主体的敦煌文献资料,并有一批各学科的中青年敦煌学者成长起来。但由于各学科之间缺乏沟通,该院各研究所的敦煌学者基本上是“各自为战”。甚至“人自为战”,没有能发挥多科协作、综合研究的群体优势,制约了敦煌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有鉴于此,该院于1998年…  相似文献   

2.
2000年6月22日是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敦煌学研究也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国内外敦煌学研究者七十余人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了国际学术研讨会.借此机会,我们课题组访问了几位与会学者,请他们谈一谈敦煌学研究对当代中国史学的影响、近20年来敦煌学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等问题.这三位学者是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李正宇、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赵和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郝春文.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甘肃敦煌文学研究的成就及其贡献,并以编辑<关陇文学论丛>、主办第一次"敦煌文学研究座谈会"、创办<敦煌文学研究通讯>、筹备成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分会"、主编<敦煌文学>和<敦煌文学概论>等为例,说明甘肃敦煌文学研究,从一开始就有全国胸怀和开放的态度.甘肃学者并不保守,而是以开放的心态,欢迎并积极邀请全国的学者参与这些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4.
饶宗颐先生的《敦煌曲》和《敦煌曲续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饶宗颐的敦煌曲研究及其相关成果的考察,探讨饶先生在敦煌学研究及其他领域取得巨大学术成就的原因,为进行敦煌学或其他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思考。正因为饶先生在文、史、哲、艺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而成为跻身于世纪前列的中外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敦煌藏经洞发现之后 ,在将近半个世纪的长时间内 ,仅有极少数可称为先知先觉的中国学者 ,筚路蓝缕 ,置身于世界敦煌学研究行列中。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海峡两岸始有一批中青年学者 ,脱颖而出 ,焚膏继晷 ,兀兀穷年 ,探幽烛微 ,健笔如椽 ,在文学、语言、历史、地理、考古、艺术、宗教、天文历法 ,以及敦煌学史和敦煌学理论等方面 ,都有水平相当高的著作 ,引起了国际敦煌学界的瞩目 ,为中华学术增光添彩 ,实这学界之盛事 ,中华之光荣。现在 ,甘肃教育出版社出于对学术成绩的尊重 ,对乡土宝藏的珍爱 ,对祖国文化建设的责任 ,汇集十几位海峡两…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一大批热爱民族文化的国内学者来到西南地区,坚持着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平民文化意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搜集和整理。这些成果既是民族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文化史料,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敦煌占卜文献是敦煌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认识中古时期社会、历史、文化、思想有着独特的意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积累,目前的敦煌占卜文献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取得全面收获的时期,但也面临许多问题。本文在充分吸纳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从文献、文本、文化三个层面入手,就敦煌占卜文献研究的历史、问题、方法和视野等进行了论述,力求总结经验,厘清概念,拓展视野,将敦煌占卜文献的研究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中国文化研究的不断推进,地域文化作为一个热门话题,不仅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引发了政界及一般民众的兴趣和爱好。与周边洛阳的河洛文化、运城的河东文化研究相比,有关三门峡文化的研究虽然起步稍晚,影响不大,但经过近期一批学者的发掘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敦煌研究院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于2017年8月23日-25日在莫高窟举办了"敦煌论坛:传承与创新——纪念段文杰先生诞辰100周年敦煌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的230多位中外学者围绕缅怀段文杰先生历史功绩、敦煌艺术传承创新、敦煌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四大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0.
敦煌粟特研究历史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所关注的关于涉及敦煌的粟特问题研究状况的简要概述。对这些成果,本文分为四个方面来分别论述:一、对敦煌所发现的粟特文文献的研究;二、对敦煌粟特人宗教信仰的研究;三、对敦煌粟特人聚落的研究;四、对敦煌粟特人社会活动的研究。通过这一概述,以期对敦煌粟特问题的研究状况有一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以来,学者们从文化、政治、阶级、阶层、经济、婚姻等不同角度入手,试图对唐宋时期社会变迁作出"知微见著"的分析概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而从地方行政建制和基层组织形态的角度去研究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相关资料对这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岁月匆匆、年华易逝。《敦煌研究》也迎来了她十周岁的生日。作为敦煌研究院敦煌学研究的专门刊物,《敦煌研究》在十年间,再加上1981年和1982年两年的试刊,发表了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论文,为中国的敦煌学研究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的出色工作使敦煌研究院、使中国的敦煌学专家和学者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13.
2021年9月24—25日,“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在敦煌举办。会议从佛教艺术与考古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宗教文化研究、少数民族研究和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学术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总结学术经验,引发和带动学者对敦煌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段文杰先生在敦煌文化艺术保护、研究、弘扬上重视人才培养的杰出贡献出发,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七十年来一批又一批富有牺牲精神的"莫高窟人",堪称"敦煌守护众神",有了他们,才能够将"交流互鉴、交融创新"的丝路之魂演化成有强大生命力的、为当代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造福的精神营养与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5.
《敦煌研究》是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推出自身学术、科研成果的主要刊物,本文在《敦煌研究》出版100期之际,肯定了敦煌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在这20多年时间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其《敦煌研究》在学术界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6.
1925年,中国学者刘半农先生首先将在巴黎适录的P.3501残卷编入《敦煌掇琐》,拟名为"舞谱".自此,《敦煌舞谱》遂得到中外学者公认,为世人瞩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敦煌舞谱的研究,可以说仍是寥若晨星.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章,开始一直只局限于P.3501残卷,主要是从其与唐人打令或声诗、杂言曲词的关系入手来考释谱字、谱词,虽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参考资料,但并未从分析舞谱本身结构、内容的角度对它作全面、系统的研究.海外学者(主要是日本学者)的论文虽然不乏巨制鸿篇,力图逐卷逐谱地在舞谱的解读上探幽发微,却又忽略了对舞谱残卷本身的科学整理,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是在汉学研究内容扩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16世纪以来至今,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和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研究更加专业化、机构扩大化、内容精细化。但同时西方学者面临着占有资料不全面,原典性文本翻译不精确,存在着语言沟通障碍和文化霸权主义倾向等问题,在今后的中国学研究中,海外学者应摒弃意识形态影响,提高自身学术素质,树立史学观念。以比较文化视角研究中国学,促进中国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家的现代敦煌文学叙事起自1970年代,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新世纪前后,甘肃作家冯玉雷的敦煌系列长篇小说以人类性的宏阔视角对敦煌这个巨大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解读与阐释,他对敦煌文化精神的探寻及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了现代敦煌文学叙事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 南京师范大学刘进宝教授是个有心人,他约集了一批我国在敦煌学研究上颇有造诣的学者搞了一个笔谈敦煌学,承蒙不弃,笔者也在刘教授罗网中,且多次催稿,辞不获己,只得勉强应命,却十分为难,若仅写笔者熟悉的“书仪研究”,恐失之过窄;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在四大导师的带领下,清华国学研究院融会中西学术和教育理念,研究中国固有文化,培养出一批活跃在学术与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学研究院形成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研究、治学与做人并重等传统,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