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分类标准,作为分类尺度,是高校类质与类量的直接统一;作为分类根据,是高校类同一与类差别的统一.具有这两种统一的高校分类标准,是高校资产所有权一级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收费调控权二级分类标准、高校管辖权一级分类标准、学位授予权一级、二级分类标准、重点学科三级分类标准、科研成果一级分类标准.依据由这些标准组成的高校分类标准体系而建立的中国高校分类体系,有利于政府促进高校在多方面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学界关于高校分类与定位关系的分歧点入手,以高校分类与高校定位的相关性为视角,指出高校学科水平分类是高校类型定位的前提,高校分类对高校定位具有指导能力,高校分类明确不能得出高校就定位准确的结论,并对高校科学分类合理定位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3.
高校学报是期刊类文献中一个大家族,也是高校资料收藏的重点.由于各高校资料室收藏学报不一,因而分类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从而阻碍了文献资源的共享和实现统一管理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高校资料室在大学学报分类时应结合高校学报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分类工具,结合馆藏特色,灵活机动地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分类.  相似文献   

4.
U-MAP是由欧盟委员会赞助支持的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分类项目,是欧洲第一个权威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分类工具.用户导向性是欧洲高校分类的核心理念,用户导向性使欧洲高校分类更有普适性、权威性和科学性.本文从分类原则、进程、工具、维度和指标以及结果的制定来探讨欧洲高校分类的用户导向性,并且透视了U-MAP如何坚持用户导向性的核心理念,借鉴欧洲高校分类的经验,我国在进行高校分类时,要以高校自愿为前提收集数据、有便于用户使用的工具、方案具有动态性、维度和指标满足各类用户的需求、采用描述性分类结果等.  相似文献   

5.
进入大众化阶段,一个国家高校分类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发达国家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经历了由探索到成熟、由复杂到简单、由理论到实践的演变过程,对于我国高校的分类体系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国高校的分类也正在朝此方向发展。陕西高校的实证分析证明,采用简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对我国高校进行分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科研档案反映着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它是一所高校实力的凭证。搞好科研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做好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经过归档、收集、分类事理保管与利用,可以使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发挥更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的特点是运算速度快,信息存贮量大,便于对数据进行保存、分类、检索和传递,是财会工作理想的现代化管理工具。但是如何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会计电算化,以便充分有效的利用会计信息资源,更好地发挥会计的反映、监督、预测和决策等职能,为高校财务管理和...  相似文献   

8.
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校长领导力状况研究切合时代要求,是高等教育事业快速而稳定发展的内在诉求.大学发展离不开大学校长,而校长领导力状况是全面反映校长领导学校发展有效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安徽“行知联盟”12所高校为例,着力探讨大学校长领导力现状,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刻剖析,为校长领导力建立更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完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拓宽,而高校会计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尤其是公众投资者对高校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因此,如何全面而又有层次地披露高等学校会计信息,反映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利益相关者对学校的发展和运行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多样性:欧洲高校分类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样性是欧洲高校的一种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欧洲高校分类能更好地理解欧洲高等教育蓝图中的多样性。多样性因此成为欧洲高校分类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探讨了欧洲高校分类的背景、假设、目的、定位以及指标体系特点,并通过比较美国的卡内基高校分类进而剖析了欧洲高校分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