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的大爱不仅体现在他对事业的无私的执着的精神,而且体现他的科学的知识观方面,他的知识浸透着深刻的科学求实精神,渗透着灵动的工具意识,充满着博大的济世救国情怀,对新课程背景下有着着特殊的意义:什么是"真知识"?怎样学好"真知识"?为什么要学好"真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学生明明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但是写出的作文却干巴巴的,缺少文采。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将积累到的好词佳句进行有效的迁移运用。对于这种积累了但不会运用的知识,陶行知先生称之为“伪知识”。那么该如何将这些“伪知识”转化为“真知识”呢?陶行知先生在《“伪知识”阶级》一文中做了解释:“如果把别人从经验发生之知识接到我们从自己经验发生之知识之上去,那么我们的知识必可格外扩充,生活必可格外丰富。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体部分。”教师只有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练习,才能将“伪知识”转化为“真知识”。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如下迁移运用方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创造、所提倡的“生活教育”中,非常重视创造的教育。陶行知先生一贯反对贩卖脱离生活、脱离实践的苍白贫乏的死知识、假知识,反对老八股和新八股,大力提倡读活的书,读真的书,主张“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师生在做中共同学习真知识,在做中协作探求真理。创造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每一个学习者而言,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使个人能够经由知识的掌握而达到自身智慧的养成,即“转识成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凸显出主体本位、生活本位、实践本位的现代教学观。在这个意义上,“教学做合一”就蕴涵着一种实现“转识成智”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透过晓庄学校在目的共享、责任共担以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特征可以发现,陶行知强调的“学校是共同生活场所”的观念,体现的是一种“共同体”学校观。陶行知之所以强调学校应当成为共同生活的场所,与其“生活教育观”以及“社会即学校观”紧密关联。这也使其学校观不仅有助于我们思考“共同生活”这一学校共同体构建的途径,也提醒我们从“学校与社会关系”这一更宽广的视角考虑学校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金课”建设源于学生与社会大众对于水课的指责。面对“金课”建设实践日趋泛化的趋势,对其理念与逻辑的探讨很有必要。“金课”建设具有多维特征,背后主要有质量观、体验观与过程观三种理念。质量观奉行顶层逻辑,以督教为主,权力是主要变量;体验观奉行底层逻辑,以督学为主,环境是主要变量;过程观奉行实践逻辑,以督课为主,时间是主要变量。多种理念共生共存,符合“金课”建设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李忠 《生活教育》2012,(2):40-46
教育既可成为控制人、实现社会等级的有效方式,也可成为解放人、实现社会民主的有效途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实现人的解放与社会民主的教育。解放个人、解放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实现社会的民主、公平和正义,是“生活教育”的价值取向;“闻知”、“亲知”、“推知”三种类型、性质、作用不同的知识是“生活教育”的知识论;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由此,形成陶行知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8.
一、识 “识”即专业知识。校长一定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校长的专业化知识源于学校教育管理的土壤之中,其主要由实践性知识构成。作为校长。应把实践性知识从已有的教育管理知识中剥离出来,并依据科学的“质量标准”对其加工整合。  相似文献   

9.
罗媛 《文教资料》2013,(22):68-69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形成深受杜威思想的影响,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内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素质教育、大众教育、主体教育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知识观与技术理性高度耦合,在智能时代备受青睐,但也因其知识本位的价值立场而被质疑。作为建构主义极具代表性的知识获得方式,记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被普遍重视,而其所引起的学生“颈部以上”的片面发展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图景变迁逐渐凸显。与知识建构不同,一种“旧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先验地存在于心灵中,知识获得的本质是发现,根本路径是解构;知识获得是学习者由内而外从心中引出真知本慧的过程,是以“真知”推动学习者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身心气质、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促成生命整全发展的过程。“旧知识观”下的知识获得方式具有“身心一体,知行合一”的特征,知识教学是从大脑到身体的具身性活动,也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情感性活动,是从经验到体验的内发性活动,也是从体悟到行动的实践性活动。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怎样生活便怎样学习。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是“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认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课堂。陶行知批评当时那种脱离社会、脱离生活的教学为“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先生认为先生的教必须是“在做中教”,  相似文献   

12.
对“生活即教育”与“教学做合一”关系的两种看法,源于两种不同的假设,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全部来自教育实践,一种认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这两种看法各有其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一种新的看法是,“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德育理论,这种看法要求对“做”的内涵做出全新的解释,即做事与做人相统一。本文从分析陶行知在真伪知识以及真理问题上的看法入手,阐释“追求真理做真人”中,“真”与“真人”的内涵。认为陶行知有自己的德育理论,他的道德境界蕴含在知识与行为相统一的教育理想中,蕴含在通过做事学会做人的德育理想中。  相似文献   

13.
李琼  张建 《教育》2012,(11):44-45
教育者就是“燃灯者”,就是点.燃学生求和欲的那盏灯的人。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与学生擦亮知识的火花,因为班主任是与学生走得最近的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从中可知,教育学生追求真知真理并做一个“真人”,是一个教育者工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主张全面教育的教育家。他倡导全民教育、全面教育和全程教育(终生教育),把知识交给大众,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他把改造人与改造社会结合起来,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博大精深。本文不作全面论述,仅就其“全面教育”思想谈点粗浅看法,以就教于读者。陶行知的“全面教育”思想,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影响生活;生活的变化就是教育的变化;过什么生活就要受什么教育;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①这是其“全面教育”思想的理…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时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给学生以生活和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探究学习理论的构建首先应当确立其相应的知识观基础。旁观知识观与接受学习是一对合适的搭档,而参与知识观则是探究学习的立论基点。参与知识观源于对“确定性知识”的质疑,其基本要素——知识的不确定性、个体性、过程性以及建构性等为探究学习勾画了一幅合理的知识图景。  相似文献   

17.
试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教学观李亚英一陶行知创立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被人们公认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而其中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是陶行知先生继承...  相似文献   

18.
杨冰 《教师》2015,(14)
陶行知,20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一直在为新中国的教育寻觅曙光.今人评价陶行知,习惯冠以这样的称呼——人民教育家、民主斗士、大众诗人. 陶行知是大众诗人,是一位诗人一样的教育家.从“永不会完稿的诗集”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到“乡村的乐园”山海工学团,再到兼具“真善美”的“诗的学校”重庆育才,最后到秉承“新大学之道”的“无形大学”重庆社会大学,构成陶行知诗意教育生涯的壮美诗篇.这位诗意的教育家谱写自己作为诗人的生命历程的同时,亦是一位诗人教育家.不同时期的诗意与达观、热情与乐天,谱写出陶行知短暂而伟大的一生,勾勒出陶行知一代教育家、一位大众诗人的大师风貌.陶行知用自己的教育实践踏踏实实地践行着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同时又在脚踏实地地践行着诗意人生观.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合乎生活”的劳动教育思想源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劳动教育是在一定的时空下进行的。从时间维度来看,劳动教育既要关照现代生活,也要“回归”野人、前人的生活,还要关注未来的生活。从空间维度上看,劳动教育要运用空间中所有的积极势力去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其一,劳动教育要构建合乎乡村生活的劳动教育空间,培养乡村社会空间中不同群体的生活力,激发他们投入社会改造的潜力与积极性;其二,劳动教育要构建合乎城市生活的劳动教育空间,使人成为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的现代人。陶行知“合乎生活”的劳动教育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实施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并且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第一特点是,“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认为农民是大众的最多数,教育首先要为农民服务。他指的大众也包括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他是为工农教育奋斗终生的。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以“工农劳动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