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慧 《教育》2015,(6):22-24
多年在小学工作的经历,使张建民校长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首先他重"扬弃",特别是重"弃",他勇于面对问题,纠正错误,自我革新。老子说"自胜者强",就是在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张建民以及他所带领的学校实现了成长。第二重"基本",教学是一种精神产品,它不同于物质产品如汽车、电视等,只要设计好一种模式就可以批量生产。教学看似是重复的,但每一天、每一节课实则都不同。只有打好基本功,才能在教学中不至于陷入千篇一律、创新乏力的境地。第三重"文化",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管你是否意识到,它都客观存在,而  相似文献   

2.
冯少华 《教师》2013,(11):68-68
在课余,经常听教师们抱怨:这道题我已经给学生做了N遍、讲了N遍,为什么还出错呢?显然教师的付出与收获并不成正比。其原因是学生长期吃"冷饭"导致了"营养不良",因此,教师有必要把"冷饭"炒成款式各异"八宝饭",教师如能每节课都能为学生带去款式各异的"八宝饭",学生会很愿意上你的课。因为这种期待的心情与无奈的接受相比,学习效果肯定大相径庭。如何能让学生感到有新鲜感呢?就需要教师善用"变脸"去"重复着昨天的  相似文献   

3.
"对话"教育的思维模式,强调学生、教师在平等状态互动下实施"教"和"学".如果把这种教育理念的思维方式"普泛化",不仅能够在教学上达到新境界,也可以促进各种教育理念的"融合",真正落实"每一个培养对象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会更好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的观念,甚至有利于树立人与人平等的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4.
胡盈盈 《辅导员》2015,(2):58-59
加加啊,是一个大大咧咧、万事随意的男孩儿。所以呢,他不爱惜身边的东西。这不,你瞧,他漂亮的天蓝色课桌上,画满了"奥特曼""灰太狼",还有一些无规则图案什么的。椅子呢,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儿。课本上,作业本上,随处可见他的"大作",而且几乎每一页上都开满了"窗户",有几页甚至被折成了飞机,都上了天啦……久而久之,这些物品们忍无可忍了。他们恨不能群起而攻之。有压迫就有反抗。这一天早上,课桌组织大家开了一次会:"趁加加出去玩的时候,我们来开一个临时会议。"  相似文献   

5.
一、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在课程观念上,以往全国的教师都按照统一教材"抓纲务本",学生们一律接受"灌"给他们的知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事先规定和设计好的,甚至每个教学环节需要几分钟,也要分配得准确无误。因此教学中师生配合得尤为"默契",教学任务也得以"圆满"完成。但这种"默契、圆满"是"表面现象"。因为"唤醒学生"这一体现教育本质的要求被忽视了,学生的潜能不仅没有被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凸显人文性和工具性."三维目标"明确规定,既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又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的确,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的统一,可这种有机的统一却被不少语文教师误解为--每篇课文都得落实"三维目标",甚至误认为每一篇课文思想教育的熏陶重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这些教师牺牲了文本的"庐山真面目",人为地给许多课文都贴上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标签.于是,就有人感叹:"语文课堂教学肥了政治科的地,荒了语文科的田."  相似文献   

7.
<正>一、真实的现状:"雷同文"现象比比皆是一次参加三年级的语文期末试卷的批阅工作,发现"雷同文"现象非常明显:作文要求是写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有的班几乎所有学生都写"兔子",甚至不少学生连语言表达方式也雷同,如都写"兔子短短的小尾巴像一个洁白的绒球",写到给小兔喂食都是"小白兔用红宝石一样的眼睛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我还要吃。’"……再翻阅各年级平时的大小作文,不同程度的"雷同文"也比比皆是:作  相似文献   

8.
擦亮汉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信已经很少有语言老师会为一个汉字而喜悦,而惊奇了。但是每一个汉字,其实都曾经是一次伟大的创造,都算得上是人类的一个小小奇迹。可惜课堂上不少教师不带点惊奇的平淡讲解,根本就没能重现创造它时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要将一根铁棒磨成绣花针,那是需要千百次的重复锤炼。当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在重复某一段主旋律时,我们从来不觉得这种重复是累赘,反而觉得恰到好处、必不可少。纵观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老师们都在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地运用着"重复"。但我们又害怕运用"重复",害怕课堂因"重复"变得枯燥无味,害怕一遍遍的"重复"不仅起不到  相似文献   

10.
张玉陵 《考试周刊》2014,(33):179-180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为什么十几年后,一部分就成了"差生",为每一个人所轻视。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他们又是如何造就这样一批"差生"?文章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引言 关于"都"的意义及用法,很多专家、学者作过研究,问题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常用副词"都"的基本义是表示总括还是指"事物的每一个",如王还先生曾三次撰文指出"都"用在复数上不太准确,认为应是指"事物的每一个";二是"都"的义项究竟有几个的问题,如吕叔湘先生将其归纳为三项,即表示总括全部的范围副词、表示"甚至"义的范围副词、表示"已经"义的时间副词.  相似文献   

12.
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到底应该归属于教育或教育学科还是技术或技术学科,人们常常用姓"教"还是姓"技"(或姓"电")来指称,以提示人们这是一个重大原则性问题。就目前看来,对该问题的争论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考虑到这种争论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隐喻("姓"),借鉴分析教育哲学中的隐喻分析方法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这些争论的实质和产生的根源。首先必须看到,姓"教"与姓"技"的争论不是在某一个层面上单独发生的,而是可以在概念层面、实践层面、理论流派层面和学科层面同时存在;其次,不同层面的"姓"并不具有直接的对应关系,我们不能说在实践层面姓"技",或者在某个理论流派那里姓"技",就可以推导在学科层面必须姓"技";同样,我们不能从学科层面对姓"教"的认定就否认他人在实践层面对姓"技"的主张,事实上每一种主张都可能有其合理性和不足,需要联系地看待,切忌执着于对一种观点的"推倒"和"重建",而不能从对立面去寻找合理性,不去追寻每一个隐喻背后的使用语境和局限性,而当前诸多争论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忽略了争论层面的多样性而陷入各说各话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斯万高利效应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博览会上展出过一副名叫"斯万高利"的魔牌,表演者先将牌摊开让观众看清楚每张牌都是不同的,然后让一名观众随便抽出一张,假如他抽到的是红心Q,他不用告诉表演者,把牌再放到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完牌后大叫一声"斯万高利",然后摊开牌,观众就会发现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心Q.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斯万高利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以前听说不少老师上公开课,都要预演,甚至进行多遍操练,往往把课搞得很好看,结果就像"时装表演",中看不中穿,好看不好用。 近日,山东省肥城市教研室教研员上的示范课,之前没有作任何的操练,面对的学生都是第一次听课,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真实的教学过程。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节奏的断续与连接,全由教研员自己把握,这就亮出了教研员的"瓷器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炼字不苟,对语言精练的追求达到“洁癖”的程度:然而先生的许多小说却不避重复叙事.甚至大量使用反复修辞。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重述,仿佛打击乐器中的重点锣鼓,一次又一次撞击读者的心弦。每一组语言的重复,都是思想意蕴的不重复;每一种形式的复现,都是审美空间的拓展:先生貌似罗嗦,实则着意重复,其美在骨。  相似文献   

16.
本真与平等     
<正>我当校长十一年,在这之前,做过十一年教育机关的公务员,再在这之前,我在教室里教了十二年中学语文。我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我的"管理哲学"或我的"管理观",老实说,我对这些原是不屑一顾的,我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会很极端。比如,在对待校长与学校关系这个问题上,我就不喜欢用"管理""经营"这些词。我也反对动辄就使用"校长领导力"这个词,什么"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力",诸如此类。我以为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在学校这个学习型组织中,每一个教师都具有"领导力",不能把校长看得太高。每一个教师都是校长。我在学校不断重复这个观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教育工作是枯燥的,总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我认为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们不同的特点,都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都需要教师有与时具进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尊重不同的教育个体,用真挚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这种真爱就是无痕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9.
侯静  王彬 《天津教育》2012,(4):37-39
有人说:"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天津市南开区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张涛就是一名用心做教育,用温暖的师爱帮助学生成长的好老师。"童谣助学法"衔接幼小教育"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这是张涛心中重复最多的语言。  相似文献   

20.
正"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者经久不衰、常谈常新的话题,也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学困生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中,不抛弃每一个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个学困生,这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最好的诠释.本文就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