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这几年,我都是在鲁迅先生所说的大好秋光中访问日本的。去年10月间,“国际出版研究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f Pub-lishing Studies)第4届年会在东京举行,同时庆祝日本出版学会创立20周年。我国应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邵益文同志(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宋原放与赵斌两同志(上海市编辑学会)及我四人。10月22日下午3时许,邵益文同志与我由北京飞抵日本成田机场,上海的宋原放、赵斌同志已先  相似文献   

2.
我这个人可以说是与韬奋有缘。 1981年,我从上海市出版局机关的理论研究室“划”到新成立的学林出版社,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编写一本《韬奋与出版》的书。当时局里对此十分重视,局长宋原放同志、副局长吉少甫同志和生活书店的老同志方学武等亲自给我布置任务,联系作者,并且参加提纲的拟订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请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版协老委会主持下,宋原放同志主编的《中国出版史料》(10卷本),是建国以来第一部比较完备的出版史料集。其中后五卷为“现代部分”,由宋原放、吴道弘负责编辑工作。经过多次协商,已于今年8月与山东教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计划于明年3月底前交稿,明年12月底出版。五卷书共收入200多篇文献史料及回忆文章,约200万字左右,编人的出版史料,记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初春,宋原放同志从北京参加中国版协的会议返沪,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经王仿子同志等与有关部门几度磋商,原在上海出版的《出版史料》停顿了几年之后,将在京重新编辑出版。聆听佳音,如见久别重逢的挚友,能不激动无已! 这不啻是出版事业的大好事,也是从事文化科学事业的大好事,对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推进社会  相似文献   

6.
6月30日下午,我到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开会,听到宋原放同志于当天凌晨去世的消息,简直有些不敢相信.因为4月份,我还给他打过电话,为准备写学林史话向他求证学林成立之初的情况,同时约请他作为韬奋出版奖的得主为纪念韬奋诞生110周年写一篇文章.当时问起他的健康情况,他和他的老伴沈老师都说还不错.我在电话中说,等您写好了,我来看您,并拿稿子.谁知道,病魔竟突然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宋原放在上海创办<出版史料>,我清教他的刊物为何称"史料",不称"研究"?他说:"史料搞不清楚,怎么搞出版史?中国出版史如何,一切要等搞清资料以后再说,要凭资料说话."我相信宋原放的话是对的.出版史是一门新兴学科,必须从史料人手才行,否则欲速则不达.不过,搜集史料要钻故纸堆,要坐冷板凳,远水不解近渴,这件事常常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简单.  相似文献   

8.
得知宋原放先生被选定为国家教委、新闻出版署教材领导小组共同推出的《普通高等教育编辑出版类规划教材》一书的编审委员,我作为这套教材的责任编辑更想尽早拜望他,听听这位出版界前辈对这套教材选题内容、结构特点、读者范围、出版意义的看法与建议。 乘上飞往上海的飞机,我脑海里浮现出阅读过宋原放出版的书——与边春光共同主编《出版词典》;与人合作撰写的《中国出版史》;主编的《编辑学刊》等,据说他还在编写《上海出版志》……  相似文献   

9.
7月5日单位里一位同志来电话说,宋原放同志去世了;我一时语塞,脑子一片空白.7月7日下午2时40分,上海出版界的同仁为这位著名的出版家送行.老宋躺在鲜花丛中,默默地接受亲朋好友和同仁的最后送别.他脸上依然绽放着慈祥,但永远闭上了双眼.  相似文献   

10.
经过王益、王仿子、宋原放诸位出版界老前辈的奔走,《出版史料》终于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王仿子同志欣喜之余,给中国版协老年工作委员会各位委员写了一封信,请予支持。征得作者同意,将这封信全文发表。我们呼吁出版界关注《出版史料》,给予尽可能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1982年在上海创办的《出版史料》杂志,在编辑出版十年以后停刊了,由此度过了“七年寂寞”(主编宋原放语)的时光,终于在2001年得以在北京重新出版。为了做好在北京的复刊工作,我和陈子伶同志不约而同地想到要向范用同志求教请益。这不仅因为范用是我们两人在人民出版社的老领导,在编辑出版工作上,一直得到过范公的教导,特别是他榜样的力量,身教胜于言教。  相似文献   

12.
正这次研讨会收到论文三十多篇。大家对编辑学研究的高度关注,使我深受感动和教育。我由衷感谢中国编辑学会和桂晓风同志给了我难得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邬书林同志、郭义强同志、宋木文同志、于友先同志光临指导,特别感谢与会同志和其他论文作者对我的鼓励和厚爱。编辑学研究是集体的事业。三十多年来,在出版界和教育界有一批同志前赴后继投入了编辑学研究。编辑学研究的进展归功于集体,包括已经过世的做出重要贡献的老同志。此时此刻,我怀念边春光同志、宋原放同志、叶至善同志、王耀先同志、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召开的首届出版研究年会,于1983年11月13日至19日在广西阳朔举行。这是我国出版界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105位出版、发行工作者出席了年会,其中有论文作者63人;年会还邀请了出版界的一部分老同志曾彦修、常紫钟、宋原放、李鸿范、钱君匀、范用、汪衡、阿不都瓦力、曹健飞等同志参加;应邀参加年会的还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出版局王东焘、贺鹤同志和上海、辽宁、四川三省、市出版协会的吉少甫、刘建华、王开富等同志。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史料》2011,(2):37-42
一、陈原致宋原放原放同志:三月廿五日手教敬悉。嘱写序文①,不胜荣幸之至——不过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到时你看看能用就用,不能用就不用。我刚从医院出来,做了手术,似为绝症——不管它了。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宋原放同志主编的《出版史料》,内容翔实丰富,久负盛名,其中发表了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书刊、出版单位、著名人物等史料,一向为海内外文化学术界所重视。前些年间,该刊在沪因受调整刊号之累,乃至休克。多年不见,各方读者十分关怀想念,可见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之初,经王仿子、王益和宋原放等出版界前辈的努力呼吁,奔走促进,在有关方面以及民进中央、中国版协、开明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出版史料》丛刊问世,我为之欢欣祝贺。在新世纪的第二年,又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今年春天《出版史料》季刊正式出刊,更令我兴奋、喜悅。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阳朔出版研究年会上,宋原放同志率先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出版学”,引起很大反响,探讨的文章也逐渐多了。重视出版理论研究的势头,肯定会方兴未艾。建国三十多年,我国出版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算得上十分丰富了。可是,正象不少同志谈到的,出版工作的理论研究确实比实践的步伐远为落后。人们对出版中某些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尽一致,甚至众说纷纭,各执一端。这也反映了理论探讨不足的状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出版发行研究所”,十分及时,深得人心。最近听说出版领导机关正在着手筹建研究所,也  相似文献   

18.
由宋原放主编的《中国出版史料》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于2001年至2006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和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宋原放、王有朋辑注的《中国出版史料》古代部分(上、下卷)所选收的史料论及春秋(公元前770年)简帛时期到20世纪初(1910年)这一历史阶段的出版活动,其中1840年以后的近代史料因另有《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的出版,故在古代部分仅选收少量史料. 由汪家熔辑注的《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上、中、下卷)所收史料包括的时间从1815年起到五四运动前,收录近一百年新形态的出版史料,传统形态的出版一般不涉及.史料尽可能收录档案等原始史料,有些事件暂缺原始史料时,选些亲历其事,或具有较大参考价值和较多史料线索的当代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19.
最近读了两本中国出版史,感到很亲切,如逢故人。一本是宋原放、李白坚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出版史》,另一本是吉少甫主编,曹予庭、杨震方、周元高、顾承甫四人执笔编纂的上海学林出版社印行的《中国出版简史》。如果只凭书名猜想两书的内容和篇幅,会以为后者单簿,而前者详备,其实不然。《中国出版史》从“雕版印刷术发明前的文字传播”到“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近代出版事业”,时间上只写到20世纪初叶。书后有一篇宋原放编的《中国出版大事年表》,也只  相似文献   

20.
《出版科学》2005,(5):27-27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中国版协顾问、中国版协老出版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韬奋出版奖和伯乐奖获得者、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宋原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6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宋原放同志长期献身于革命出版事业,治学谨严,管理有方,为繁荣我国出版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宋老一生清正廉明,严于律己,是出版界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