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读者之声     
▲武警新疆呼图壁县中队决坝·努尔多拉: 我是一名武警新疆总队呼图壁县中队的合萨克族战士,又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去年一月份,有位爱好新闻的战友看到我对新闻有兴趣,把自己订的《新闻与写作》拿来让我看。从我第一次看了贵刊起,就对它产生了兴趣,一有空就爱不释手地阅读,可是我的汉语基础差,学起来很困难,有些词句搞不清楚是什么意思。为了弄懂这些就查《汉哈词典》,平时多学汉语。在贵刊的帮助下,我的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都有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读者之声     
湖北省随州市柳林镇官垭学校朱龙渊:去年10月,在订1993年的报刊时,我从众多的新闻写作刊物中选择了《新闻与写作》,是这个刊名吸引我订的。收到第一期一看,正合我意。如饥似渴地捧读,最爱读“刊林漫步”、“当好通讯员浅谈”、“新闻标题写作”、“语法讲座”、“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丛谈”栏目。以前,我觉得没有好多题材写,读了贵刊觉得周围四面八方都有题材可写;以前,我写的标题总是干巴巴的,读了“新闻标题写作”后,我拟的标题也生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开鲁县麦新镇吴家堡小学吴永文:1985年年底,我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当接到第一期,我就被刊中栏目吸引住了,特别是“新闻来稿评析”、“新闻小言论的写作”、“小说创作谈片”等栏目更是引人看。但美中不足的是当月不能见到贵刊。第1期我在二月二十六日才收到,现在已是三月八号了,可第2期仍是杳无音信。我多次跑到十多里外的镇邮局打听,都说还没到。为  相似文献   

4.
读者之声     
今年,矿党委宣传部为我们基层报道组订了一本《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发到手里,我们几个通讯员争相传看,一致认为《新闻与写作》办得很有特色。特色有三: 一、内容充实。除了详细具体地介绍新闻写作技巧、知识外,还设有“视听之友”“美学漫谈”“知识与趣味”“大众传播媒介简介”等栏目。贵刊把新闻与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相似文献   

5.
读者之声     
△青海乐都县地质四队崔海峰: 我从1985年开始订阅《新闻与写作》,现已按年装订。从订贵刊开始学写新闻、小说、诗歌、散文等,已在地市级以上报刊、电台发稿100多篇。去年,我运用贵刊“小小说创作谈”的知识进行创作,在《中国地质报》的纪实小小说征文活动中,在总共刊登的70篇征文中,就有我写的2篇。贵刊有不足之处。从我订的这三年看,几乎没有看到什么漫画作品和漫画创作方面的文章。建议开设“漫画专页”和“漫画创作谈”栏目。新闻摄  相似文献   

6.
4月16日,近有8000名职工的湖北省沙市棉纺织厂为该厂准备车间宣传干事、贵刊特约评刊员卢跃东举办了建厂25年来的首次个人新闻作品展。这次将为期一月的展览、主要是卢跃东自1981年以来在全国、省市级和《新闻知识》等报刊上发表的100多篇各类新闻作品。 32岁的卢跃东谈起自己的新闻写作成绩时,他总是说:“《新闻知识》是我的老师,如果没有这个老师引路,也就没有今天。” 1985年卢跃东开始订阅《新闻知识》,从此后他便把贵刊作为提高自己新闻写作能力的必读刊物,并从1986年开始为下属轮班的20多基层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共同学习和掌握新闻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初学写作的农村青年,前一段时间寄投了几篇稿件均没被采用.正当我苦于投师无门之时,一位通讯员向我推荐了贵刊,于是,我就自费订了一份《新闻爱好者》,从中学到了不少有关采访、写作方面的知识。我最喜欢的要数“文章评改”这个小栏目了,她给初学写作的我很大帮助。本刊1987年第5期刊登的《要严格选材》,我读了又读看了又看。以前我写稿件的时候往往和被评改的那篇文章犯一样的毛病,即罗列情节过多,重复地抒发感情、概括思想。看了这篇评改的文章以后,对写稿有了进一  相似文献   

8.
读者之声     
四川省涪陵师专宣传部记者站刘均泽:199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了《新闻与写作》。时值记者站刚成立不久,我便把《新闻与写作》推荐给记者们,大家也同时爱上了她。校党委宣传部连续两年给记者站订了两份《新闻与写作》杂  相似文献   

9.
已3月份了,才一起收到《新闻战线》1、2期,显碍太迟了。看了第1期的《新闻战线》,一股新闻改革的春风迎面扑来,心情兴奋。我是贵刊的老订户,连续4年都订,但一直觉得缺乏新意,吸引力不强。今年第1期的《新闻战线》,我一连读了3篇文章,细细品嚼,感到变化  相似文献   

10.
去年12月的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新闻爱好者》的征订单,言辞比较诚恳,我就订了一份。今年元月底,我收到第一期,一看封面并不怎么样,当翻阅了几页后便放不下了。我被她深深地迷住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栏目多,内容丰富,熔思想性、知识性、指导性、可读性于一炉,很适合象我这样半路出家的业余通讯员阅读。我很喜欢《新闻写作入门》、《好新闻作者谈体会》、《学步一得》、《改进新闻写作笔谈》等专栏,它适合我们需要,看了使人觉得摸得着,用得上.特别是读了这期刊登的《通讯员的宏观意识》、《学  相似文献   

11.
已3月份了,才一起收到《新闻战线》1、2期,显得太迟了。看了第1期的《新闻战线》,一股新闻改革的春风迎面扑来,心情兴奋。我是贵刊的老订户,连续4年都订,但一直觉得缺乏新意,吸引力不强。今年第1期的《新闻战线》,我一连读了3篇文章,细细品嚼,感到变化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新闻爱好者,又是个摄影爱好者,厂宣传部给我订了一份《新闻知识》,以作奖励。经过学习《新闻知识》,我产生了给贵刊投稿的念头。去年6月出差去杭州,在西湖公园里拍摄了一张彩色照片,照片冲印出来后,我吃不准往哪投好。我想贵刊是我的老师,不妨壮着胆子试试。将照片寄出后,我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个新闻写作爱好者,但是缺少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我常常为此而苦恼。今年我订了份《新闻通讯》,第三期上新开辟的《新闻学  相似文献   

14.
参加工作后,由于我在办公室从事秘书工作,其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写新闻报道,为了完成领导交给的重任,我不得不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为此,我于1987年有选择地订了一份《新闻与写作》。十几年来,一直坚持拜读,越读越感到此刊难得,不仅内容新颖,活泼,有感染力,而且专业知识丰富,实用性强,使我爱不释手。特别是胡文龙先生在《新闻与写作》上发表的“新闻小言论写作得失谈”系列文章,开启了我写作言论稿的理想之门,后来竟自不量力地把言论写作定为自己业余爱好的发展方  相似文献   

15.
提几点建议     
去年10月份,我部组织报道员进行了一次“你最喜爱的新闻刊物”评选活动,《新闻记者》被评为报道员最喜爱的新闻刊物之一。正因为如此,在1989年报刊涨价,政工费紧张的情况下,我部还是为每个报道员订了一份《新闻记者》。我和报道员们都喜欢贵刊,所以才提几点建议: 一,发行要及时。在我订的十多种新闻刊物中,《新闻记者》每期都是最后一个收到。  相似文献   

16.
我是贵刊的热情读者,社里每年订两份,我觉得自己订一份好细读,资料、史料保存也很有用处,所以连年自费订一份,受益很多,谨致谢意。 贵刊今年第4期内容特别丰富,像胡愈之纪念,黄伊、王建辉之文,汪家熔之文,简直是学术专论,都一读再读,受益很多,敬望以后多多地刊登这样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县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热爱新闻写作的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这些同志热情很高,但苦于“摸不着门”,入了门的又苦于水平提高慢。去年下半年,我们试订了几期《新闻与写作》,觉得很适合通讯员学习.于是,就由县委宣传部为全县骨干通讯员每人订了一份,共订八十份. 从订阅半年来的实践看,杂志对通讯员学习掌握新闻写作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新闻形式,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起到了很好的辅导作用。县新华书店职工余报生,是个新通讯员,写了不少稿子,却  相似文献   

18.
我是搞高校校报工作的。为了了解新闻界的最新信息,不断提高编辑和记者的业务水平,特地订了一份“新闻记者”(月刊),按时阅读,并认真地作了笔记。由于贵刊观念新鲜、内容丰富,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丰富了我的新闻知识,使我受益非浅。但也有些意见。从内容和栏目上来看,贵刊有新闻理论研究,有知名新闻人物轶事,有记者业务交流,有企业报园地,等等,就是没有高校校报栏目。高校校报,除台湾省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朋友自从爱上了新闻写作后,他的妻子经过选择后专门给他订了一份北京的<新闻与写作>杂志,目的让他经常阅读这份杂志,不断从中了解、熟悉新闻理论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当优秀的业余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我是才涉足新闻写作的一株幼苗,灼热的写作欲望使我拿起了笔。今年我自费订了《新闻与写作》等5种报刊。在此之前,我没有和《新闻与写作》见过面。现在,也只不过拿到了1990年的1—3期,可读过后,感觉到她确实有实用价值。到3月份,在她的指导下,我的稿件先后被地市报刊采用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