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卫风·伯兮》很多人理解为爱情诗.但笔者发现这首诗歌更多的是表现女子在面对战争时的态度.既有对战士丈夫思念的阴柔之美.又有为英雄丈夫自豪的阳刚之美.可谓是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张芳 《大观周刊》2012,(52):325-325
在申西传统爱情诗中,爱情不约而同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的主要的永恒的主题,中西诗人由于思雏方式,审美意向以夏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而成就了形态各异的诗歌。然而爱情作为人类生活有基本的、共同的主题,又使得中西诗歌不同文化的交流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一条悲欢荣辱之河。时间之水的流逝,消磨多少英才俊杰!但我们却永远难以忘怀其中一些人的名字。 陈明远其人,对于我们当不陌生;曾几何时,他是那场轰动全国的“伪造毛主席诗词”冤案的王角;而今,面对他的《劫后诗存》,我们能说些什么呢? 无疑,陈明远是一个富有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歌如潮,诗人如林。诗人们除了依靠自身的天赋外,“苦吟”是他们提高诗艺的一条必由之路。中晚唐诗歌经过盛唐辉煌以后,艺术上向着求变求新发展,技法上趋向精工细琢,苦吟之风炽盛,出现了许多以苦吟出名的诗人,如贾岛因“推敲”而冲撞韩愈车驾、李贺团锦囊觅句而呕心沥血等故事,早已胜炙人口。其实,唐代“苦吟”之风可追溯到盛唐大诗人杜甫,杜诗地负海涵、包罗万象,“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新唐书·杜甫传》)。杜甫作诗追求苦吟,其云: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 《解闷十二首》之七因而,天才诗人李白,《戏赠杜甫》诗云:“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戏谑杜甫做诗太苦。 中晚唐苦吟诗人更多,从他们的诗中可见其“苦吟”之状: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相似文献   

5.
杨凌一 《新闻传播》2014,(2):234+236
《咱们结婚吧》倡导了一种贴近平民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能经历住时间和金钱的考验,更加显示出爱情的珍贵。从果然与杨桃的爱情长跑,到七星与飘飘的美满幸福;从李葵与未未的真爱无价,到"鼻涕妞"与丈夫的无果而终;从段西风的背叛,到苏青的宽容,整部电视剧传达出的都是爱情不是一场游戏,不求轰轰烈烈,但求真爱无价,只有在平凡中才能显示出真爱的伟大与珍贵,平凡的爱情更加美丽!  相似文献   

6.
写《爱心无价》一稿,在我是偶而得之的;此稿能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亦大出我之所料。 毋庸置疑,拙作得此大奖是拜《羊城晚报》好军嫂系列报道的综合效应之赐。只是由于中国新闻奖不评系列报道,我这篇拙作才得以独占风光。老实说,假若整组报道未曾引发全国轰动效应,拙作得奖就无由谈起;反过来也可以说,倘若没有《爱心无价》,整组系列报道或许无以构成。两者互为表里,相  相似文献   

7.
《心情互联网》是赵广宁的第一本诗集,是爱情诗。他才三十出头。读他的诗,可感悟出其人。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颇有才气的青年诗人。广宁虽然是学经济管理的,如今干的是经济编辑的行当,却爱诗。在他的诗中多次用“醉”字。可以说,于诗“偏偏我醉”,他“醉”心于诗。从1984年开始发表诗,十多年来,对诗有“永恒的爱”,不停地写,像“是一只黑色的蝴蝶—…·不停地张合”,“音乐里飘着缕缕柔情”,将这柔情溶于诗中,结成了这个集了。125首诗,是情的凝结。爱情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爱情诗是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诗歌中,爱情…  相似文献   

8.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这首精致的抒情佳作使诗人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大多数评论文章认为:作品抒发了诗人“热爱和留恋康桥的情怀”、“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等。笔者以为,仅仅把全诗的情感指向理解为对一个学校及其自然风光的留恋而忽视其中的爱情因素,乃皮相之见。实际上,这首诗与徐志摩的康桥之恋有密切关系,是一首爱情诗,而非咏物诗。  相似文献   

9.
《醯鸡吟》十三卷,晚明宁夏固原人李廷训撰。此诗集为明天启三年(1623)刻本,仅见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醯鸡吟》共收李廷训自作396题706首诗,又附收他人之诗4题4首,编为十三卷。各卷之中用干支纪年以区分作品创作的时间先后,起于辛丑,迄于癸亥,即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至天启三年(1623),长达23年之久。《醯鸡吟》所收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咏史怀古反映现实之作,也有与亲朋唱和应酬以赠答抒怀之作,对研究李廷训的生平与交游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是研究明代后期宁夏古代文学发展的宝贵资料。通过对此书的书名含义、著录流传、版本特征、编撰体例等进行考述,以客观评价其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永莉 《视听界》2013,(6):102-103
什么是广播文艺播音的“气韵美”?我的理解是,情景再现地对稿件进行二度创作时为作品赋予的一种独特的感染力。2011年6月30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重点影片《秋之白华》在瞿秋白的家乡常州市举行首映礼,我在影片的首映礼上朗诵了常州诗人黄羊为此片创作的诗歌《携手》,之后,我以这首诗歌为主题,制作了一档文学节目《携手——瞿秋白与杨之华的爱情》。  相似文献   

11.
严羽(仪卿)一生除留下了体大思精、对后代影响甚巨的文学理论名著《沧浪诗话》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惜流传下来的数量十分有限,仅"存什一于千百",其版刻流传情况更难确知。今存收录严诗最完备的本子是近人张钧衡刻入《适园丛书》里的《沧浪严先生吟卷》。张刻本所依据的底本为明正德间淮阳胡仲器刻本——这个本子较另一个正德本即尹嗣忠校刻本多《送主簿兄之德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纵观近两年各大卫视竞争激烈、重新洗牌之局面,天津卫视以所向披靡之势崭露头角、独领风骚。剧目上:从"台网联动"代表《心术》获卫视收视冠军,又有后续各精彩大剧隆重钜献;王牌节目上:《非你莫属》、《爱情保卫战》继续领跑;战略目标上:挺进卫视前三的誓言——天津卫视报以全媒体卫视领军人,继续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13.
《全唐诗》、《全唐诗补编》共计收录张旭诗歌十首。今据考证,其中有七首与宋人重出,另三首也在疑似之间。造成这种重收互见的原因,可能在于最初辑录者对书画作品中诗歌之误判。与其说洪迈误判了张旭、蔡襄二人的诗歌,毋宁说他误判了他们的书法作品;与其说洪迈在辑录诗歌时出了问题,毋宁说是在书画鉴定上出了问题。而陶宗仪、文徵明等人的题跋鉴定,又误导了我们今天对所谓《张长史缣素四诗帖》的辑佚工作。张旭伪诗现象,不是孤例,在唐宋时期的总集、别集编纂中,往往有之。  相似文献   

14.
王少华 《档案》2017,(8):27-31
在《聊斋志异》中,《连城》是一篇颇为耐读的小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小说通篇洋溢着"知己之爱"。尽管从蒲松龄提出这一命题三百多年来,各种解释解说众多,但大家一致认为小说描写和歌颂的是男女之间置生死于外的"知己之爱"。也就是这种爱情可以为之生,为之死,也可以为之死而复生。在小说中,作者用传奇手法写志怪内容,具体地描写了乔生和连城爱情的曲折发展过程,在人物思想、性格的发掘上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5.
贾岛(779-843)字浪仙,早岁为僧,名无本,幽都(今北京市)人。“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成五个字,撚断数茎须。”素有“苦吟诗人”之桂冠;又有“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之锻炼,有“推敲”大师之美称。今存《长江集》十卷,存诗380首,附诗25首又10句。孙  相似文献   

16.
拙作《爱心无价》获得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篇通讯刊登在1994年3月30日《单城晚报》一版,这是一篇关于好军嫂韩素云的报道。而我介入好军嫂的报道纯属是偶尔得之的。在此之前,《羊城晚报》已对军嫂韩素云的事迹和广州中医一院无偿接其前来治疗的义举作过大量报道,其他新闻媒介亦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23,(6):36-37
<正>本系列面向5岁以上的孩子,精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所写的《云与波》《孩童之道》《沉睡》《童话》《如果》《在火车上》等6首经典诗歌,配以手绘创作的精美插画,建构了一个充满童心、爱与美的诗歌世界,让孩子通过阅读大师的经典诗歌作品,体悟诗歌的语言之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书包含安妮·卡森最具分量的代表作《红的自传》《丈夫之美》,均代表其诗歌最高成就,且带有传记色彩。《红的自传》中,卡森改写了希腊神话中革律翁的人生轨迹;《丈夫之美》则记录了其第一段失败的婚姻。兼有人物与情节、神话与魔法;诗中既具态度、才思,又暗藏悲伤。  相似文献   

19.
《陈敏诗歌选》一书近期已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了。作者与诗歌的结合可谓是个偶然,但在艰苦的环境下,诗歌仿佛成了作者心灵的寄托;在奋斗的年代,诗歌又为他插上了成功的翅膀。他是诗歌的苦恋者,与诗歌结伴的30年,  相似文献   

20.
唐代以前诗歌除《诗经》、《楚辞》、《文选》、《玉台新咏》等总集以及极少几部别集保存一部分外,绝大部分已经散佚了。有些作家的诗,散见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中,往往已经删节,并非全文;至于像《北堂书钞》等类书以及李善《文选》注之类的书,所引佚文更是只言片语。大规模系统地辑校先唐诗歌,这项工作始于明代。冯惟讷《古诗纪》为其中翘楚。该书“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四库提要》),为后来整理唐代以前诗歌奠定了基础。但草创殊难,真伪错杂其间,牴牾舛漏之处,确实不少,故清初冯舒著《诗纪匡谬》用以拾遗补阙。晚清杨守敬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