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宽劳今年三十岁,一九七三年高中毕业后于一九七五年参加了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部队,他当过子弟学校的教师,连文书和师、团的通讯报道员。在部队的七年  相似文献   

2.
1973年毛泽东表态:青藏铁路要修50年代,铁道兵十师第一次与青藏高原接触。建国之初的中国,铁路的总公里量十分低,严重地阻碍了国家建设。而以西藏为重点的西部地区,铁路公里数量更是少得可怜。为改变这一局面,1953年,毛泽东亲点王震将军出任铁道兵司令员,要他拿个五年、十年计划。王震对西部地区的交通状况十分熟悉,也很着急,他知道毛泽东心里最牵挂的是西藏和与四川等地相关的交  相似文献   

3.
让“镜头常带感情”刘渝作者简介:刘渝,男,1955年出生。1971年参军加入铁道兵,1984年随部队集体转业到铁道部,现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摄影记者、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党委宣传部干部、北京电视台特约记者。10多年来,他深入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铁路施工第一...  相似文献   

4.
老卢有个外号,叫“夜猫子”。那还是在李封矿报废之前,他总是不吭不声就下井了,别人说他有点神出鬼没,他说:夜里井下好出事,多下去转转有好处。他叫卢振广,现任焦作矿务局李封多种经营总厂党委书记。厂名是去年改的,改前叫李封煤矿。他周围的干部群众反映:卢书记最大的特点是好下去蹓跶,到车间、到区队、到调度室、到职工宿舍,哪里有问题,哪里有困难,你肯定在哪里能找到他。  相似文献   

5.
戚茂武同志是1995年由洪山区经济相对富裕的建设乡调到经济底子较为薄弱的九峰乡来的,当组织部门征求他个人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去。我个人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戚茂武不论是1995年担任副乡长,还是1997年担任乡长,或是1998年担任乡党委书记,“哪里有需要,我就到哪里去”这句话始终贯穿在他的一言一行中。 刚到九峰乡,戚茂武就遇到了“天下第一难”的事。1996年,九峰乡的计划生育工作被市计生委列入重点管理范围。当时,他是分管工业的副乡长。10月的一天中午,他正在为处理…  相似文献   

6.
原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中将参加平江起义后,机智勇敢,逐渐成长为我军肩负重任的优秀指挥员.本文记述的,是他智勇兼备的几个片断.  相似文献   

7.
慎用概括新闻作品是事实的客观反映,所写其人其事,都应有准确的事实根据。但在一些新闻稿件中,却经常可以看到主观臆断色彩很强的概括性字句。诸如:“几年来,他一贯兢兢业业地工作,从不迟到、早退。“他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赞扬声。”“十多年来,他寝室的灯都是亮到是晚十二点以后……”看到这些概括,读者倘若马虎一点,也就默认了(但决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倘若认真一点,这些概括就经不起推敲了:难道他“几年来”从未迟到、早退过一次?难道“他走到哪里”,都只听到赞扬没听到一点非议?“一片赞扬声”又是个什么概念?“…  相似文献   

8.
火线宣言     
“哪里有匪徒,我们就要打到哪里。如果我们在厕所里抓到了匪徒,就直接把他塞进便池里。——俄罗斯总理普京没人能想到这个47岁、沉默寡言的“克格勃”官员,会成为俄罗斯高级领导人,8月9号,他突然被放到了总理的位置上。在俄罗斯政界,普京是这样的形象:因头脑冷静而得叶利钦赏识,坚定无情地执行叶利钦意愿——正是这种素质,让他获得了这个新工作,并坚决地打击起恐怖分子。  相似文献   

9.
黄嘉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浙江分会常务理事,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1963年参军,在原铁道兵部队长期从事美术工作,创作了大量反映铁道兵战斗生活的版画作品,参加了全国、全军美展,一些作品还出国展出,在军内外几十家报刊发表,许多作品被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国作家保尔·海泽的小说集,他提出的“猎鹰理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所谓“猎鹰理论”源于卜伽丘的《十日谈》第5日第9个故事前的引语,说的是一个名叫费得里哥的男子,为了追求一位阔太太耗尽了家财,总不能获得她的欢心,从此只能守贫度日。后来那位太太去看他,他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只鹰宰了款待她,她大为感动,就嫁给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丰厚的陪嫁。海泽从这段引语中悟出了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每个作者经常要向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故事区别于其它成千上万篇故事的独特之点在哪里?”我认为,海泽的“猎鹰理论”对于记者如何提高人物通讯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不妨也这样问一问自己:“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通讯区别于其它成千上万篇通讯的独特之点在哪里?”我想,只要我们的记者能经常这样  相似文献   

11.
陈里宁的出名,成了那个疯狂年代的催化剂。北京各大单位的造反派把陈里宁当成一个“左”的标志和政治筹码,他走到哪里,就说明哪里的造反更坚决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缺少真正意义的CIO,信息化主管多是“拧螺丝的人”或者“消防队员”,哪里有电脑,网络故障,他就就到哪里“安检”或“灭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黄朝栋,这个只读过一年初中的中年汉子,1959年从湖北支边来到新疆八一钢铁厂时才16岁,1965年他开始搞宣传工作。别的不说,他那近2000度的厚厚的近视镜片就够受的。看书写稿,鼻尖几乎戳到纸上,同志们取笑他:“我们老黄的文稿都是用鼻子嗅出来的!”别看老黄眼不好使,耳朵可灵。哪里创了高产,哪里有了革新,他都能迅速捕捉到。一次,他用“新闻的耳朵”听到钢  相似文献   

14.
“小新疆”在尘土飞扬的背景里突然拿着枪闯进了他的视线,他走上去和对方说话得到了回答:他拿出烟对方欣然接受:他举起机器对方仍然自顾自地玩着手里的枪……他们是谁?家乡在哪里?他们为什么流浪?  相似文献   

15.
原新华社记袁克忠,退休以后利用空闲时间,将几十年拍摄的照片整理成册。在“淮海战役”那一册照片资料中,他特别选出两张照片向我们介绍,一张是“露宿老乡门口”,一张是“冒着炮火冲锋”。摄影门金中在他拍完“冒着炮火冲锋”这张照片后就与他失去了联系。关于门金中,他只知道他的名字,家是哪里?年龄多大?他都一无  相似文献   

16.
在汝南县汝宁镇,有一位年逾古稀、体态瘦小的老人。哪里人多事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就是被人们戏称为“编外记者”的张荣枢。 1983年,63岁的张荣枢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由于无事做,曾一度情绪低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宣传部举办的新闻爱好者培训班。省报记者生动有趣的讲座,使老张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从此,不分盛夏、严冬,玩命似的刻苦学习和写作。有一次,他去农村向一位村干部了解有关“三乱”方面的情况,遭到这位知情村干部的拒绝,老张不死心,“赖”在人家那里不肯走。当时正值6月种稻季节,人家下田插…  相似文献   

17.
江耀明是安徽桐城人。桐城自古多才俊,历朝历代文人才子辈出,文风昌盛,有“文都”之美誉。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旖旎的湖光山色,钟灵毓秀。江耀明生于斯、长于斯,自幼便机敏过人,天生就是一个当记者的好料。他谈吐幽默,语言风趣,经常是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片。 然而,如果你把江耀明看成一个只是逞口舌之利耍嘴皮子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别看他一介文弱书生模样,干起工作来却是“拼命三郎”。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1897年著名的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绘制了他的代表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这是一幅充满哲理性的大型油画。由于此时,高更贫病交加又丧爱女,于是他决定在自杀前绘制一幅绝命之作。正如他自己所说:希望能在临死之前完成一幅巨作。在这幅画中的婴儿意指人类诞生,中间摘果人物是亚当采摘智慧果  相似文献   

19.
他把镜头聚焦在基层官兵身上,深入雪域大漠、高原哨所采访,与官兵同甘苦、心连心;他多次参加捕歼战斗和处置突发事件报道,既当报道员,又当战斗员;他将搞好电视新闻作为崇高的人生追求,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在电视新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获奖证书一大摞,先后13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荣获武警部队新闻宣传质量一等奖,被评为武警部队“十佳新闻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所在站也先后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20.
36岁的阳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叶祥东,中等身材,憨厚中透出机灵。他一心扑在新闻事业上。白天,忙于采访,晚上埋头写稿。即便是因病住院期间,他的床头也离不开书、纸、笔。叶祥东信奉“脚板底下出新闻”。为了采访方便,他买了一辆摩托车,哪里有新闻线索,他的“新闻采访车”就出现在哪里。一天,他听说排市后山有个养山鸡专业户的事迹感人,连忙骑车去采访,返回时一只轮胎破了,便推车走了10多公里,到家后连夜赶写稿子,很快见了报。叶祥东说:“搞新闻的人,不仅要练好脚功和手功,还要练好耳功和眼功,善于从‘寻常’中抓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