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鲍老师:您好!老师常说,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描写的景物必须是逼真而又富有情趣的,能做到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呢?  相似文献   

2.
一、单元教学提示本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景散文.教材的"单元教学要点"提出了两点:1.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2.体会描写的作用.(一)根据本单元所提供的几篇范文,写景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表现出所写景物的特征.例如《春》,抓住了春草旺盛,春花灿烂,春风和暖,春雨细柔的特点,进而描绘了春天生气勃勃而又多姿多彩的景象.要抓住景物特点,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细致是写出特点、写好景物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荷塘月色”、“绿”篇散文同是写景,却各有特点,“荷塘月色”素谈朦胧,情调委婉含蓄,“绿”浓丽明亮、情调明朗奔放.一、抓住景物特点描绘景物两篇散文都能抓住景物特点来描绘景物.“荷塘月色”处处抓住荷塘月色素淡朦胧的特点来写,文中作者不仅写出月光是“淡淡”的,月光不是“朗照”,而且对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月色、树影、远山等的描写,使读者处处能看出这个特点.而“绿”则抓住了梅雨潭水的特点——绿来写,从不同的侧面铺写了“绿”的奇异、可爱还设置了瀑布梅雨亭.  相似文献   

4.
《海上日出》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名篇。课文既有客观景状的描绘,更有主观感受的表露。教学时既要抓住景物描写,更不能忽略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这篇散文中,贯穿于始终的一条感情脉络就是:借热情地赞颂太阳,以表达追求、渴望光明的执着心情和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必定到来的坚定信念。而这种感情是随着日出前后景色的不同变化表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的一篇优美散文。文章是一篇写景散文,景物描写是文章的主体,但字里行间却透露出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作者在描绘每一幅图景时,都不忘用人物的活动来点缀画面,景物中因有了人的活动,那原本可爱迷人的景色便有了灵气,也更有生活气息了,这也是这篇文章与一般写景状物散文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自然万物各有奇景,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在写景散文中,如何描绘身边的美景呢?一、抓住特点,具体描绘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特点。以花为例,就有牡丹的艳丽多姿,荷花的亭亭玉立,腊梅的清香四溢……写花就要抓住各种花的特点,写出此花与彼花的不同之处。写景,也是如此,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写作时要善于抓住其特点,具体描绘,使所写的景物特色鲜明,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7.
写景散文因为本身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写作模式,在教学时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进行教学。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几篇写景散文为例,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写景散文的教学技巧:抓住修饰语,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想象,体会景物的情景美;提炼动词性词语,跟随作者的脚步,体会景物的变化美;抓住文本中鲜明的不同处,通过对比,来感受景物的差异美;披文入理,概括特点,体会作者的技巧美。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都有"工笔画"那样美的意境。朱自清在山水的描绘中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及情趣美,善于通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把景物细腻传神地表现出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好像亲历其地,亲见其景一样。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三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都有"工笔画"那样美的意境。朱自清在山水的描绘中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及情趣美,善于通过精雕细刻、细针密线的描绘,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把景物细腻传神地表现出来,使人读后有特别真切的感受,好像亲历其地,亲见其景一样。本文详细地阐述了朱自清写景散文的三美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野景偶拾》是一篇写景状物、借景抒情的咏物散文。这类散文,常常要求作者不断变换立足点,从不同视觉角度,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景物,并借助景物描绘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对这类散文的教学,我主张抓“体”务“景”,一课一得。所谓“抓体”,即抓文体的特点;“务景”,即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只有抓住文体特点,致力于景物描写的教学,才有可能突出重点,让学生学有所得。为了做到抓“体”务“景”,在教学中,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相似文献   

11.
王丰 《教学与管理》2010,(12):52-54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小艇为线索,抓住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白天和黑夜在河道上行驶、停歇的情景,展示了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写,将事物写具体.本文是景物描写的佳作,更是"抓特点进行习作训练"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写出好的写景散文,教师要善于引导:1·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物进行细致精彩的描绘;2·观景要细致,要有目的;3·要有意识地调动各种感官来写景;4·善于应用多种修辞手法;5·情景交融,感情基调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写出好的写景散文,教师要善于引导:1.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物进行细致精彩的描绘;2.现景要细致,要有目的;3.要有意识地调动各种感官来写景;4.善于应用多种修辞手法;5.情景交融,感情基调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以其动人的描写打动了千万读者,他们的文章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呢?关键是他们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运用了恰当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真情,我们如何写出一篇优美的景物作文呢?  相似文献   

15.
<正>刘湛秋《雨的四季》入选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读来朗朗上口,像听一曲美妙的轻音乐一样赏心悦耳,按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提法,是一篇“不隔”的上佳作品。写景散文貌似描绘景物,其实重在抒情,难在写人。这篇文章借雨写景,以雨抒情,题名“雨的四季”,而非“四季的雨”,重点其实不在雨,而在于四季,在于岁月,在于附着在岁月轮转之上的厚重情怀。在层叠的描绘中,由景入情,由情入心,这种不拘一格的灵动写法,在写景散文中独树一帜,笔法上乘,值得欣赏和鉴纳。  相似文献   

16.
这篇散文大概要算游记散文了。 历来游记散文或侧重写景,或侧重抒情,都讲求情境交融。把作者主观心态与客观景物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兼有游趣和感怀而文辞简约,艳丽之处无不体现出作者当时的情趣和心志。  相似文献   

17.
邵露葵 《黑河教育》2014,(11):70-70
正教材分析这次习作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把看到的景物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四篇写景的文章,已对写景的要求有所了解,课前通过观察景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受,能把感受体验写下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教学重、难点:恰当的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的游记散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是一种“现代才子气”的佳品。这种才子气主要表现在写景的笔调和抒情的恣肆上。郁达夫写景的才气得力于他对自然的感受,在景物中融注真情以及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他姿肆的抒情则展现了一种真诚与坦荡的现代人格精神。精致的景物描写与率直的抒情形成了强大的张力,构成了郁达夫游记散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冰心散文的抒情性主要体现在景物描绘和情感抒发的艺术处理上。本文从景与情的关系出发,在色彩的处理、修辞手法的运用、意境的开拓三个层面上具体分析其写景的独特魅力,显示其清丽婉约的艺术风格,并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经历对写景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散文被人誉为“美文”,很多人喜欢用散文抒发感情。而描写景物是传达和烘托感情的有力手段,作家在描写人物心情或抒发自己的感情时,总要选取适当的景物来渲染衬托。因此,一篇散文既要有“景”,又要有“情”。景物是客观存在的,但作者描写景物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主观的感情色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景总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而且景物描写往往要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那么怎样在写景中具体形象地表达思想感情呢?常用的方法是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与借景抒情两者都要力求达到物我相谐,主观感情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境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一方面,“感情是散文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