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反思性教学能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现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以及提升职业幸福感,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来看,在反思性教学运用中,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专业化反思意识淡薄、教学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性教学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等。因此,在实施反思性教学中,通过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意识、熟练掌握反思性教学方式方法、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反思教学培训体系和注重培养研究型教师等方式,不断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责任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具体体现在职业人格美、思想理论美、方式方法美。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美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振教师精气神、提升学生获得感的关键手段。要立足“六个要”的基本要求,从职业本色维度强化政治,从职业本心维度加深情怀,从职业本原维度更新思维,从职业本分维度严格自律,从职业本领维度扩大视野,从职业本质维度端正人格,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美感,在学生心中播洒美的种子,引导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惑。这些困惑包括思政课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是重科研还是重教学,重学科归属还是重职业发展,重待遇还是重良心。通过对这些困惑的原因分析,文章提出加强教学学术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健全制度,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培训;转变传统观念,优化考核评价体系,是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环境和现实境遇导致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不乐观,这直接影响他们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精神世界。针对信仰危机的消极影响,应强化学科意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加强专业化发展,建设信仰坚定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学科培训,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思政课教学效果。本文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点,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崔浩 《河南教育》2023,(1):32-34
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教师主导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广播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红色资源、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等衔接不够、融入不深,实践教学还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现象,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致使思政课教学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学生缺乏幸福感和获得感,讲道理的效果不佳。高校要积极探索以提高思政课实效性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和改革,抓住思政课的本质,提升讲道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获得感,实现思政课教学功能的前提。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自信关键要在强化"四个自信"基础上,尽早确定职业自信的"锚",坚定职业理想,增强职业认同,凝练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思政教育,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思政教育的质量以及思政教育的走向,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的形成以及发展有直接的引导作用,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是现今社会所重点关注的,是社会所需人才的基本条件。综上所述,能够实际的了解到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实际的推动高校整体课程的进步,同时也能够促进社会的未来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胜任力的概念和内涵进行探讨:政治素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首要标准,教学科研能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重要保障,专业理论知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坚实基础,职业态度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关键要素,个人特质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的个性要求。基于对187篇学术期刊的分析研究,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招聘配置、培训管理以及绩效考核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俊 《成才之路》2022,(3):37-39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地方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培育思政课教师的工匠精神,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群体,为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文章主要分析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并提出地方高校培育思政课教师工匠精...  相似文献   

11.
朱俊 《成才之路》2022,(1):129-131
工匠精神是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其主要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不但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还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的表现和当前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工匠精神的目标的分析,结合高校思政课教师...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胜任力理论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胜任力模型逐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智慧学习环境下,面对智能技术带来的教学方式的变化,以胜任力衡量教师的职业发展水平,可以更加立体地了解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状态,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育人的目标提供保障。通过分析智慧学习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胜任力及其内外影响因素,提出牢固思政课教师政治观念,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胜任力,强化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思政课教师执教胜任力,增强思政课教师科研水平,提高思政课教师职业胜任力,丰富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提高思政课教师智慧学习胜任力等策略,为优化高校思政育人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强  汪先明  吴昊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5):31-32,9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校的声誉.本文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道德现状出发,分析了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更高要求的教书育人及协同育人使命.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工作中,两者长期处于疏离状态,不仅表现在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职业分立、协同育人文件要求与现实之间存在藩篱,而且体现在思政课教师缺乏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疏离现象既是高校管理制度条块分割、协同育人平台缺失的产物,也源于教师队伍的内动力不足.思政课教师灵活兼任辅导员是实现衔接的可行路径,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理论特长、有效补齐辅导员的理论短板,同时又可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素材、补充其实践短板,是打破疏离状态的良好路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新路径的实现,既需要高校用政策保障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工作动力,又需要高校铺设协同育人的平台,以灵活的管理推进兼任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发展,但对思政课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个人发展的核心是职称晋升。调查表明,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中的教授比例极低,而讲师比例很高,思政课教师职称晋升非常困难。原因在于高校的绩效管理取向与思政课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矛盾、高校职称评审中的科研偏好与思政课教师以教学为主的矛盾、高校科研评价导向与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整体偏弱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必须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工匠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武装自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法宝.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执着专注的坚守情怀树牢理想信念、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提升教学能力、以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增强科研能力、以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锻造师德师风,打造一支党和人民放心、学生满意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对“90后”、“00后”大学生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其自身各方面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多而不优”、“多而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需建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基于此,我们将从考察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问题入手,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分析的视角,探讨建构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结构,以期从实践上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素质提供可行性方案,从理论上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修养直接影响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梳理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剖析价值意蕴,阐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现实意义;解析核心要素,将时代要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探索路径,汇聚个人、学校、社会等各方力量,在现实中找准着力点,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19.
"学为人师,身正为范",师德作为教师职业的道德准则,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教师正在成为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生力军,在新课程实验改革过程中,"80后"也正显示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但在师德问题上,也表现出这个群体的弱点和缺陷。文章针对高校"80后"思政课教师师德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加强"80后"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的策略,以提高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思政教育是高校为广大学生培根铸魂的基础工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思政课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大思政”视角下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分析了思政课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