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对苏轼与密州超然台的密切关系,鲜有人知晓也没相关专论。其实,超然台是苏轼主政密州时修建一座城墙旧台并命名为“超然台”而来,是他赋予了这座城墙旧台以新生。超然台则成为他在密州时的主要文化活动场所。他爱之游之,在此收获了身心安顿和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他最后一次登临超然台是在元丰八年,对密州、对超然台的深情仍溢于言表。因为与苏轼的这层密切关系,超然台才成为地方文化圣地,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郑骞说旷者,能摆脱之谓也……能摆脱故能潇洒……。苏轼之词旷源于人之超然,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努力摆脱,依然做到不失快乐之心。这一点在他的《超然台记》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在文中说游于物之外  相似文献   

3.
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知密州(治所即诸城)。次年八月修葺城之旧台,采其弟苏辙之意,取《老子》篇"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中"超然"二字命名为超然台,意为"超脱尘世,乐天知命"。此后超然台逐渐成为一个登高远眺、吟诗作赋的场所,由此超然台亦被称为"词赋胜地""千年名台"。然而几年之后在熙州(治所即临洮)地区又出现了一座超然台,这种超然台的"时空位移"现象,除反映熙州当地盛行道家文化外,这主要是受到了苏轼超然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说“东坡之词旷”。郑骞说“旷者,能摆脱之谓也……能摆脱故能潇洒……”。苏轼之词旷源于人之超然,他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努力摆脱,依然做到不失快乐之心。这一点在他的《超然台记》中有充分的体现。他在文中说“游于物之外”就可以“无往而不乐”。也因此,很多人认为《超然台记》表达了他超然旷达的情怀。对于这种认识我很赞同,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电视台举行知识竞赛。一道赛题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谁的名句?”选手答:“苏轼。”主持人判定:“错,正确答案是苏东坡。”主持人的判定不妥,引在这里不过是想说明:苏轼别号苏东坡。他的别号比名字更广为人知,这个别号牵扯出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乌台诗案。  相似文献   

6.
《超然台记》是苏轼散文中的名篇,该文明确阐述了苏轼的人生态度——超然于物外,无往而不乐,这也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真正领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这一思想既是他在朝廷激烈党争中急流勇退的经验总结,又是他以后战胜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劫难的思想武器。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苏轼才能始终笑对人生,超越于一切荣辱、祸福和得失之外,获得内心的安适和心灵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8.
刘斌 《文学教育(上)》2010,(14):138-138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选了苏轼的一篇《超然台记》,很多人认为作者此时是旷达超然的,而我认为苏轼在“超然台”上并不“超然”。  相似文献   

9.
试论《超然台记》在苏轼思想发展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之所以能够在青壮年时期就写出了著名的《超然台记》,是因为他在青年时期就对人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从儒道释三家思想中汲取其有益营养,向北宋先贤学习的结果.超然思想形成后,使他淡薄名利,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从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形成了令后人研究不已的东坡文化.  相似文献   

10.
超然台记     
诗歌和散文是古人最常用的两种文学样式,这两种样式既有相通的地方,更有各自鲜明的特色。相应地,我们在阅读鉴赏时也会有一些或相通或不同的方法。下面我们选取了同一位作者为同一个事物所写的一篇散文和一首诗歌,让大家体会一下两者在表现情感和运用技巧上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1.
苏雪林是现代一位奇异的女作家、教授和学者,也是一位活了一百多岁的长寿老人。胡适仅给她教了一年书,但她一生对胡适特别崇敬,逾到晚年“老而弥笃”。在胡适死后,谁要对胡适说声“不”,她就会站出来捍卫胡适的。  相似文献   

12.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保健养生、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环境养生、药物养生、运动养生等等。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个的养生家。他所处的时代,医疗卫生条件很差,而苏轼身体条件不好,陷于党争,使他的身体备受摧残,为了保全性命,他不得不重视养生。久之,他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养生理念,认为饮食贵在保持心境的宁静,思想上摆脱种种束缚,做到动静相济,保持生活节俭,适度佐以药物;他坚持各种功法的操练、采用饮食疗法、采用小单方治病、适量服用药物等等养生方法,于其养生也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与李清照作为词坛两大重要词人,他们的创作主张独具见解,部分理论还曾引起文坛轩然大波。此篇论文在前人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以陌生化的理论视角挖掘二人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将中西方理论和文学现象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4.
陈与义是“江西诗派”“三宗”之一,但他对苏轼的承袭和吸收同样明显。陈与义的诗词同调,纪事题序的运用,词中大量用典,诗词句的化用,无不显示出苏轼对其的沾溉之迹。陈与义豪放之词风,使词论家不禁发出了“逼近大苏”之感慨。陈风格之清丽,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学苏的痕迹。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与米芾交往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芾是与苏轼有着长达二十年交往的宋代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和学家,他以为人疏狂,不合流俗称,但对苏轼十分尊敬,师事之甚谨,是苏门的成员之一,本根据有关资料,对米芾的出生年代,定居地点,仕途经历作了辩证,对西园雅集的真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分析了苏轼与米芾关系密切和感情深厚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宜宾学院学报》2019,(7):97-105
苏轼的道心人心论与理学家的含义不同,显示了他用当时流行的术语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从其性与天道所具有的超越性看,苏轼的思想具有孟学一路的特点。但从苏轼人心的认知功能及人性论等来看,他的思想又有荀学的特征。苏轼的思想由于自身完善性的需要,他一方面吸收了孟子天道超越性思想,以便确立道德信仰的终极根源;另一方面他出于对实践和规范人的礼法制度的重视,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荀子思想的影响。台湾学者刘又铭认为荀学在当今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因而具有荀学品格的苏轼之学也就更加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苏轼词作的超旷风格主要由道家(庄子)哲学精神的影响所造成;此种精神即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美之分析”中所分析的“美”。在与辛弃疾词作的对比讨论中,通过苏词阐释了“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之特质。  相似文献   

18.
黄溍,"儒林四杰"之一,一生从容淡静,操守儒学精神甚严,学问、人品、书画均极有高致.他善画山水,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之功,是古代士大夫中难得的坚持操守、表里如一、身体力行的人.以黄溍、柳贯为首的金华学者群不仅在浙东,而且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施蛰存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创作特色的作家,在文学史上,他同穆时英和刘呐鸥一同被归为“新感觉派”。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施蛰存似乎并不完全属于“新感觉派”,他与中国“新感觉派”存在一种“疏离”。这点可以从他所受外国作家的影响、作品的内容、自身的古典文学修养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轼和苏诗的研究现已硕果累累,但对苏诗研究者的研究,对苏诗研究史的探析,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苏轼研究史稿》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