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水热法制备的掺杂不同量稀土La的铁钴合金/钴铁氧体纳米复合物为前驱体,通过与三聚氰胺在高纯氮气氛中发生固相反应合成出掺杂稀土La的Fe-Co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XRD表征结果显示,La与Fe,Co形成了体心立方(bcc)结构的合金;由TEM,HRTEM观察出,掺杂La的Fe-Co合金纳米颗粒尺寸范围为200500nm,且被石墨层包覆;VSM室温磁性能测试结果说明,掺杂La的Fe-Co合金/石墨纳米复合物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着La的掺杂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而矫顽力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   

2.
凝胶法制备了Nd离子掺杂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以甲基橙为有机底物,测试了Nd掺杂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的主要晶相为锐钛矿相,Nd掺杂可阻止晶相转移.Nd掺杂量为1.5%时,催化活性最高,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凝胶法制备了Nd离子掺杂TiO2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催化剂的晶体结构·以甲基橙为有机底物,测试了Nd掺杂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的主要晶相为锐钛矿相,Nd掺杂可阻止晶相转移·Nd掺杂量为1·5%时,催化活性最高,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借助水热法,以氯化钇、柠檬酸钠、磷酸钠为基本原料合成了YPO_4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掺杂Er(3+)、Yb(3+)、Yb(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红外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为了扩展Fe-Ni合金纳米粒子的应用,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在55%Ar+25%H_2+20%SiH_4的混合气氛中制备了SiO_2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并用其作为磁性粒子、油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混合液为表面活性剂、全氟碳油为基液制备了磁性液体。用黏度计和震动样品磁强计测试了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的黏度和磁性。结果表明,用SiO,包覆Fe-Ni合金纳米粒子作为磁性粒子制备的全氟碳油基磁性液体,在25℃,黏度为36.6~75.3 Pa·s;85℃,黏度为10.9~38.6 Pa·s;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4.6~15.5 A·m~2/kg。  相似文献   

6.
以ZnO、S粉和六水氯化铬为原料(CrCl_3·6H_2O),乙二胺、乙醇胺为有机溶剂,在190℃下,用溶剂热法成功地合成室温铁磁性铬掺杂ZnS纳米颗粒半导体。X-射线衍仪测试表明,Cr掺杂ZnS为纤锌矿结构。透射电镜表征不同Cr掺杂浓度ZnS的形貌为纳米颗粒,Cr掺杂浓度为5.27%的ZnS纳米颗粒平均尺寸在30~40 nm。电子能量散射谱表明产物由Zn、S、Cr元素组成。光致发光测试表明,Cr掺杂ZnS相对未掺杂ZnS吸收带边向短波方向微小移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表明未掺杂的ZnS为抗磁性,而Cr掺ZnS为室温强铁磁性,Zn_(1-x)Cr_xS(x=0.0527)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4.275 A/m。Cr掺ZnS纳米颗粒具有室温铁磁性的实验结果与通过第一性原理预言Cr掺ZnS纳米片具有室温铁磁性相一致。Cr掺杂ZnS纳米颗粒的铁磁性是稀磁半导体的固有属性。  相似文献   

7.
以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铁基普鲁士蓝类似物(PBA)为前驱体,低温硒化制备出石墨烯(G)和氮掺杂碳(NC)共包覆FeSe2纳米颗粒复合材料(FeSe2/NC@G).所得到的FeSe2/NC@G具有良好的储钠性能,在5.0 A·g-l时,其可逆容量为331 mAh·g-l.在2.0 A·g-l条件下循环1000圈后,可逆容量仍有323 mAh·g-l(容量保持率为82%).此外,钠离子全电池也显示了优越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本工作为新型纳米结构TMSs的合成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La3+掺杂的纳米TiO2,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甲基橙溶液为降解目标,测定其紫外光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La3+的掺杂能有效抑制TiO2纳米颗粒的增长,提高晶相转变温度;稀土La3+的掺杂能有效提高TiO2纳米粉体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初始掺杂物质的量比为0.02%.  相似文献   

9.
掺杂镧铒对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酸四丁酯作为前驱体,溶胶凝胶法经煅烧在玻璃载体上制备了稀土离子(La^3+、Er^3+)掺杂的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剂.以罗丹明B作为有机污染物,可见吸光光度法测定太阳光降解作用的结果表明,未掺杂稀土离子的TiO2薄膜光催化效果差,掺杂稀土离子的纳米TiO2薄膜具有亲水性和更好的光催化活性.稀土离子掺杂光催化效果La^3+〉Er^3+,当摩尔比Ti^4+:La^3+为0.003时光催化效果最好,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87.6%.  相似文献   

10.
为制备工艺简单且饱和磁化强度高的磁流体,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得了纳米磁性Fe3O4粒子.然后以一定比例的镝钕对铁氧体磁流体改性,选择淀粉为包覆剂制备水基稀土复合铁氧磁流体.考察了镝钕的用量、包覆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包覆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粒径及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实验总结出适宜的条件:在n(Fe):[n(Nd3+)+n(Dy3+)]=30:1,n(Fe3+):n(Fe2+)=1.70~1.75前提下,镝与钕的用量比为n(Dy3+):n(Nd3+)=4:1,25%NH3.H2O(A.R.)作为沉淀剂和pH值的调节剂,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左右,调pH值至9~11;以淀粉作为包覆剂,其最佳用量是每60mL载液0.0050g,包裹温度在50℃左右,包裹最佳pH=2~3,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水基稀土镝钕复合铁氧体磁流体磁性能比普通水基铁氧体的要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设计了电化学法制备磁性Fe-Co合金材料的综合性实验,在应用化学专业高年级学生中开设,并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和相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研究激光晶体截面长度与截面大小对晶体热效应的影响,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激光晶体热模型,并用ANSYS软件设定相关参数,分析不同长度、不同截面YVO4/Nd:YVO4、GdVO4/Nd:GdVO4复合激光晶体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当复合晶体截面大小为3×3mm2时,掺杂晶体长度从3mm增加到6mm,YVO4/Nd∶YVO4和GdVO4/Nd∶GdVO4复合晶体中心最高温度分别下降了2.71℃和2.25℃;当复合晶体中掺杂晶体长度为3mm时,复合晶体截面大小从1×1mm2增加到3×3mm2,YVO4/Nd∶YVO4和GdVO4/Nd∶GdVO4复合晶体中心最高温度分别下降超过13℃和29℃。根据基于ANSYS的有限元方法分析得出,选择截面面积较大、掺杂晶体长度较长的复合晶体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激光器温度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多晶Nd:YAG纳米陶瓷粉体.采用XRD,SEM,BET等测试手段对粉体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煅烧温度、反应温度、Al(NO3)3浓度对粉体形貌、粒径以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在900℃煅烧2h直接生成Nd:YAG,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粒径逐渐变大,1100℃时煅烧所得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70nm.反应温度为30~40℃、硝酸铝溶液浓度为0.1~0.2mol/L时,所得粉体为球形或类球形,分散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改性的二氧化钛溶胶,并选用铝片为载体,以拉膜法制得Ag-Ti-O复合膜片;用XRD、FT-IR等手段对膜片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并以油酸作为目标降解物,分别考察了膜片在紫外光与可见光的光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复合膜在紫外光或可见光光照的条件下,均能有效地将附着表面的油类物质氧化分解.  相似文献   

15.
采用Lorentzian法和非晶计算理论,分析少量稀土Y取代Fe对Fe78 Si9 B13非晶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从微观结构变化的角度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的变化做出相应解释。结果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第一近邻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排布有序度降低,非晶漫散射峰的半高宽增大;非晶合金的配位数和堆垛密度均随着Y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分别从短程序和中程序的角度反映出原子密排程度随Y含量的增加先增后减,这与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和稳定性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6.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ZnTiO3 Microwave Ceramics Consolidated with MgTiO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TABILIZED ZNTIO, WAS PREPARED BY DOPING MAGNESIUM OXIDE THROUGH TRADITIONAL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ZINC TITANATE CRYSTALS DOPED WITH MAGNESIUM OXIDE GROW WELL AND THE DECOMPOSITION INTO ZN2TIO4 AND TIO2 IS RESTRAINED THROUGH TRADITIONAL SOLID STATE REACTION. BY ADJUSTING MOLAR RATIO OF MGO, BETTER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ERAMICS DOPED WITH 30% MGO( MOLAR PERCENTAGE) SINTERED AT 1 060 ℃ ARE AS FOLLOWS:THE VALUE OF QUALITY FACTOR IS GREATER THAN 20 000(6. 5 GHZ),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ONANCE FREQUENCY IS ABOUT 2 × 10-6/℃,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RANGES FROM 18 TO 22. BESIDES, IT IS PROVED THAT HEAT TREATMENT CAN OPTIMIZE MICROSTRUCTURE AND THE VALUE OF QUALITY FACTOR, WHICH INCREASES FROM 23 833.93 TO 47 584.00 AFTER 2 H OF HEAT TREATMENT AT 1 040 ℃.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配体维生素B3(C6H5NO2)、8-羟基喹啉(C9H7NO)及其稀土配合物[RE(C6H4NO2)2(C9H6NO)].2H2O(RE=La、Nd、Sm)对红酵母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采用平板培养皿法和抑菌圈法测定了上述三元配合物及其配体对野生红酵母和实验红酵母生长活性的影响通过比较分析抑菌圈直径的大小,我们发现8-羟基喹啉(C9H7NO)对红酵母抑制作用较强,而维生素B3没有抑制作用,与稀土(RE=La、Nd、Sm)形成三元配合物后,Sm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得到了加强,而Nd和La的三元配合物抑菌能力减弱初步推测Sm配合物可应用于红酵母危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基于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平台,对6061铝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了该合金在变形温度为350~500℃和应变速率为0.01~10s-1条件下的高温流变行为并建立了6061铝合金的Arrhenius本构方程,应用于Deform软件进行热压缩实验模拟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和Murty准则,建立了6061铝合金在不同应变下的加工图,结合显微组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合金材料的流变应力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增大,随变形温度降低而增大建立的本构方程能较好描述该合金的高温流变行为变形温度为460~500℃,应变速率为0.1~0.5s-1的区域是该合金最佳工艺参数范围。  相似文献   

19.
Co60.15Fe4.35Sil2,5B15非晶合金进行低频脉冲磁场处理,当脉冲频率固定,脉冲磁场强度为2500e时观察到较大的GMI效应。研究了脉冲磁场作用产生巨磁阻抗的机理:脉冲磁场作用产生的磁致伸缩能降低了非晶合金的形核势垒,使非晶合金得以纳米晶化,进而提高了材料的软磁性能,获得较大的GMI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