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吴高 《图书馆建设》2024,(1):87-95+107
为更好维持版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许多国家专门设置图书馆等机构可适用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条款,其主要立法模式可分欧盟、美国、日本和新西兰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中图书馆享有的规避技术措施权限范围具有较大差异性。我国并没有专门规定以图书馆为特别适用主体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情形,相关立法面临技术措施保护水平过高、技术措施例外规定不足以及缺乏应对技术措施滥用的机制的现状。我国图书馆可适用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应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构建:扩大图书馆为特别适用主体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的制度空间、规范图书馆等间接规避技术措施例外的适用条件以及完善图书馆等机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层面、地区层面和主要国家层面三个角度分析可适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的发展现状,指出主要国家著作权法律有关图书馆可适用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规定的现状特点表现为:概括性例外与个别性例外并存;对图书馆可适用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实施严格限制;建立可适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的定期修订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剖析当前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国家有关图书馆可适用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并不能满足图书馆业务发展的需要的基础上,针对是否应该要求立法调整当前有关技术措施规避的例外规定,以保证图书馆可以顺畅从事著作权法赋予图书馆可以从事的各项活动,同时就美国著作权法第108条款研究组提出的解决方案加以评析,指出技术措施是继著作权法律、许可协议之后为版权拥有者提供的第三种保护手段,认为从利益平衡的角度考虑,须根据实践需要动态地调整可适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措施规避例外。  相似文献   

4.
刘斌 《出版科学》2016,24(1):30-33
网络版权技术措施的保护模式和程度,取决于立法者如何平衡版权保护与公众权利之间的关系。在保护版权人的技术措施问题上,各国根据自己的立法理念和利益立场,尺度不一。我国对技术保护措施的保护较为粗陋,从立法技术上而言,应当区分访问控制措施和版权保护措施。在设定规避技术措施的责任问题上,应当对侵权行为的构成各要件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包括有效技术措施的要求、规避行为的界定、过错等等。同时,合理使用制度作为平衡版权人和公众的重要手段,在技术措施保护过程中仍然应该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5.
考察美国国会图书馆关于软件保存的最新行政立法,旨在透析美国禁止规避技术措施例外制度如何平衡软件作品版权人与图书馆、档案馆或博物馆等负有公共服务使命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分析利益攸关方在立法质证环节的博弈焦点,解读该立法文本的逻辑结构,可知在法定情形下,图书馆等机构规避软件作品之上的技术保护措施系非侵权使用.该项立法体...  相似文献   

6.
考察"无线设备解锁"的立法例,旨在透析美国禁止规避技术措施例外制度如何维护无线设备所有权人自由选择无线电信网络的权利。美国DMCA于2006年首次采纳无线设备解锁临时例外,其后经三次大幅修改。该例外规定的可规避主体为"无线设备所有权人";规避对象类别由"无线手持手机"扩大至"无线设备",明确限定四类"已使用过的无线设备"。中国相关立法尚为空白,迫切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7.
从法定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从图书馆面临的数字化网络化环境和从图书馆当前的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等三个角度,分析从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角度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将我国图书馆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建议分为两大方面。一是严格遵循并充分利用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包括:图书馆从复制权例外角度开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对策;图书馆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角度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图书馆从技术措施规避例外角度规避著作权侵权风险的对策;充分利用可适用于图书馆的声明性著作权例外的对策。二是不作被动地等待,而是主动参与、积极宣传和专门跟踪。包括:积极反映著作权例外立法诉求,参与立法活动;加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宣传推广;设置著作权研究部门或专职研究岗位。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着从域外国家对保险利益原则的突破出发,指出我国现行保险法之保险利益规定的不足,论证引入财产保险利益例外情形的必要性,并且探讨其具体例外情形,指出无因管理或者保险人弃权等应当成为财产保险利益的例外情形。  相似文献   

9.
以《美国著作权法(2007)》第108条款研究组在其研究中就完全虚拟的图书馆能否成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适用主体的有关讨论为基础,剖析数字图书馆成为图书馆可适用的著作权例外主体的正反论据,并分析图书馆及作为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角色延伸的数字图书馆在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技术措施规避方面等享有著作权例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带来的权利扩张使图书馆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面临挑战。自1996年WCT和WPPT确立技术措施保护制度设计以来,欧美著作权立法在落实这一原则的同时都增加了面向图书馆的技术措施限制与例外,以适应数字时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文章基于对技术措施性质及著作权技术措施保护立法理论的分析,比较了美国、欧盟以及我国相关立法实践,认为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中技术措施保护与图书馆数字保存之间存在不适应性,建议在法律修订时考虑增加可适用于图书馆的技术措施限制与例外条款。  相似文献   

11.
The National Digit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Preservation Program (NDIIPP) was initiated in December 2000 when the U.S. Congress authorize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o work with a broad range of institutions to develop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important at-risk born digital content. Guided by a strategy of broad collaborations and iterative learning,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began catalyzing a national network of partners dedicated to collecting and preserving important born-digital information. Over the last six years, the Library and its partners have been engaged in learning through action. Our investments in preservation partnerships, public policy deliberations related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allenges, basic technical research, and network architecture models have increas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staining roles and functions for a national network of diverse stakeholders. The emerging network of networks is complex and inclusive of a variety of stakeholders: content producers, content stewards and service providers from the public and private sectors.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及其立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了著作权例外和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从赋予我国图书馆著作权例外的著作权法律和对我国图书馆较为重要的著作权例外两个角度,剖析了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与图书馆实务的关系,归纳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著作权例外的立法趋势呈现为:维持动态平衡性、直接受信息技术影响、国际性的趋势不断加强和标的物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图书馆的复制权例外的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律层面剖析关于复制的概念、被法律认可的复制行为,及复制权例外的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图书馆当前业务活动的实际出发,分析适用于图书馆的复制权例外的主体资格,梳理出当前图书馆业务活动涉及的复制行为,归纳出可适用于图书馆的复制权例外可概括为五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收藏了大量的中文和蒙藏文献、日文文献、韩文文献、东南亚文献及南亚文献。回顾美国国会图书馆馆藏亚洲文献的源起与发展,其中不乏独具特色且稀有珍贵的手稿和善本,历史久远,内容丰富。美国国会图书馆对于外文馆藏的开发与利用极为重视,其"学术为天下之公器"的馆藏精神尤为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The Section 108 Study Group, convened in 2005 by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o recommend changes to that section of the US Copyright Act to recognize the rol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in current library and archives practices, issued its Report in March 2008. The Report makes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that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qualifying institutions to make preservation copies of both analog and digital works, including websites, to make replacement copies of works no longer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nd to permit outsourcing. It recommends that museums be eligible for the Section 108 exceptions, and that the television news exception be amended to permit streaming transmission for private study,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It also recommends eligible institutions be permitted to provide off‐premises digital copies to users, provided that certain requirements and restrictions be met. It also considered some other questions but came to no recommendation or conclusion, such as whether digital‐only libraries and archives should be eligible for the Section 108 exceptions.  相似文献   

16.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has been actively building digital content within its collection for some years now.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is digital collection building, covering both the technical means and the practical results. It discusses the underlying philosophies that are guiding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identifies the areas in which the Library wishes to expand its operations along with the key questions it faces currently in meeting this goal. Finally, it seeks to share the lessons it has learned in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