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儒家德治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3日至10月26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举行。此次会议是由中国哲学史学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国际教育基金会、香港孔教学院、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等七家单位联合举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而善是其最重要的特质和核心价值。《大学》所言“止于至善”,说明善乃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求善的核心价值的形成与儒学的长期浸润密切相关。当然,我们讨论中国文化中善的思想,也决不能够忽略道家。  相似文献   

3.
《蓝白红三部曲》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对爱与生命意义探寻的成功之作,《蓝》作为三部曲的首部,由于影片对于色彩的运用和影片的主题相得益彰,成为同类电影的典范。在人类的视觉世界里,色彩不仅可以再现自然,还是情感的象征。它能传达人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實事求是”與“經世致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學術思路。雖說为人为己、成德成學、有用無用之類學術分途的辨析,先秦以下代不乏人,但真正標榜並實踐儒家經世之學的,當推明清之際諸大儒;而把求是之學推到極致的,則是隨之而來的乾嘉學派。清代學者談求是與致用,態度都比較決絕;到了晚清,求是與致用之爭更演變成了既含學派又含政術的大論戰。這場論戰對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思想文化界的影響,至今仍未消除。這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學術是非之爭,更多的是體現適應傳統變革要求以及面對西方思想文化衝擊時中國知識分子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孔庙保护协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香港孔教学院、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国学现代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国际论坛”,于2006年8月24日-26日在四川德阳市举办。现将本次论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筠 《中华文化论坛》2022,(4):49-62+156
藏彝走廊东沿的康定鱼通贵琼藏族居处的地理空间处于历史上民族交流频繁的藏彝走廊地带,其民居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又独具本土特色。鱼通建房仪式在对祖先、继嗣子孙、地盘业主神、山神的关系表达以及对创世神话和天、地上、地下的理解和认知中构建了地方性知识和观念体系,表述了当地人对世界的认知,建房仪式中信仰表述具有鱼通人精神世界的象征意义。考察贵琼藏族民居文化及其信仰背景,有助于研究其文化形态的形成和变迁,对藏彝走廊民族关系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夏绍熙 《华夏文化》2010,(2):62-64,F0002,F0003
由陕西省政府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清明·感恩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5日在西安举行,这是陕西省政府第四次在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期间举行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清明文化、感恩与社会和谐、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特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40余篇。  相似文献   

8.
记者:随着中国的政治稳定、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社会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日益深广,形成了一种新时期的"中国精神"。作为优秀的中国画艺术家,您如何理解当代的"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9.
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坐忘"理论。司马承祯,是唐朝时期道教代表人物,最著名的著作是《坐忘论》。在对其各自的出处、时代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方面进行异同比较后,让我们在理性的基础上,了解心境的重要性,明白虚静的作用力,这对于现代人面临的高度紧张的竞争压力,将起到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新加坡举行了以“儒学与新世纪的人类社会”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由新加坡儒学会主办,与会学来自中、美、英、韩、新、马、泰、越、印等九个国家以及台湾、香港地区共计120余人,提交论50余篇。美国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戴琏璋教授、香港大学赵令扬教授等名学出席了会议并在大会作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1.
12.
从酋邦理论谈到古蜀国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蜀文明最重要的体现,是这里出现的由古蜀人建立的早期国家。这个国家是在古蜀大地自成单元的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出来的,这对于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现代人类学广泛采用的酋邦理论,通过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对比,论证古蜀地区与中原同样经历了以不平等氏族结构为特征的酋邦发展阶段,再进化到早期国家阶段。并对古蜀地区由酋邦社会发展到国家社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古蜀国家的产生也同中原夏商周三个王朝一样,是由一个大的酋邦对其它酋邦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Popular Communication》2013,11(3):195-207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journalism and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 to underscore the crucial importance of studying forms of popular knowledge that claim to foster citizenship among audiences. The article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history of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 scholars' sustained interest in feminine genres of popular culture rather than journalism. Crossing over to the other side, I then outlin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journalism's early resistance to cultural studies and trace new developments that suggest the growing acceptance of cultural studies within the institutional apparatus of journalism. As a case study, news magazines' representations of globalization illustrate the distinct ways in which journalism employs discourses of gender to produce hegemonic ideas of modernity, prosperity, and achievement for global reading publics. Finally, the article points to new directions for international audience research in the arena of globalization, gender, and journalism.  相似文献   

17.
18.
Sarah Baker was on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s most successful provincial theatrical managers and entrepreneurs, but her career does not fit happily with the conventional image of the provincial theatre of that era. By considering her activ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Licensing Act of 1737 and the Theatrical Representations Act of 1788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discrepancies and, in so doing, also reveals the cultural, soci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her presence in the burgeoning Kentish towns where she built her theatres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