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变异修辞是一种意象化的言语。变异修辞言语所描绘的“象”是一种符号的象征,它是表现主体情感的符号。意象在变异修辞中,具有“动力型”的特点,其生成是以生活为源,从表象的获取到意与象浑、心与象共应的运动,其产生,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双向审美变形的结果。变异修辞的创造,是审美创造中为构建既顺应于客体的必然,又适合于审美接受主体需要的审美意象,对因审美主体因素提出的审美变形的要求。由此,作者指出,从对客体的描写来看,变异修辞具有对客体反映的变形性,从词的运用来看,它具有对词的动态的使用性。  相似文献   

2.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人类特有的审美活动,它是主体人对客体世界的精神消费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价值关系。这种消费方式和价值关系的形成根源于“自然的人化”。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活动,使主、客体双方造成了同步双向的“自然人化”,而且都是在主体的感觉和心灵中完成的。审美就是以“主体自然人化”的结果为纽带实现主、客体的相通融合,从而使主体获得精神消费需要的满足感即美感的活动。“美”就是主体因获得了美感而对消费对象作出的价值评判。  相似文献   

3.
“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不能形成审美态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这种“距离”现象:有三个人同去一风景游览地,第一人看到了这里的大片森林可以赚钱;第二人因忧心忡忡而对什么都无动于衷;第三人则迷恋于这里的景色,陶醉于审美对象之中。三种态度以“心理距离”解释,第一人便是“心理距离”过近,第二人乃“心理距离”过远,第三人才  相似文献   

4.
审美情感是人(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过程中所普遍存在的一种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审美客体)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通过审美的直觉或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快感或厌恶而表现出来,它是审美的动力和中介,又是审美的体验、效应,如果没有这种情感的存在,审美就只是一种被动的活动,而不会形成深沉的领悟、深刻的体验和主动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人对山水的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客体的审美观照活动。人对山水或主体对客体采取审美态度,首先必须具备超功利、超道德、摆脱理性意识的“林泉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山水审美活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审美体验活动要经历从感官的愉悦到精神的超越的过程,即先是耳目之欣悦,继之而来的是心灵的律动,到最后则是“目不知毫素,心不知笔墨”的生命愉悦。如此,审美主体不但对客体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对其自身也是一次精神的提升,使自己从现实生活中世俗的人转变为一个“佳意好景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的审美的人。  相似文献   

6.
意象即意中之象,也称”审美意象”,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简单地说,指诗人心中的物象。它是审美主体(人)对审美客体(物)进行能动反映的产物,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与审美客体的审美特征的有机统一。诗歌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我们要鉴赏诗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来源 中文的“异化”一词是德文entfremdung或ent(?)ussen、英文estranged或alienated、法文alienation(或aliener)、俄文或等词的意译。这些外文词都源于拉丁文alienation,有出卖、转让、丧失、疏远等义,通译为“异化”。一般所说的异化概念,即指主体所产生出来的客体反过来同主体相对抗,并统治主体,这种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颠倒就称为异化,或外化。  相似文献   

8.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征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达,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已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 审美作为主体在对象化过程中对自身的一种观照,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个性复杂心理。美感作为人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机能的产物这一事实,使得我们对审美主体的考察不得不遵从生命有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只有建立在对意识的机体根源和心理过程揭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科学地解释为什么相同的审美客体对于不同的主体,或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个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应。无须赘言,在社会心理学的范畴内,主体美感认识的发生,一方面依存于个体生理、心理器官生命运动的机制;另一方面又依存于主体日益完善的社会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一所谓“审美能力” ,指的是人对于自然美、社会美或艺术美的感知、欣赏和评判的能力 ,是人的一种高级智能。它是发生在主客之间 ,由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中蕴涵的美的因素的发掘、感受和表达活动。这种能力 ,在教育不甚发达的古代 ,曾被认为是“虽在父兄 ,不能移以子弟”的特殊能力。其实 ,美感中虽有天赋的因素 ,却更多地是依赖后天的培养而习成的 ,只要主体认清审美活动的规律 ,坚持不懈地按照美的规范来塑造自己 ,就一定能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从而顺利担负起实施美育的重任 ,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下面 ,我们就…  相似文献   

11.
写作创造进程中,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各自的特点,只有在相互关系中才能确证。同时它们在写作活动中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相互作用。写作的这种主客体的双向运动,首先是主体情感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即主动地选择客体和加工处理客体的有关信息;并通过情感体验,把主体自我的意识、情感对象化,即客体的“主观化”,在观念中创造出源于客体又超越客体的审美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主体情感始终处于主导性、主动性的地位,并且显示出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人们在艺术思维和审美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的感情移入客观的自然景物或其它审美对象之中,从而使本身没有情感和知觉的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的情感作用下,仿佛也具有了感情、思想和行动,——这种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情感完全“合二为一”的现象,在美学中即称之为“移情”(“移情”一词从德文中译出,亦作“移感”)。移情是一种大量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审美过程中的很普遍的现象。比如,人快乐时,会觉得花欢月笑;人悲哀时,则会觉得花泣月惨。在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移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诸如:“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李白《待酒不至》)“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等等,这类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欣赏客体与主体发生一种审美关系。一方面客体对人的审美感知和体验、审美能力和需要的本质特性的制约.另一方面由于客体具有审美价值,主体对其感知与体验必定表现为评价性;客体在主体心理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都具有主体的评价标准和情感态度。虽说评价本身不能创造价值,但审美价值必须经过评价才能被认识和掌握。在教学中这种评价是多方位和多层次的。有教师和学生对客体的评价,又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对评价的再评价:评价既可以是外部语言的表述,也可以是内心的检校与评判。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逐渐使主体的评价标准与客体的审美价值相吻合,以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绘画欣赏中的评价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和符号性改造或创造,这种反映和创造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其间必须经历一系列中间环节才能最终完成。艺术中介在艺术活动中生成并媒介着艺术主体与艺术客体,使二者相互过渡。艺术中介的审美功能具有二重性,表现为正负两种性质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艺术审美就是人们对美的感受和欣赏。人类的审美活动包括着审美主体(观赏者)与审美客体(对象)两个方面。美感就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存在的美的对象的主观反映,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审美情趣活动。这种审美情趣活动,在日常,有助于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启迪人们的智慧。法国雕塑家罗丹指出:"美是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  相似文献   

16.
<正>在人与环境的关系的探讨中,人们往往受旧唯物主义的机械论影响,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简单化为,是环境决定人,还是人决定环境。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认为,人与环境(也即主体与客体)是一种基于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辩证的统一或一致。它既是一种主体人对环境客体的改造过程,同时也是客体反过来影响主体,是主体的“自我改造”过程。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造”在实践过程中互为条件,同步进行,不断拓展加深。这就是马克思在《提纲》中,从能动的革命反映论出发,批判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环境决定论’,在人与环境关系问题上所得出的正确结论。 一、“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造”是统一实践过程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改变或自我改造之间的一致,只有把这两种改变都看着革命的实践,才可以认识和合理地理解。”这是马克思在《提纲》原文的第三条中对人和环境的关系所作的正确结论。(这里的  相似文献   

17.
《风景谈》一文包含的美学观点唐明哲一、美为人而存在美是一种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离开了人,就没有审美的主体;离开了人,审美客体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沙漠驼铃”画面中,作者从观看《塞上风云》的预告片引出猩猩峡外的沙漠:“茫茫一片”、“纯然一色”,热...  相似文献   

18.
这种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别的感官的修辞方法叫通感。古代的佛教徒能不自觉地运用这种修辞方法。如观音菩萨的名字就用了这种手法。遇难众生只要念她的名字,她就“观”其声音前往拯救。佛教又有“六根圆通”之说,“六”指眼、耳、鼻、舌、身、意,除意指意念外,其它均指都是感觉器官;“根”义为生的意思,感觉器官能对声音、色彩、温度等产生感觉,故称为六根;  相似文献   

19.
变形,作为一种艺术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艺术的各个门类。它体现了审美创造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超越以及能动的渗透和改造。“变形”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所论用其狭义。确切地说,狭义的“变形”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指审美创造主体在一定的思想倾向、审美情趣的观照下,根据作品内容的特点和创作主体内在意绪的需要,对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固有形态作有意或无意的“破格”描写,一般表现在对人物、事件、景色等作各种扭曲形式的描写。(二)指致使客体固有特征改变的审美知觉变异。即如吴功正先生所说:“对象的物理结构没有变化,只是主体的视角变化了,从而形成了对象图形的非固有性特征。……这种审美变形是由作家视角带来的,视角又是由审美知觉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生态美学和审美心理图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关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论述,揭示了产生美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即作为主体的审美的人和作为对象的感性存在;任何美的产生,都是审美客体之生命节律与审美主体之内在心理结构相互应和的结果。在劳动生产与审美活动历史中积淀而成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