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他者是后殖民研究中十分重要的问题。小说《眷恋》是英国作家保罗·司各特最后一部小说,荣获了1977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取材于上世纪70年代,它的价值在于艺术地反思了殖民时期的英印关系对后殖民时期的影响。本文将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析小说中"他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2.
电影《绿皮书》从后殖民主义出发,通过探讨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偏见,反映了以唐·谢利为代表的黑人用实际行动奋力抵抗白人的种族歧视,在生活中努力摆脱“他者”身份,追求自由和平等以实现身份认同的故事。旨在让被殖民者意识到自身文化身份缺失的现实以及身份重建的必要性,让殖民者意识到各种文明之间应当彼此尊重、平等对话,共同推动人类世界文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喜福会》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同即身份问题一直为华裔作家们所关注,谭恩美也毫不列外地在《喜福会》中对身份问题进行了探讨。拟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解读以谭恩美为代表的华裔群体如何在西方文化中沦为“他者”,致使身份的丧失,及以何种方式达到身份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汤亭亭的小说《中国佬》为文本,以早期华人来美艰辛的创业故事为背景,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处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东方文化所遭受的美国主流文化的排挤和歧视,同时表现了作者作为边缘作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大地》以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作为背景,讲述了王龙一家在各种灾难中挣扎抗争的故事,它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的面貌以及人与土地的密切关系.本文采用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从《大地》的主题、女性地位以及生活文化等方面分析作品的后殖民主义特征,并从赛珍珠的双重文化身份探究了她创作的动机,最后指出《大地》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伟大作品,它架起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英国籍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后殖民作家之一。他始终以极大的同情深入了解东非殖民主义及其对难民、移民个人生活的影响。《囚笼》是古尔纳的短篇小说杰作,围绕小店这个特定场所,小说主要呈现了劳动空间、流动空间与压抑空间三种空间类型。文章试从空间批评角度对《囚笼》进行后殖民主义解读,通过探析店员哈米德所置身的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解读其作为一名移民及被殖民者在后殖民权利话语下所遭遇的多重困境。  相似文献   

7.
王华勇 《文教资料》2006,(26):65-66
诸多理论家对约瑟夫·康拉德及其名作《黑暗的心脏》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进行了批判,认为康拉德是种族主义者,也是殖民主义者。笔者解读了小说文本和康拉德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批判之批判,并得出结论:康拉德不是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御用文人,而是真正的反殖民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8.
《印度之行》(1924)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惟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在小说中,福斯特对英国人的殖民统治和种族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对受压迫的印度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但是他的无法摆脱的帝国意识使小说叙述不时地流露出今天所谓的"新殖民主义"倾向。然而在"殖民"意义之外,这部小说所体现的构建和谐而平等的人类新秩序的理想则更加显示出小说的永恒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分析小说中对少数族裔者的客体他者化现象以及他者化主体自身为寻求主流精神归属的种种模仿行为,可以揭示隐匿在美国文化深层的后殖民主义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女性角色和殖民化之间是一种有着天然联系的两个主题。一方面,由于她们的性别和身体特性影响,促使女性文学更倾向于生育能力、纯真、创造与自然的生活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基督教的影响,女性逐步成为原罪、阴险、邪恶与诱惑的始作俑者。在西方所创造的殖民地中,女性这种双重角色发生符合当地人的设想。本文主要从女性他者角色、角色复杂性及希望的象征三个角度对《黑暗之心》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域外代孕立法可分为禁止、调控、混合与静态四种模式。无偿的完全代孕合同或无偿代孕合同应成为允许代孕的立法例的当然之选。我国未来立法应承认一定条件下无偿的完全代孕合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2.
This phenomenological study examined 20 tenured and nontenured counselor educators regarding their experiences of motherhood and academia. Two central themes from the interviews emerge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including position flexibility, experienced discrimination, and felt support) and choices and circumstances (including defining and establishing boundaries and accepting decisions). Findings are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academic mothers’ experiences and underscore the need for additional research in the field that specifically addresses these issues.  相似文献   

13.
在东西方的传统文化中,母亲的社会人格都已被固定化和模式化了,母性即意味着"无私奉献"、"忘我牺牲"和"仁慈宽厚",正如爱男人更甚于爱女人自己早已成为男权文化中心对理想女性的人格定位一样,爱子女甚于爱自己也早巳成为父权社会对理想母亲的人格定位.但奥尼尔和曹禺却在他们的悲剧中向世人展示了母性中的另一面,它颠覆了传统文化中关于母性的神话.  相似文献   

14.
15.
西方文学中母亲杀婴母题和母性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亲杀婴母题在西方学本中屡见不鲜,却未引起评论界足够重视。其实这一学母题在重构母性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科学社会领域历时性地追溯母性构建的历史,可说明“家的天使”的母亲形象是男权社会统治妇女的意识形态的外化;把学中母亲杀婴现象作为切入点,有助于对母性概念进行解构,并以此重构母性。  相似文献   

16.
巴巴拉·贝恩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澳大利亚民族主义运动高峰时期最有作为的妇女作家,她的作品发出了与当时以劳森和佩特森为首的男性文学主流截然不同的声音,这主要体现在她对丛林妇女生活的关注上。本文通过探讨贝恩顿长篇小说《人类的代价》中的母性主题,从而解读贝恩顿对以"伙伴情谊"为精髓的丛林男性神话的解构。  相似文献   

17.
The autobiographic novel,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is Han Suyin’s famous work. It has mov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and audiences with its beautiful love story. By using post-colonial views on...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非洲女性是受到了父权制社会残酷虐待的奴隶,是被父权制社会吞噬的“软食”,“生儿育女者”和“役畜”。然而,非洲女作家布奇·埃梅切特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为母之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非洲女性的新视角。女主人公Nnu Ego一心想做母亲,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养育了八个子女,但却未从中得到任何乐趣,最后孤零零地死在路边。文章通过分析Nnu Ego的悲剧成因后指出,做母亲并不总能带来幸福,女人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女人实际上有权力、有能力选择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李小兰 《海外英语》2014,(3):174-177
With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 study and text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ses Becky’s misfortune in the aspect of love,family and friendship,and seeks into roots of her loss in that dark and corruptive society.Besides,in the present day society,people are commonly indulged in material enjoyment,easy to intrigue against others and alienate from friends,family members or even the society.Becky’s bitter experience and failure can be of educational meanings to people today.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始终保持生存与发展态势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守护神.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是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的实践体现.自强不息、团结和谐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复兴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