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先生说:“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决定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作为一个普通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在这里我要说:“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我的答案是:观念和技术。”作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朋友送给我一本名为《学会生存》的书,并嘱我一定要看。初读时,书中的西化语言多多少少让我感到不太舒服,可耐着性子继续向下读,发觉我虽身处其中却一向感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教育在书中变得可爱、生动,散发无限魅力并令人对其未来满怀希望。尤引我注意的是书中对教育参与者的方方面面的关注,让我感觉,它一直在试图努力让教育变得更适合我们的发展,更倾向于我们的意愿。以人为本,可以说是该书的基本精神,在“当代策略的要素”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我们接受教育的动机大致有二:一是我们天生具有的求知的欲望,它是人类本性中最…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案头,已经积起了厚厚的一摞《学前教育研究》,闲时,我总爱读卷首语:“带着爱,站在一旁,用心去关注他……”“教育研究不外于两大课题:一是教什么,二是怎么教……”“一想到我们是在干教育事业,我们在培养人,该对好多好多好多儿童的发展负责,我们就应该感到很紧张……”……这些不同刊次的首页短语,总能冲开我“虚无般的寂寥”,让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产生一次次“冲动”,一阵阵“激情”,激励我在这个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去研究、去探索、去拼搏,去开启一个个小生命的智慧之窗,去精心培育祖国的未来!它伴我走过了一年又一…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教育如何发展,成为众多有识之士真切关注的重大论题。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永新博士的《我的教育理想》(以下简称《理想》)一书便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教育情结”的学者对新世纪中国教育的沉思和理性观照。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处于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走向,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的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  相似文献   

5.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三个面向”可能而且应当作更细、更精的思考:首先教育要面向人的发展;其次,教育是兼顾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的;最后,教育既是“面向者”也是“被面向者”.我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也归纳了自己的“面向”:面向学生,面向我的大学,面向我的民族,面向我们可爱的中华大地,从而也面向家人和自己,以及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指出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向,也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指针。“三个面向”要求教育立足“四化”,面向世界,放眼未来,它要求培养出来的人具有更高的素质。因为我们现在对年青一代的教育水平,是跟未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成正比的。因此,我们面对现在的中学学生,要想到未来的需要。根据未来的需要,确定我们的质量观。按照时代的质量观,着眼于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对人的政治索质、科学素质和身体素质的要求,实  相似文献   

7.
近日,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领导提出,要创建教师发展的“和谐生态圈”。我相信,这不会是一时兴起的“新概念”,而应该是该区加强教育内涵发展的新思路。“国家的未来在教育,教育的未来在教师”,这是今年教师节期间很多人在很多场合说了很多次的一句话,教师的重要性似乎已经没有再供阐发的余地了。我们同时也了解到,广大教  相似文献   

8.
优质教育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亚里士多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如果要给优质教育找个支点的话,我认为“三个发展”事关根本,足可擎起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发展思路。“三个”面向实际是面对现在和未来两个时间向度,国内和国外两个空间领域。“三个面向”为我们从国内和国际,历史、现实和未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定位,为我们如何确保社会转型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指明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我校确定了“田园教育”的办学思路。所谓“田”就是农村,“园”就是校园。我们所说的“田园教育”,指的是依据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整合并充分利用农村教育资源,对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田园教育”的关注点是农村、生命、发展、生态、未来,注重为孩子和教师营造纯朴、自然、快乐的成长和发展环境。我们要让田园式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家长理想的校园、教师温馨的家园。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教育是未来社会之准备。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我们最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在探究学校教育创新的背景下,我有机会于1999年春夏之交随团赴美国培训考察。美国中小学在办学思想和行为上以人的自然和谐发展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访美归来一年半,我将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进行认真比较,在上级领导和全校师生支持下,根据国情、校情,重新调理学校办学思路,确立了“改革立校、创新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思想,大力创新办学模式,创新教育评价,创新课堂教学,经过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是我园教育的宗旨以及对孩子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与关爱。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我们更应该树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孩子的一切。”为当代孩子的未来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未来的孩子准备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达到人类、环境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琼 《南昌教育》2005,(7):18-1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以来,我在认真学习解读《纲要》后发现,新《纲要》提倡的是:“开放教育”、“发展适宜性教育”、“合作教育”、“生活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终身教育”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目前,我们大多数幼儿园还是实行传统式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幼儿园进行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实践,谈谈幼儿园实施课程改革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4.
如果我们承认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公民,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推动者,我们在今天就应该尊重和理解儿童。儿童不是每个家庭的私有财产。他们天生的弱小无知,反衬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空间和后天教育的必要性。有父母身份的人不一定都有教育意识。前者随孩子的降生自然获得,而后者的获得还需要学习和领悟。望子成龙,人之常情。但父辈对我们的教导方式,不能简单地拿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论我们是深受其“益”还是深受其“害”。因为我们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接缝之中,而孩子注定是属于未来的,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求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对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教育创新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和部署,因而我们对于“十六大”精神也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要用较多时间联系工作实际来思考问题。下面,我想从几方面谈谈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创新问题。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发展目标“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考虑这个阶段的教育发展目标呢?这里,我先根据“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的教育内容,将2020年前教育发展的目标主要归纳为四个方面:(1)全面实现“普九”义务教育。(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3)…  相似文献   

16.
“你现在工作、生活得怎样?”“你现在在大学里主要从事哪些社会工作,在专业领域中有哪些新的突破?”我们教师经常这样询问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会感觉到一些学生在校学习成绩较好,但当他们走入大学和社会后发展后劲不足,而一些按常规不被看好的学生发展得却较好,这使我开始反思以往传统教育教学的利弊得失。一般来说,一味看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教育体制束缚了教师课改的热情,可喜的是近几年的改革已经使高考逐渐成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因此,为了学生的现在、未来,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下面我就结合地理教学的一些实例,谈谈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金鸡报晓,一个希望之年又开始了。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未来之计呢?我觉得,未来就在于今天。不同的是,这里说的“今天”,不是时令的概念,而是未成年人的素质。毫无疑问,未来是属于今天的未成年人的。“明天的太阳”、“未来的希望”……一直以来,社会对未成年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我们也是高度关注的。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清醒地看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评价、期望,需要有一个更为客观、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韩大勇  高虎 《天津教育》2013,(13):68-69
刚才,在走进一楼的大厅时,我们看到墙上写着“以教育之大气成就学生之大器”,您能解释一下它的含义吗?“以教育之大气成就学生之大器”是我们的核心教育价值观。以“办大气的学校”培养造就“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的未来社会大器之才”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大气的学校”,就是要具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开阔的办学思路和办学视野、博大的教育气度,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追求,形成民主、开放、包容的办学风格,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生活,高雅的校园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谭凤兰 《宁夏教育》2005,(12):24-25
节约,成了时代发展所不能绕过的一个主题。社会越是进步,节约教育越是要“跟进”。作为学校,作为教育使命的承担者,我们该如何呼应时代,对未来社会的公民进行行之有效的“节约教育”呢?  相似文献   

20.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碰撞与交融是连接当下现实与“近未来”人类场景的主要叙事路径。人机协同教育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新范式和突破口,通过探究当前人机协同教育的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构建“近未来”人机协同教育的路径和图景,引发对“远未来”人机协同教育的前瞻性审思。人机协同教育的发展进阶分人机协作、人机增强、人机融合和人机共创。以“近未来”的视角研究教育发展,更贴近对现实的结构分析、对发展变革的可行分析,以及对人类切身面临的挑战分析。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探究“近未来”人机协同教育的新思路:首先,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合伦设计、人因设计、体现人智的技术设计三个维度构建人本人工智能的研究框架和应用模型;然后,基于人机协同教育的技能本位、具身学习新范式和对学习生态的变革,提出智慧学习生态的理论框架与实施路径;最后,阐述人机协同教育的深度发展需要以智慧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