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含人名典故文化信息丰富,英译时在理论及实践上有过度归化或过度异化的文化霸权主义倾向。本文以交往理性为理论指导,以含人名典故为研究对象,提出含人名典故英译应强调文化保真,以异化的翻译策略为主,以音译、直译的翻译方法为主,对促进中华文化和英语文化平等的交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小说中人名的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依据美国学者L.Venuti(文努迪)的归化和异化理论,从小说中人名的翻译切入,结合事例分析了在翻译小说人名时两种策略使用的利弊,并提出所谓的音译、直译、意译,归化和异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关键在于恰当地选择。  相似文献   

3.
汉语对外国人名、地名的翻译,一般采用音译。由于汉语本身的特殊性,其音译只能借助汉字,因此汉语人名、地名音译词的“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本文就这一有趣现象的三个方面即人名中的姓名义溢出、人名中的性别义溢出及人名、地名中的褒贬义溢出分别作了探讨,并简要分析了拼音文字之间的音译和西方语言与汉语之间的音译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5.
阐述语言中的文化词是民族文化概念的体现,在其他文化或民族中很难找到,由此产生"词汇空缺"现象。以异化、归化翻译策略为指导,通过实例分析,认为文化词可用音译、音译+解释、音译+意译、直译和意译等多种方法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6.
目的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上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纵观目的论视角下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少有针对人名翻译的开展研究。因此本文拟将以沈从文小说中的人名翻译为例,探讨目的论视域下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小说的人名翻译策略主要取决于译者的翻译目的:想让源语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一般采用异化的策略,同时采取音译法和直译法居多;而对源语文化抱有"请进来"目的的译者将采用归化策略,在翻译方法上倾向于意译法及音译加注法。  相似文献   

7.
归化异化在争议中变得纷繁复杂,一些边缘问题比较突出。文章重新理清归化异化的定义,区分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及音译,阐述制约翻译的各种因素,通过归化异化和直译、意译及音译的交叠运用,探讨如何使归化异化既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又能传播多样性文化的和谐途径。  相似文献   

8.
英文版《舌尖上的中国》用词考究,语言规范,综合运用了直译、音译、意译等翻译手法,合理选取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为中国饮食翻译提供了借鉴,展现了中国饮食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促进了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在国外的积极传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外固人名、地名音译使用汉语多音字带来的阅读和称说障碍为例,说明以文字为媒介进行音译不仅要考虑两种语言单位转换的准确性,还要顾及翻译结果进入到汉语词汇系统后在应用层面上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音译中克服多音字参与造成的障碍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异化归化是文学翻译的两种策略,翻译研究从直译意译到异化归化完成了从方法到策略的飞跃。回顾我国近百年文学翻译史,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宏观轨迹一目了然。异化翻译试图通过译文求新求异,以促进本土语言和文化更好地发展;归化翻译则力求异质因子本土化,用来迎合社会、政治及文化要求。虽然在我国异化派和归化派曾为主宰文学翻译策略据理力争、互不相让,但是依据辩证分析,不难看出二者之间不存在非彼即我、你死我活的绝对对抗,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方法。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是一种文化交流,因此,译者需要熟悉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了再现原语所承载的信息和美感,译者既要研究其文化差异,又要研究其语言差异。在中国文学作品海外译介中,语言形式应适当采用归化的方法,使译文流畅自然;而文化因素应尽量采用异化的方法,把原语文化译介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2.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传递两种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双语词典中必然涉及到两种语言的对译,即两套符号的对应。双语词典编纂者在进行词典翻译时就不能将其简单处理为逐字对应的翻译,而要充分考虑如何用目的语更恰当、准确的地表达源语。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强调是从文化层面上来处理源语与目的语的对译,因此,本文将从翻译理论中的归化与异化角度,探讨为我国外语学习者广泛使用的几部英汉词典中的习语翻译,并将其总结分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外文明的交流和碰撞中,汉译英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翻译法。但是,英语中出现了很多具有汉语特色文化形态的汉语外来词,并且这些外来词反映出"异化翻译"的一个作用——保留原语文化意识形态并且不被译语文化所控制。从这一角度来看,异化翻译将我国特有的文化事物很"原汁原味"地推向国外,让外国更直接地获取对汉语特色文化形态的感性认识,为中华文明树立了独特的世界形象。  相似文献   

14.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o transfer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it is also a carrier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The translators are responsible for transferring the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for the target readers.The cultural feature can be frequently traced in the Bible.Both domesticating meuhod and foreignizing method have been applied in Bible transl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dequacy of domesticating method and foreignizing method in the re-manifestation of the culture in the Bible.It...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相当密切,进行翻译的同时也是在进行文化交流。因此,翻译中涉及的不仅是语言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其中宗教、历史、习俗以及地域是影响翻译的主要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情况正确运用"归化"和"异化",充分发挥翻译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6.
归化与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因素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前者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后者主要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归化与异化问题是中国翻译界激烈争论已久的问题。但是在具体翻译实践中,有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文化差异是决定翻译策略选择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兼用两种翻译策略,实现让读者理解文化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意象互文性的限度与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是对当前翻译理论的补充,同时也拓展了译者的视角。然而,文本互文性和文化意象互文性在内涵以及外延关系层面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受政治、历史、经济、文化、时空、语系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意象互文性具有一定的限度,这给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翻译策略是:异化异化加注释归化零翻译等。  相似文献   

18.
零翻译能够解决因语言表达差异、文化差异以及源语创新所造成的目的语词汇空缺问题。科技英语专业术话的零翻译主要表现为音译和移译。计量单位、新型材料名称以及首字母缩写词等可采用音译法,概念、产品的商标、型号和牌号的词语及一些首字母缩写词等可采用移译法。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翻译要求译语要从文化的角度准确地再现源语所要传达的意义与风格。在对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异化和归化,语用等效等方面,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品牌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其音译是品牌名音译模因跨语言文化复制和传播的结果.成功品牌名音译模因建立的过程即是成功品牌名音译过程,但品牌名的音译不是单纯按其读音翻译的结果,必须遵循简易、统一规范、联想、关联性、音义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