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川 《青年教师》2006,(1):56-56
我刚开始走上讲台时,看到学生听课不专注或迟到早退的现象,就会很生气。有时也会恶语相讥。表现出非常情绪化的一面。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是非常认真的,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不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有些“恨铁不成钢”。后来,学校有教学评估,有一张表要让学生填,有十几项,诸如“教师的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课堂气氛的和谐融洽”等等。从低到高分为五级,5分为满分。  相似文献   

2.
我刚开始走上讲台时,看到学生听课不专注或有迟到、早退现象,就会很生气,有时也会恶语相讥,表现得非常情绪化。因为,我上大学的时候,学习是非常认真的,所以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不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有些“恨铁不成钢”。后来,学校进行教学评估,有一张表要让学生填,有十几项,诸如“教师的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课堂气氛的和谐融洽”等等,从低到高分为5级,5分为满分。  相似文献   

3.
李爱霞 《考试周刊》2011,(65):136-137
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便往往会主动去探究、创新。同时,自主能力的提高也会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中我非常注意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日常教学中,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非常刻苦,单词记得不少,语法规则掌握了很多,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特别是理解力和表达力都很差。
  有一名高一学生,他的英语特别好,是同学们崇拜的偶像。在一次学习座谈中,他说了一段让我非常吃惊的话:“到现在我还不会分析主语从句。我学英语,都是靠多读、多与老外练口语得来的语感。我不知道一句话为什么那么说是对的,但我知道就该那么说。”他还建议在座的其他同学,在学英语时“多积累少分析,多问How少问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形?原因之一就是英语语感。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成败。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走进课堂。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增多,距离拉近,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这是非常可喜的。但稍作注意我们也会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废话连篇,离题万里”“争执吵闹不断,不懂得倾听、吸收”,看似热热闹闹,实质流于形式,收效不大。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合作学习中的一些无效现象来寻求合作交流的最佳策略,切实发挥合作的最佳效能。一、有“明确分工”却无“互助合作”【现象】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角色分工,分工后你只管说你…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走进课堂。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增多,距离拉近,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这是非常可喜的。但稍作注意我们也会发现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废话连篇,离题万里”“争执  相似文献   

7.
狄步昊 《考试周刊》2012,(72):144-145
曾经,刚刚成为一名新教师的我,就听老教师说:“教书育人是一门艺术,教师真正的力量不完全是知识的权威,更在于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能从内心认同你。”许多年后。回顾这些年的教学经历。我对这些话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学习的竞争比小学和初中更为激烈,并导致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一小部分学生会因为学习跟不上,成绩常“垫底”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成了老师和家长非常担忧的学困生。还有部分学生会因为成绩的不稳定而患得患失,对于学习产生畏惧感,而迫于各种压力不得不埋头苦读,但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乐趣,并丧失了其应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实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持久发挥,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因此,教师“授之以渔”,有意识地进行学法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法指导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相似文献   

9.
陈菊香 《教育革新》2010,(10):43-43
思想品德课由于理论性强,内容原则抽象,趣味性少,学生总觉得枯燥难学。所以有相当多的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为此,实施主体性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变“厌学”为“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万山 《成才之路》2011,(4):67-67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乐学为要,兴趣为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面对困难也不畏惧。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意识巧妙地结合起来,学习态度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逐渐发展为勤学、好学、会学。  相似文献   

11.
学生进入高中后变得格外敏感,非常在意老师对他们的称呼。因此,老师称呼学生应与时俱进。第一学期主要是激励全体学生,可随时称他们为“优等生”,告诉他们“你们都是优等生”,“你们站在同一个起点上,谁也不比谁落后”。并要求学生思想上不能放松,精神上不能懈怠。第二学期学生的成绩落差自然会产生,此时应称呼那些成绩落后的为“没找准学习方法的学生”,提供给学生的信息是“我可能要落后,我的勤奋和努力一定要以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基础”。这种称呼能鼓励学生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或者总结,然后移植到其它学科,使学习方法与学…  相似文献   

12.
我的课堂教学是比较民主、和谐与宽松的,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得出一个结论更重要”这句话,因此,学生在课堂会无所顾忌地暴露自己“学习的原始状态”,会无所顾忌地提出很多的问题。今年我带的是四年级,有一个叫朱黎音的小女孩刚刚转来,她好像不太适应这儿的氛围,回答问题总是怯怯的。我为了使她尽快放开自己,尽快适应这里的学习,上课时我经常给她机会,鼓励她答,鼓励她问。孩子们也非常懂事地和我一起鼓励她。她的胆子慢慢地放开了。有一天,我复习“单产量”这个数学名词时,给学生总结道:凡是树上结的、地上长…  相似文献   

13.
陆旭华 《阅读与鉴赏》2011,(3):69-69,80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大声讲,学生在台下小声讲,甚至有学生搞小动作等不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就是由于学生不乐于学习语文,不能积极主动的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因此抟们就要想方设法扭转学生这种不情愿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使学生能乐于学语文,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4.
汤忠华 《考试周刊》2012,(19):118-119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随着江苏省政府教育厅五项教育禁令的颁布和执行,学生在校时间进一步缩短,双休节假日、寒暑假等均不允许补课,大把大把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如何指导学生利用在校和校外时间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会学习呢?我认为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这几天立秋会在我们学校举办一个个人书法展。他是我朋友的学生,在书法方面很有天赋,作品非常不错。你们找时间去看看,多多向别人学习……”  相似文献   

16.
牛顿说:“我一直在想、想、想……”从小培养学生勤思、善思、乐思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教学中我从小处着手、从细节抓起、从自身做起,使学生逐步做到“四会”--会审、会听、会说、会问。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是培养多种能力的前提,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不仅能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生动活泼地学习物理以至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实践证明,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如果不是教师教不得法,就是学生学而无方。在地理教学中,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在当代,传授知识只供一时之用,而教人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则将终身受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逐渐走进我们的英语课堂,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增多,距离拉近,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这是非常可喜的。但稍作注意我们也会发现,在英语合作学习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废话连篇,离题万里”,有的英语教师动辄合作,可学生刚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看似热热闹闹,实质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把合作作为课堂上的点缀。本文通过透视合作英语学习中的无效合作现象来寻求合作交流的最佳策略,以切实发挥合作的最佳效能。一、英语学习中有“明确分工…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怎样才能如愿以偿达到不教之境呢?这需要教师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学习的钥匙有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把就是“自学设疑法”。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者先要会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疑”之重要。语文教学中,如能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中心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