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格林童话》有着丰富的研究价值,受到了世界各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分析并归纳了《格林童话》具体的文本内容,阐述了其叙述方式、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并论述了儿童阅读《格林童话》的过程所反映出的皮亚杰的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认识结构。基于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本文进而探究了《格林童话》对分别处于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和公正阶段的儿童在心智发展方面的具体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
童话中具有英雄色彩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起儿童阅读的兴趣,受到儿童的追捧。本文拟以蒙古族童话《英雄当德巴特尔》和格林童话《勇敢的小裁缝》为例,尝试比较蒙古族童话与格林童话中英雄人物形象的差异,探讨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格林童话》中部分作品的令人惊异、超越性的宗教世界,显示了神圣的超自然的力量;一些童话超越了有限的狭隘的视角,为人类在神性的高度对人的精神和人性进行审视提供了可能;《格林童话》中的宗教童话在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明确的界限中,为儿童提供了终极价值的关怀。《格林童话》中的宗教世界植根于西方特殊的文化。宗教价值观的认同,使《格林童话》超越了德意志民族,走向西方,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格林童话》在童话宝库中被尊崇为“经典”,但它实质是建立在日尔曼民族本质上的民间传说,而并不只是单纯的“讲给小孩子听的故事”。若是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格林童话》,有些童话故事并不适合儿童阅读,其中有不合时宜的道德观,血腥暴力的描写,残酷的刑罚,涉及男尊女卑的思想……这些不当成分不应该因为《格林童话》的尊崇地位而被忽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儿童文学经典,《格林童话》在当代具有一种内在矛盾性:少年儿童是其主要的读者,但是这些故事中充斥着各种与暴力、残酷、恐惧相关的细节。文章研究《格林童话》的暴力叙事,分析其暴力伦理的特点。论文指出:这些故事中暴力的正义性是当时社会伦理的表达,也与社会等级、性别身份密切相关。要有效地利用这些童话故事教育儿童,我们既要回到《格林童话》产生的历史语境中考察其中暴力情节的合理性,又要在当代权力和正义伦理框架下反思这些暴力叙事可能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毛》     
《毛毛》是一部轰动世界的时间幻想小说,与《格林童话》齐名,荣获德国青少年图书奖等12项国际、国内大奖,译作达39种语言,是一部能同时感动孩子和大人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代表作《教父》自出版发行以来,曾经占据《纽约时报》畅销小说榜长达六十七周的时间。小说《教父》中忠诚与背叛的二元对立项、谎言与真相的二元对立项以及爱与恨的二元对立项使这部小说充满了矛盾。这些看似矛盾的二元对立项使小说《教父》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小朋友》2002,(2)
听配乐故事读经典名著——向您推荐“儿童有声读物宝典”“儿童有声读物宝典”,是一套(六册)配乐童话故事读物,由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著名童话两部分组成。中国古典名著包括《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三种;外国著名童话包括《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三种。  相似文献   

9.
家庭书房     
《格林童话》(幼儿版),[德]格林兄弟/原文,季静/编写,丁旗等/画,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为“彩图幼儿文学经典文库”之一。《格林童话》是德国民俗学家、作家格林兄弟在大量民间童话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的一部享誉世界的经典民间童话集。自问世以来,格林童话深受广大少年儿童喜爱。但格林童话中的作品并不完全适于幼儿阅读,其中有些作品的内容偏深一些。本书是专门为幼儿编写、为幼儿绘制的彩图格林童话精选读本。本书选取了格林童话中最具代表性的5篇作品:《白雪公主》《六只天鹅》《不来梅的音乐家》《渔夫和他的妻子》《勇敢的小裁…  相似文献   

10.
《圣母玛利亚的孩子》是格林童话故事中的一则。笔者以普罗普叙事理论为指导,分析《圣母玛利亚的孩子》这则童话的构成单位及其相互关系,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顺序分析童话中功能项,得出这则童话故事的功能图示,并通过分析童话象征性语言,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从无意识视角解读主人公心理,探讨童话对于培育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陪女儿读书     
女儿上二年级时不喜欢读书,妻子很着急,便交给我一项任务:要让女儿爱上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妻命不敢违。于是,一有空闲,我便把女儿关进她的小书房。我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新编一千零一夜》《上下五千年》等故事书堆满了她的小书桌,硬逼着女儿读  相似文献   

12.
《小王子》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作家运用二项对立模式,诠释爱与责任对人生的意义,彰显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充分展示了作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家摘下成人看待世界的附色眼镜,以儿童最原始、最纯真的视觉看世界,借童话的形式,对现代文明中的荒诞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选取《格林童话》中的三个经典童话文本,探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权力关系、成人对儿童本性的认识以及成人对儿童性别的不同假设,得出结论:成人总有一种想置儿童于自己统治之下的欲望;儿童作为成人的"他者",是不完善的人,具有某种动物性;男性在于行动,女性在于外貌,女性是第二性。  相似文献   

14.
格林兄弟的著作《格林童话》家喻户晓,其中大量的王子形象对儿童意识形态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对王子形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格林童话》里的王子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王子们的身世、外貌、语言、行态、经历等主要特征,得出了两大类的王子形象:正面形象和有缺陷的形象,且其中正面形象占主导地位。正面形象主要有善良勇敢,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特点,而有缺陷的形象主要关于身为王子但目中无人和恣意妄为。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认为鲁迅的《伤逝》表达了一种对自由爱情的反讽,这种反讽意义是通过两个要点来完成的:一是小说叙事与其语境的对立;二是《伤逝》主题内涵中所表达的自由恋爱与传统婚姻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6.
媒体暴力观是在媒体暴力对儿童产生何种影响的争议中产生的。《童年消逝》一书中所体现的悲观主义媒体暴力观在帕金翰的《童年之死》一书中看来有以下几点不足:没有从正面探讨儿童与媒体暴力的关系;证据的刻板化;掩盖了儿童犯罪的背后真相。帕金翰所持的理性主义媒体暴力观从多个角度对媒体暴力进行理解,认为媒体暴力对儿童的影响是非直线性的。本文通过对这两种媒体暴力观的解读和比较分析得到了三点教育启示:媒体暴力不是导致少年犯罪的唯一因素;管制责任的履行既在家长又在儿童;教育是减少媒体暴力的负面影响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自1812年初版以来,《格林童话》不仅成为德国民间文学的瑰宝,更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广泛。早在1903年,中国就已经有汉译《格林童话》出现在周桂笙的《新庵谐译初编》里,但直到1934年,魏以新才首次推出了该书的全译。魏以新译《格林童话全集》是中国第一部格林童话汉语全译本。其译文白话文程度较高,更加符合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质量相对于以往译文来说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著名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代表作《白雪公主后传》,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然而巴塞尔姆这部小说无论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还是主题上,都彻底颠覆了人们熟知的格林童话故事。文中大量的后现代写作技巧尤其是戏仿的运用,对格林童话故事进行了挑战、否定与颠覆,使之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经典之作。研究《白雪公主后传》中的戏仿手法,可以窥见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独特的颠覆魅力。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女性主义批评兴起,不仅影响到了以成人读者为对象的文学小说和理论著述,也影响到了儿童文学创作。从《格林童话》中美丽柔弱的白雪公主、睡美人到善良睿智的长袜子皮皮、玛丽·波平斯阿姨,以及罗尔德·达尔笔下的天才少女玛蒂尔达,儿童文学中的女性主人公形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出发,解读罗尔德·达尔的儿童幻想小说《玛蒂尔达》,揭示维多利亚时期女性在社会中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探索作品中所表现的影响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女性地位转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熟悉《灰姑娘》的故事,那个勤劳朴实的灰姑娘终年辛劳,换来的却是继母和两个姐姐的侮辱和虐待。人世的不平引起天上女神对灰姑娘的同情。终于帮助他得到王子的爱情,摆脱了恶运。这故事取自《格林童话》(原称《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它的搜集和编辑者是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