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江口市邮电局为纪念邮电分营,于1998年10月30日利用1994年发行的YP16《湖北风光》邮资片加印字,因明信片邮资标准已于1996年12月1日由0.15元调整至0.40元,故在邮资图左侧加印小方框内置“欠资25分”字样,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2.
王辉 《集邮博览》2013,(11):46-47
近日,笔者在整理专用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时,发现一款邮资图为“漠河·北极圣诞”的加印片,其“邮政编码”前的代号不是黑龙江的“08”,而是山东的“15”。  相似文献   

3.
尕丁 《收藏》2008,(3):138-140
大陆的明信片式门券 20世纪90年代企业金卡(广告邮资明信片)的必起,刺激并拓展了邮资明信片服务于广告宣传的巨大市场。国家邮政局90年代后期发行了“玫瑰”“牡丹”邮资图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60分)。根据邮电部1998年123号文件精神,可以利用其代企业发布广告。下是大陆许多地方邮电部门纷纷以这些邮资片为母体,在片上加印图案,使之成为一种特殊的广告邮资“加印片”。  相似文献   

4.
居洽群 《收藏》2001,(10):60-61
用普通邮资明信片(以下简称明信片)在空白的背面加印上图文后,邮局商函广告部门称作“广告片”。目前加印片的品种远远超过广告的范围,如果仍旧称作广告片既不符合实际,也影响今后业务的招揽、发展,称做“普通邮资明信片加印片”较贴切,可简称“加印片”。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邮资日历起于何时,我无从考究,但从自己手中已有的邮品来说,最早在1999年。1999年,上海市邮政广告商函局利用“牡丹”邮资图加印《“龙腾新世纪”2000年中国邮政明信片(邮资)台历》7种,批准广告编号分别是SHYZP1999—57的《童趣》图案台历、SHYZP1999—58的《风景》图案台历、  相似文献   

6.
李素白 《集邮博览》2013,(11):39-40
本文所说的"加印封片"是指如下两大类:(一)地方(省、市、区)版销售型中国邮政贺卡;(二)各地方(省、市、区)在普通邮资封片【也叫"专用邮资图信封(明信片)】发行后,用此邮资图再次印制的普通邮资封片。编号是指在加印封片的加印图案页面上的那一组号码。中国邮政发行贺年(有奖)明信片始于1992年(壬申年),到1999年,在地方版加印的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图案页面上出现了  相似文献   

7.
耿守忠  杨治梅 《收藏》2006,(2):102-103
10.HP&;#183;9“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错色片的鉴定 1990年为马年。邮电部于1989年11月15日发行“1990年贺年邮资明信片”一套,全套2枚。志号HP&;#183;9(2-1)贺年邮资明信片的片图为黄绿底色上印有一匹昂首嘶鸣的红马;(2-2)片图为蓝绿底色上印有一匹回头嘶鸣的白马。  相似文献   

8.
1995年11月1日,我国有关部门发行1种“技术咨询卡”邮资明信片;1997年1月15日,又发行2种“寻医问药咨询卡”邮资明信片,都是以良渚玉琮图邮资片为载体的加印片。1997年12月5日,邮政部门才正式发行良渚玉琮图普通邮资明信片。随后以良渚玉琮片为载体的加印片纷纷出笼,成为一大系列。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有河南邮电管理局印制的一套8种  相似文献   

9.
李文 《集邮博览》2011,(7):55-55
2011年3月1日,我收到一封安徽淮南邮友寄来的印刷品邮件。信封是加印的“淮南子”普通邮资信封,用“安徽淮南/2011.02.25.18/洞山营业”机盖波纹戳盖销邮资。  相似文献   

10.
张春清 《上海集邮》2004,(10):12-13
邮资信卡(XK)是国家邮政局于2000年开发的一种邮政用品,至今共发行XK1至XK6共6套、HXK20041套,面值大多为80分,少量为“国内邮资已付(平信)”、港澳、国际信函资费。但在2000—2002年,上海、广东等11个省、市委制的广告邮资信卡中,出现了用普通邮资片邮资图作为邮资信卡邮资图的品种,既不符合专用邮资图不得混用的规定,又不符合邮资信卡按国内平信(外埠)收费的邮资标准,显然违规。  相似文献   

11.
武玮璘先生的《中国邮资机简史》考证了中国邮政引进和推广邮资机的历程,读后受益匪浅。但该文得出的结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我国邮资机使用发展史从早期进入近期的分界线”所依据的物证不能令人信服,即《集邮博览》2003年第3期文中提到的美国集邮家收藏的“1978年”太原邮资机符志(图1)。笔者质疑该戳印,并不是怀疑它由老式邮资机更换了三格新戳式,  相似文献   

12.
王嘉信 《上海集邮》2003,(12):10-10
2003年8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灵璧石—庆云峰》普通邮资明信片,9月2日中国集邮总公司公开销售未经加印的这种明信片。北京公众当天从总公司领到预订的片,即用EMS特快专递寄至江苏苏州。9月3日,苏州集邮经过通宵的书写,第二天从吴江同里与静思园相距约1公里的邮局寄出900多张。当地未见专用邮资明信片出售。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邮政自动化的需要,为加强邮政资费的管理、解决“邮资已付”邮戳取消之后的大宗邮件处理问题,经国家邮政局批准,北京地区于1998年11月起在东四邮局和建国门邮局开始试用“大宗邮件称重制签收寄系统”(简称“制签机”)。自1999年7月1日起,北京地区各邮政支局陆续使用第一代邮资凭证标签;2000年3月13日起陆续改用第二代邮资凭证标签;2001年1月则开始使用第三代邮资凭证标签。  相似文献   

14.
王京生 《中国集邮》2001,(12):19-19
“2001年中国国际邮政物流技术设备展览会”上推出了很多新颖的邮资凭证,本刊第10期生乐的《未来可能应用的邮资凭证》一已有介绍,现对中提到的“邮资机符志”部分补充一二,以飨读。  相似文献   

15.
邮简上印的邮资是该邮简邮资已付的标志,目前,我国邮界对此标志的称谓尚不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邮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新邮件或编纂的书刊均称其为“邮票图”。台湾邮政以“邮资符志”称之,港、澳集邮界对它的称谓大多与台湾相同,但也有称之为“邮资图案”的。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中国邮票全集(邮资封片简卷)》也使用了“邮资符志”这个称谓。内地一些集邮家多次撰论证称“邮票图”有不确切之处,认为“还是称邮资图好”。目前,对这邮资已付标志称“邮票图”或“邮资图”,还是“邮资符志”仍未取得一致。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第四期第3l页《又一种邮资标签》一,介绍了河北三河县使用一种新的邮资标签的情况。因笔对此类邮资标签很有兴趣,从1999年6月9起一直在收集、研究此类邮资标签,对河北三河县使用新的邮资标签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今作一介绍,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17.
新年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节日。很多国家都要发行有关的邮资票品。苏联和俄罗斯是发行这类票品品种多、数量大的国家之一。从1962年开始到苏联解体(1991年),以至现在的俄罗斯每年都要发行一套标有СНОВЫМ ГОДМ(“新年好”或“祝贺新年”)的邮票,形成了名为“新年好”的系列邮票。除邮票外,苏联和俄罗斯还发行了品种更多、数量更大的贺年邮资信封和邮资明信片。  相似文献   

18.
由重庆市邮政广告公司发布的2003(2200)-0168号“马踏飞燕”邮资加印片,日前在重庆亮相。此片是专为“重庆国际客运”中国磁器口2004年春节庙会暨“百年重庆”国际沙雕艺术节而印制。加印片正面印有中国平安保险意外伤害理赔说明共3条。附片印有“门票陆元;一人一票截角作废”字样。附片与正片之间印有一行小字“顺此线撕开后邮寄”。片  相似文献   

19.
东山丝竹     
2004年6月,化部向国家邮政局致函《关于建议发行“傅抱石诞生10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7月,江苏省邮政局邮资票品局丁蕾接到设计任务,10月5日,TP28《傅抱石作品——东山丝竹》发行。  相似文献   

20.
由我国著名邮学家吴凤岗主编,北京市集邮协会编的《实用集邮辞典》第134页上有“邮资图”条目,内容如下: “印在邮制信封、明信片和邮简上的邮资图案称邮资图,按我国邮电部规定:此种邮资图只能作为该图的信封、明信片、邮简纳付邮资的凭证,剪下后另贴在其它邮件上无效。”在第135页上有“邮政明信片”条目,内容为: “即有邮政部门发行的明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