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商务印书馆前董事长张元济先生诞辰120周年,乘此机会,对张先生前期的出版活动作些回顾与探索,以纪念这位近代出版事业的先驱。张先生从1902年到商务印书馆起至1959年逝世,把全部智慧和精力献给出版事业,甚至梦里也想到商务印书馆。他辛勤耕耘,时间之长,对事业之诚,在近代出版史上可与他相提并论的人是不多的。他的思想值得我们探索,他的实践值得我们总结,我们可以从中发掘出足以启迪人智的经验来,以供他的后辈同行们借  相似文献   

2.
五、介绍西方自然科学最新成果,出版学习外语的书籍介绍声、光、化、电等西方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亦是张先生早年出版活动之一。在我国近代出版史上,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国内对翻译出版西方军事工艺和自然科学的书籍日益重视。维新志士的政治目标是变革清政府的政治体制和教育制度,其出版重点当然在介绍宣传维新的社会科学书籍。但是,西方的自然科学也是“泰西实学”的一部分,为“振新吾国”所必需,所以张先生并没有忽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在长吉里 1909年,我三岁,当时苏州河北一带流行可怕的鼠疫,俗称老鼠瘟。父亲听从英国朋友柯师太福医生的劝告,迁寓至苏州河南的长吉里。环境与室内陈设长吉里位于西藏路芝罘路转角。西藏路是一条南北向的交通干线,芝罘路是一条从北徐徐弯向东与劳合路(今六合路)相接的小马路。西藏路东岸,与之平行有条小河,叫泥  相似文献   

4.
随双亲两次游西湖 少年时代,我先后两次随双亲游西湖。一次十岁一次十二岁。虽至今时隔七十余年,许多往事仍然印象很深,特别是父亲在旅游活动中的言行,更难忘怀。现择要略述一二。 这两次杭州之行,《张元济日记》中都有记录。第一次是民国五年四月“二日至杭州,九日回”;第二次民国七年四月十六日“请假赴杭州,”廿六日称“昨日午车自杭州返”。可惜在杭州的活动没有留下片言只字。其实那些日子是父亲难得摆脱繁杂公事,与家人同享天伦之时,也是我印象中父亲特别高兴的几天。  相似文献   

5.
民国十二年(1923年)二月的一个星期六中午,我从约大附中放假回家,母亲和姊姊就告诉我有关乐志华的冤案情况.乐被几个中西包探押到我家.听得大门口吵闹声,母亲命姊姊到西阳台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只见乐志华由两个包探扶着,站在门房间前,包探说来吊乐藏在我家的赃物.乐见了姊姊立即跪下,哀求说:“请太太(指我母亲)和小姐(指  相似文献   

6.
民国十一年(1922年)清明节,我随双亲第二次回家乡.父亲在日记中有记载:“四月三日午后三句钟回海盐省墓,挈眷同行,赴海宁谒父忠公墓”.四月十七日记“四月十五日午后七句钟自海盐返沪”.这次返乡共十二天,日记中没有详细记录,其实事情不少.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 求学 我先是在家延聘教师念书八年,后来父亲听从其友英国爱尔兰医生柯师太福(Stanford Cox)之劝告,送我去学校就读,以得到各方面的锻炼。父亲问他选何校为妥,柯师医生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圣约翰(St.John's)。”民国十二年(1923)春节后开学,父亲亲自送我去圣约翰。我的卧室安排在思怀堂(通称“钟楼”),四人一间。父亲临别时叮嘱数语:首先用功读书,闻此校洋教师较多,授课均用英语,汝应用心听取。其次是择友,应与人品正、成绩优的同学多接近。再次应注意学校制订的各种制度,遵循不误。最后,应选一两种时间,体力适合的课外活动,适当参加。 当时学制中学四年,除国文、作文外,其余各课均用英文。在家最后半年,经蔡正华先师督教,英语听觉尚可,困难不大。唯教师点名提问,须起立回答,则感紧张。好在教师了  相似文献   

8.
第八章 全家游北京 民国七年(1918年)夏,父亲两次上北京,前后逗留近两个月。第二次我们全家同往,在京一个月。那时我第一次去北京,虽然岁月已经历七十余年,但许多见闻仍然记忆犹新。根据父亲日记中留下的线索,追忆这次难忘的北京之游。  相似文献   

9.
第八节在新居过新年搬家结束,转眼就是新年。在新居过第一个新年,总该过得开开心心,热热闹闹。搬来已有一个月,来往客人不断,家具、书籍、笨重物件等等搬来搬去,几乎没有停过。新年将到,还得全家动员来个彻底大扫除。每年年终父亲特别忙,阳历年终结帐,资产负债表已造出。下一步就是股东的股息红利分配比例,职员花红的原则和方案等。事事须陈董事会通过决定。在夏瑞芳总经理任期内,由父亲提出初步方案,经夏公研究,  相似文献   

10.
第一节从营建到迁居父亲辞去南洋公学监学之职,进入商务印书馆主持编译所工作,多年省吃俭用,加上每年股息的收入,略有积蓄。时商务营业蒸蒸日上,每年分红有万元之数。父亲辛劳半世,乃得有一枝栖身之地,在远离市区的“越界筑路”极司非而路(Jessfield Roald,今万航渡路)买了一块二亩半的土地。后来我知道每亩价为二千元。请一家英国建筑事务所设计一幢三开间两层楼洋房,三层是尖顶的阁楼。当时的洋房外墙一般用红青砖相间砌成,而我们的房屋则用清一色青砖,门窗用  相似文献   

11.
第六章 生活琐记 堂兄树源结婚 树源哥与无锡刘冠昭女士于民国五年十月二十日结婚。父亲为树源侄完姻,告了假(见《张元济日记》上册第133页“天头”)。婚礼在极司非而路寓所举行。几天前,大伯母偕冯氏姑母从海盐来。我们让出卧室,请两位长辈住。我睡在母亲床上,姊姊大约上三楼统间。 大客厅拉门拉开,与中客室打通,作为礼堂。请伍廷芳(秩庸)证婚。父亲主持婚礼,刘姻伯书勋亦到,是坤宅主婚人。贺客不少,大都是张氏族人和至亲。  相似文献   

12.
庐山一称“匡庐”,相传殷周时有匡姓兄弟结庐隐居于此而得名.山中群峰林立,峦蟑峨峋,林木葱茏,云海弥漫,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父亲一生到过许多名山,庐山可算去得最多,先后共有七次.1929年7月第一次上庐山,住了两个月.1932年6月、7月和9月,三次上庐山.1933、1934、1935年连续三年盛夏都在庐山度过.父亲对庐山留有极好的印象.1932年,我在美国留学没有随父亲上山,其余四次我都在父亲身边,所见所闻,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第九章 第一次回家乡海盐 父亲出生亍广东,清光绪六年(1880年)十四岁随祖母谢太夫人回家乡海盐,住虎尾浜故居,延师读书。光绪十八年二十六岁晋京会试,中式点翰林。以后就留京任职。父亲在家乡住了十二年,在他一生中仅占八分之一时间。可谓短暂之至。但是,他对家乡,对张氏宗族有深厚的感情。他关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张氏家族的事更处处放在心上,几乎全力资助。他一生为张氏家族办了三件事:一是修族谱,二是建祠堂;三是建公墓。我就这三件事的来龙去脉和我的亲身经历,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7月赴美留学,离国一年多.在这期间父亲曾三次上匡庐.兹就家人日记、书信等材料,略记三次登山情况.因非亲随,难免挂一漏万.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之役,商务印书馆总厂被日寇炸毁,东方图书馆也成一堆劫灰.我在国外得知后,想象得出父亲半生心血,毁于一旦,该有多么心痛.父亲在愤懑中为商务的复兴奔忙,时感晕眩和胸闷,乃于六月初上庐山休养.先托人在西谷大林寺租得  相似文献   

15.
《现代出版》2010,(5):F0002-F0002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1892年清进士及第,授翰林院庶吉士。1902年受邀商务印书馆,先后任编译所所长、总经理、董事长等职。主持出版了《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古籍善本图书,以及大量工具书、教科书。鼎盛时期,商务版图书全国第一、亚洲最大、世界前三,有36个分馆,1000多个办事机构。张元济是抱着“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决心来从事出版事业的出版家,  相似文献   

16.
张元济(1867—1959),号菊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编辑家、出版家。在60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努力实干,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和传播思想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里,仅就张元济的编辑思想进行一些探讨,也以此作为对近现代优秀出版传统的回顾。  相似文献   

17.
张元济先生(1867—1959),号菊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成就卓著的编辑家、出版家。在60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兢兢业业,努力实干,为我国的出版事业和传播思想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先生生于清朝末年,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学者,曾供职清廷。他从事出版活动,一方面有着政治上失意,受到处分的偶然性,同时又与具有爱国、民主思想,以及一生追求进步有着必然的联系。张元济先生曾经历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不寻常时期,目睹清政府的昏庸腐败,以及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他和当时具有爱国思想的进步人士一样,陷入了焦虑和苦闷中,他们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道  相似文献   

18.
抗日前后(中)售屋 上海沦陷后,极司非而路宅内仅住五人:父亲、我和昌琳、珑儿及侄女祥保。还雇用着二男三女佣工,以保持这座大宅内的日常生活秩序。由于家境日趋拮据,家用开支一减再减,仍入不敷出。售屋就成为唯一的出路。 父亲辛劳半世,凭多年省吃俭用,盖了这所住宅。在这里,父亲编纂了两部巨著:《四部丛刊》一、二、三编和《百衲本二十四史》;在这里,父亲会见了不少名人、挚友,与商务同仁商议公司大政方针。一旦分离,怎不依依。 抗战之后,江浙两省的老百姓涌入上海租界避难。我家附近人口骤增。那一带房屋没有下水道,每逢雨季,我家花园竟成泽国。水质又黑又臭,极不卫生。“七·七”全面抗战爆发后,租界势力达不到越界筑路,极司非而路、愚园路一带成为敌伪军警盘踞之地。我家西面的76号成了臭名昭著的汉奸特务吴四宝的魔窟。在敌伪恶势力的怂恿下,我家后面康家桥一带赌窟、烟馆(当时称燕子窝)、押头店(即小型典当铺)、妓院(野鸡堂子)纷纷兴起。这种环境使人无法居留,更增加了父亲迁地决心。  相似文献   

19.
第十八章 抗日前后(上)一、校史处迁至我家 父亲退休后,专心于校勘《百衲本二十四史》。商务印书馆决定在我家相近的极司非而路中振坊租赁两幢三层楼房屋,作为校史处。校史处有两位负责人:一为汪颂阁(一作颂谷,名诒年,系父亲同年汪康年之胞弟。杭州人。)另一位蒋仲蒹,苏州人。校史处初创时,需要年青的编校人员,父亲即致函壬辰同年唐文治(蔚芝)。蔚丈介绍本届无锡国学专修馆优秀毕业生王绍曾(廿岁,江阴人)、赵荣长(廿一岁,江阴人)、钱钟夏(廿一岁,无锡人,钱基博之侄)来沪参加工作。 校史处于民国十九年八月正式成立。全处共有十二三人。不料翌年一月廿八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全部毁灭。当时称为“一·二八事变”。二月,商务全公司宣布停业,校史处也不得不撤销。然而父亲不愿让编校全史的工作就此中止。经与商务当局磋商之后,决定将中振坊房屋退租,裁减人员。王、钱、赵三位辞退,每人发给三个月遣散费。校史处即迁至我们家中。我们腾出大会客厅。原在中振坊的校史处家具,如大书橱、办公桌椅以及装了箱的书籍、文件等都搬了过来。其它多余之物一律退还商务。从此,校史处的同仁在我家工作了五年八个月,到1937年11月2日结束。《百衲  相似文献   

20.
第十四章 父亲遭绑架前后父亲一生阅历丰富,可“遇险”的事不多,1927年那次遭绑匪劫持,留盗窟六昼夜,可算是最险的一次.这年秋天,我患伤寒症住院,双亲和昌琳每天按医院规定时间来院探望.有两天父亲没有来,我问怎么父亲不来,母亲说:“你爸爸得了重伤风,发寒热,怕传染给你,所以未来.”我信以为真.其实父亲正是那几天被绑架,家里人怕我着急,有意瞒着我.直到我病癒出院,才知道父亲被绑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