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议大家认真读一读这组文章,这是“佳作赏析”专栏开出以来不可多得的一组佳作:既是名家的作品,又是名家的点评。正如东流同志在点评中所说,此文所让人能“悟”的东西是多方面的。作为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学到多方面的东西,即使不从事新闻采访工作的同志也会从中获得多方面的有益启示。我们读后不妨也好好地“悟一悟”,看能“悟”出点什么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两句诗写的是观庐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有不同的风光。新闻写作也同样是一个道理,正面去观察,并不一定“识得庐山真面目”,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侧过脸去看,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进行独创性的思考分析,平淡无奇的事,也许就能“看”出峰峦叠起的新天地来,新闻也会由此而出“新”。 侧面观察,易于捕捉到常规新闻外的“边缘新闻”。我们一些记者和通讯员,常常埋怨自己身边没有新闻可写。除了没有深入生活、扎根基层的原因外,从思维方式上,不会多层面去看问题、分析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只要…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媒体灾难新闻存在的审美误区表现在:忽视新闻的“主题美”;压制新闻的“真实美”;破坏新闻的“善”之美;曲解新闻的“接近美”。对于灾难新闻进行审美引导,既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也是满足受众需求的需要。受众获取信息,既出于知识需求和服务需求,也出于新闻审美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一、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江泽民同志在一次视察工作时讲:”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一关于舆论导向“福”和“祸”的论断,把新闻舆论的作用提高到新的高度,对于我们这些掌握、操持新闻舆论工作的人来说既感到无尚光荣,又感到责任重大。在文革期间由于舆论导向的偏差,使许多领导干部成为“黑帮”被批斗,给党、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只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在新闻的报道中,要弘扬…  相似文献   

5.
一位担任新闻工作多年的人士,想到新闻专业来从教。我问他:“您是做何种工作的?”答:“做新闻工作的:”“您做过新闻学吗?”我又问,却未立即回答。又曾遇到一位教师,他称自己可以指导教学论的研究生。我问:“你搞过教学论吗?”答:“我搞过20多年教学了。”答非所问。于是,我不再问了。从侧面讨论了几个很容易对答的问题:我们学校从事教育的人多少?数以千计吧?从事教育学的人多少?仅仅数以十计了吧?相信能指导研究生的人,会因这些问题而想到另一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按干什么事都有个方法问题。俗话说,“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讲的就是方法问题。新闻采编工作也是如此。如何在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就更需要方法了。本文作者长期从事新闻领导工作,在新闻采编工作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本期起他将为我们一一道来。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人们公认的至理名言。作为新闻单位建立良好信誉的基础和马克思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真实二字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相当重要。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关于新闻失实、虚假新闻的批评和讨论却没有停止过。多种多样的主  相似文献   

8.
当前,广播新闻遭遇前所未有的然机与挑战。未来的新闻竞争将新闻时效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闻世界不再是“以大欺小”而是“以快击慢”;广播新闻要迎接世界性的挑战,只有在“快”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要求新闻从业人员正确处理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使命感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全社会对新闻界整体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反映新闻传播业改革发展、理论探讨、学术研究园地的新闻专业期刊,理当做出应有的贡献。诸如增加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体研究;超出一般道德谴责层次,深刻剖析“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现象;开辟专栏,有针对性地介绍西方和其他国家的同类研究和实践成果;将对新闻从业人员自律问题的讨论置于更加广泛的背景之中,等等,是目前阶段特别需要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对记者而言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把住好这不期而遇的机遇可以成就一名记者的辉煌。面对突发事件记者应该怎么办?这是每个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特别是新闻记者必须在心理上有所准备的问题。心里有准备在突发事件面前就能应对裕如。李伦娥是中国教育报记者,在本文中她着重介绍了她在突发事件中如何进行人物采访的。建议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认真读一读,对我们将来如何应对突发事件是会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如何从平凡的日常琐事之中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怎样的角度去构筑新闻素材,这是许多新闻界人士深感困惑的事,但也是新闻工作者所必须炼就的一项基本功。对此,蒋剑翔先生在他的《拎出新闻眼》一书中对此作了甚为详细的剖析与论述。拎出“新闻眼”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通常有这样三条:一是要精心确定报道选题;二是要反复提炼新闻主题;三是要关注民生,反映百姓呼声。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说新闻”之风的兴起,很多地方台的新闻播送样态,纷纷由“播报”改为“说新闻”。“说新闻”应作好“第一时间新闻”稿件的前期准备;其次,要注重主持人的功夫,这是“说新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既是我国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又是我国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新闻的真实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要完全真实;(2)新闻中引用的各种材料要真实可靠;(3)能表现整体上本质上的真实;(4)对人、单位、事件的评价要客观;(5)不能脱离新闻来源随意发挥;(6)新闻报道的语言必须准确。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确保新闻真实,最重要的是在新闻工作者始终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倡新闻工作者树立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使新闻工作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形象建设,是新闻队伍面临的一项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和现存的监督约束机制的乏力还影响着新闻队伍的形象建设。因此,应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政治素养;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提高新闻队伍的道德素养;大力弘扬奋发向上的作风,努力提高新闻队伍的化素养;狠抓作风建设,努力作到“严、细、深、实”。  相似文献   

15.
新闻舆论阵地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领域,周恩来有重大理论贡献,他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新闻具有阶级性,新闻舆论是进行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造的有力武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应当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阵地;要创办“无产阶段报刊”,“党报是我们的喉舌”,是“人民向导”;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党必须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周恩来强调,新闻工作要“努力为人民服务”,新闻舆论阵地必须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亿的根本利益;新闻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党的新闻工作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本质。服从真理,注意政策。  相似文献   

16.
建议大家认真阅读一下刘向东同志的文章。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应是中青年记者永恒的课题,只有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工作、事业才能不断前进,否则就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刘向东同志在这里主要讲的是中青年记者如何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问题,但对以从事编辑工作为主的中青年同志也是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阅读《大潮回声》(以下简称“大潮”),于我们而言受益匪浅。对刚毕业的同志来讲.初始走上工作岗位,面对迥然于校园的崭新天地,从事新闻宣传这样对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角色的遽然转变让我们颇有点措手不及。尽管就读中文专业,具备了一定的从事文字工作的基础;然而新闻宣传有其特定规律,小到推敲标点。大到把握风格均各有讲究,从这一层面讲,我还是“门外汉”。  相似文献   

18.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具有独特视角和深厚思想的新闻,有着“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本文通过一则课例讨论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和新闻教学内容的选定.通过对教学实录的讨论,认为要准确选定新闻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处处抓住“没有”这一看点,从“没有什么”入手,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达到“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红梅 《中文自修》2005,(11):19-19
我们平常写文章很强调作者的文才,才华满腹自然字字珠玑。但是,新闻不一样。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扎实的采访工作做铺垫,再有才华的人也很难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所以,老记者在总结新闻报道的经验时,往往会说“七分采,三分写”,十分强调采访的重要性。实际上,记者在提问时,如果问题问得好,有时还能问出锦绣文章。因为巧妙的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超常发挥”,许多感人的故事、形象的说辞、充满灵感的比喻,就由采访对象自己说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林散之(1898-1989),安徽和县乌江人。原名以霖,号三痴,后改名散之,别号左耳、散耳、聋叟、江上老人。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林散之号三痴之“三痴”,也即痴诗、痴书、痴画,“散之”或由“三痴”谐音而来。先生诗、书、画俱佳,正像黄宾虹所说:“诗书画合一,不朽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