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熟读背诵”是古已有之,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还需要学生多读多背吗?笔者认为提倡素质教育与“熟读背诵”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它们之间并不相悖。“熟读背诵”的价值体现现在以下几方面:1.是与提倡“素质教育”的方针相适应的“熟读背诵”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以“读”为本,是开启英语世界的金钥匙。 毛泽东曾说过“语言的掌握是要下些真功夫不可的。”古人就对“读”这一功夫作过许多肯定与推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些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语言的学习是要符合从量变到质变这一原理的。同样作为语言的一种的英语也只有多读才能达到“胸藏万江凭吞吐,笔者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具体来说,第一是先选好教材,即精读课本、泛读课本。精读课本要求熟读背诵,或干脆叫《熟读背诵课本》,应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规范,易于形成能力,适合自己朗读背诵的文章组成,并辅以有关参考资料即可。比如《新概念英语》及辅导手册。它就具有语言地道篇章短小精悍、故事有趣生动,且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独到特点。所以很适合于英语自学者的基础学习。泛读教材指的是广义教材。凡是与英语相关的报刊、书籍、图表都可多接触,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第二是着手精深地熟读,开展广泛地阅读。古人阅读讲究熟读、深思和背诵。朱熹主张“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精读课本的学习就是要这样体现了一个“精”字,使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具体使用起精读  相似文献   

3.
背诵和理解     
朱熹说过这样的话:“以此知观书不可苟,须熟读深思,道理自见。”他的话道出了“熟读深思”对“理解”的重要性。传统的语文教学早已证明,学习语文的有效方式之一是熟读背诵;传统的语文教学也早已证明,熟读背诵必须是在理解基础上的熟读背诵,同时,熟读背诵的过程本身也是加深理解的过程。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理解,是辩证的统一。正因为如此,每册语文课本都要安排相当数量的背诵的练习,这也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本册课本,安排背诵练习的有13课。  相似文献   

4.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中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最基本、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只是到了现在,提起背诵,不少人都会反对,认为背诵会拘禁思考、桎梏心灵。其实不然。就语文学习而言,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离开背诵不行。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勤学苦练,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的目的任务。可见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那么背诵  相似文献   

6.
学习文言文,其基础在诵读。近年来,中考文言文的默写比重占了不少,怎样有效地背诵文言文呢?首先,出声有节奏地读,能帮助记忆。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直读到如出己口,烂熟于胸,最后能脱口成诵。其次,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有些同学没有理解内容,为背而背,前后割裂地“死记”,支  相似文献   

7.
背诵是学习的强化剂,是巩固记忆、增强记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古人读书十分重视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书经验强调的就是背诵的功能。如今,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背诵被不少人所忽视,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与教材中规定要背的文字太少有关系。最近,笔者对六年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背诵量统计表  相似文献   

8.
熟读、背诵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凡教材中规定背诵的部分,一律要求学生背诵出来。要达到这个要求,我认为“身教”胜于“言教”,凡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教师也要能背  相似文献   

9.
熟读背诵是我国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要熟读背诵”。学习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人们储存知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内储,即记忆,用各种形式将知识储存于大脑皮层。良好的记忆力,除了先天因素外,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锻炼。二是外储,即做笔记,积卡片,作摘录,编索引等。对中小学生来说,这两种方法,应以内储为主,外储为辅;内储为根本,外储为发展。熟读背诵就是记忆储存的好方法。所以,要学好语文,必须熟读背诵一定数量的文章。只有这样,才能运用自如、循规为圆,依矩成方。  相似文献   

10.
谈范文背诵     
一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常诵出新意”,“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等,都反映了从前读书的人对于熟读——背诵的重视。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说,这种重视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首先,学习语文,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熟悉许多表现力很强的语句,融会许多极动人、极发人深省的思想内容,通过背诵,就可以把这些东西逐步积累起来。背诵的诗文愈多,写起文章来,就可能有更多  相似文献   

11.
改革语文教材,我以为当务之急必须先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基本篇目要典范,稳定。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篇目,有些文章仍不太合适。①很难读懂的文章。②已不适应今天生活的文章。节选的政治论文也不宜多选。按照赵宪初先生关于中学教材知识四层次的观点,基本篇目属语文教材第三、四层次,即“记之”和“用之”的内容。教师要反复教,学生要“学而时习之”,该背诵的要背诵,该熟读的要熟读,有的古文,还要会逐字逐句翻译。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懂了这类课文,  相似文献   

12.
所谓诵读,就是指语文教学中的熟读背诵。不少语文教师尽管在口头上常常提及,但在教学过程中多是自觉不自觉地以讲代读,致使讲读课变成了讲解课。新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中学生要“熟读、背诵现代文和文言文的一些篇或段”。并特别强调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开中学语文教材看,初中课本就有60多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龚维勇 《学语文》2006,(4):23-23
古时语文教学强调诵读。蒙童入学,老师只是要求熟读、背诵,诵读《三字经》、《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诵读一定量的文章后,老师才“开讲”。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先前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他们(指前人)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他们的想法未免素朴了些,然而他们的取经并没有错,熟读名文,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语言的完美。诵读的功夫,无论对语体对文言都很重要。仅仅讨究,只是知识方面的事,诵读却可以养成习惯,使语言不期而然近于完美。”他又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的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4.
我小时候背过不少古诗,白居易的《长恨歌》120句、840个字,我到现在还能够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朱自清的散文我也背了不少。记得小时候叔叔教我学英语时,每次给我讲新课前必须先背老课文。开始还可以,到第十课后,要背前面的许多课文,真是困难。好在当时年少,记忆力好,便尽量地熟读它、背诵它。后来学了俄语,我又背过不少俄罗斯名著,包括著名学者巴甫洛夫给青年的信。小时候精力旺盛,记忆力强,利用这个时候多背诵一些东西,能终身不忘,一辈子受益。其实不单文学名著要背,数理化中的许多公式、定理、常数等都应该熟读背诵,比如2、3、4的对数各…  相似文献   

15.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多背些好文章,可以丰富语汇,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受益终身。因此,在指导背诵之前,老师首先要讲清背诵的重要意义,使自己的教学对象在真正明确了背诵的重要性之后,由“要我背”转化为“我要背”的自觉行动。有了自觉行动,老师再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就会变“死记硬背”为“活记乐背”“活记易背”,背得轻松,记得牢固。不同类型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方法背诵。1、重章叠句的诗歌采用更换词语法《伐檀》这一课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法淋漓尽致地抒发感情,  相似文献   

16.
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珠海市三灶区金海岸海华小学林涛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比较重视博闻强记、熟读背诵。背诵是发展学生语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些教师认为背诵就是死记硬背,乏味呆板,从而冷落或否定了这一教学手段,甚至连“熟读课文”也成了一句空话,这影响了学生对...  相似文献   

17.
学习语言是为了培养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能力。语感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重复,而重复的最好办法就是熟读背诵。这是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显著的标志。熟读背诵是传统语文教学早己证明了的学习语文的有效方式,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熟读背诵是学习语文的必由之路。中学阶段,要求学生熟读背诵若干课文(或精彩片段),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目前语文教学重理解、轻背诵,认为一篇课文经过老师的分析讲  相似文献   

1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说的是背诵的重要。背诵,也是学习英语的一条必由之路,初学者更是如此。当我们学习一个英语单词时,我们要掌握它,就必须记住它。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对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要熟读背诵。”熟读,背诵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我们的先辈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历来都很珍视这个宝贵的经验。《三国志·魏志·王肃传》的注里记有当时经学家董遇的一个故事: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不收弟子,认为要了解一部书,用不着请别人  相似文献   

20.
背诵作为一种读书方法,就是要不看原文通过记忆来念出读过的文字。这就需要学生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记诵于心,掌握了好的背诵方法就会事半而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