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湖州,向为浙北重镇.这里西邻天目,山峦起伏绵亘;北傍太湖,河湖港汉纵横;土地肥沃,物产殷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称.湖州,又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早在秦代,这里就设置乌程县,相传有善酿酒的乌、程二姓居此,故名.三国东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在这里置吴兴郡.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因地滨太湖,得湖州名.自古来,湖州也是名人、学士荟萃之地,不少文人作家诞生于此,其中也不乏名闻海内、给后世深远影响者.本文试将湖州历代较有名的作家作一汇编,并录小传于后,以飨读者.文中所举人物仅笔者根据手头现有资料进行整理、摘编而成,既不能尽全,又不能尽美,且免不了谬误之处,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广大妇女在政治、经济、伦理、婚姻等各方面的压迫束缚下,失去了学习文化和发表作品的机会,因而历代女诗人女词人很少.湖州古代文学史表明:从六朝起,有作品传世的湖州女诗人(含词人),每个朝代不过数人而已.清代,在清诗复兴中,有诗词作品传世的湖州女作者,大量涌现,且大多有专集,其数量之多超过历代总和.据不完全统计,清代湖州女诗人(含词人——下同.)约有五、六十人,其中包括非湖州籍而适湖州人者.除数量之多外,清代湖州女  相似文献   

3.
纳兰性德墓志铭校读与索解陈桂英一、墓志铭的撰写及今日所见四种记载文本纳兰性德的墓志铭,是研究这位杰出的满族文学家最具权威的重要资料。墓志铭的撰写者徐乾学,是江苏昆山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大儒顾炎武的外甥,兄弟三人同擢巍科,交际广泛,名重士...  相似文献   

4.
中唐著名诗人顾况是湖州丘司议之婿,因此经常往来湖州。大历年间,顾况与陆羽、皎然等人交往于湖州,《茶赋》一文当作于此间。由于历代茶赋存世数量非常之少,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茶赋的研究不够重视,妨碍了对茶赋的正确评价。唐代茶赋,唯有顾况一篇。其《茶赋》可谓以孤篇横绝全唐者,是历代茶赋中的传世佳作。《茶赋》蕴含的茶文化元素与文化审美价值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之后的历代诗歌作品中反复出现,它从一个单一的形象逐巍发展成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体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6.
“天下第一奇书”(金瓶梅)中多次写到湖州.当时官民之间来往送礼常用湖绸.作者为叙写西门庆生意中的丝绸买卖.写其与应伯爵、韩道国关系,从而引出湖州商人.张竹坡评点指出.作者写“湖州”乃谐音“胡诌”.“爱何”则谐音“爱河”,“湖州爱何”谐音“胡诌爱河”.全书100回人物命运终于湖州何姓,乃以“胡诌爱河”惩劝世人.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笑话艺术传统的民族,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以讲笑话的俳优,其后的各个朝代里,孕育出众多的机智人物,散见于历代古藉。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年来,全国民间文艺刊物上译介了大量少数民族机智人物,如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蒙古族的巴拉根仓、藏族的阿古登巴、纳西族的阿一旦、苗族的反江山等,都是其佼佼者。就新疆而言,几乎每个民族中都有机智人物出现,形成了一个以纳斯尔丁·阿凡提为中心的各民族机智人物群体,仅维吾尔族中知其名姓者就有十多人。他们用幽默风趣的笑话故事,显示了维吾尔人民的聪明才智,丰富了祖国的笑话艺术宝库。其中纳斯尔丁·阿凡提早已名扬中外,而赛  相似文献   

8.
状元是中国科举时代进士科廷试第一名,考中状元即称“大魁天下”,荣耀无比。那么,状元是怎样录取的呢?是不是文才第一才能当状元呢?状元的录取与历代进士科考试科目的变化有关,如唐代重诗赋,宋代偏重经义,明、清则以八股文来衡量高低。士子要擅长当代重视的科目,才有可能大魁天下。状元的录取还与历代进士科考试制度的变化有关。如唐代是主司掌文衡,试卷不糊  相似文献   

9.
被历代画坛传为佳话的误笔成蝇的典故,源于三国时期著名画家曹不兴为吴帝孙权画屏风的故事。曹不兴,一作弗兴,吴兴(今浙江湖州)  相似文献   

10.
在对唐代大历浙西联唱的地域影响考察中,湖州雅集的郡守宾客唱和风尚是不容忽略的.其上承晋宋以来的郡守宾客唱和遗风,下启赵宋的郡牧文豪集会风气,截然不同于明清以地域文化精英为雅集主体的文会流风.以郡守宾客为集会主体,历代郡守修造、雅集的亭堂楼台为集会场所,以宴游饯别和人文旨趣为集会主题和格调,充分展现了唐宋湖州雅集风尚的主要特征.唐宋湖州雅集风尚对其地的文化品格建构颇有贡献,同时对明清湖州的文会兴盛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人口流动规模膨胀、分地定额制的推行导致异地考试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社会问题。清代对异地考试实行部分放开的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移居年久者入籍参加当地考试,对人口稀少的边地采取变通性措施,设立商籍解决盐商子弟异地考试问题,许可具有特定身份而非直隶籍者参加顺天乡试。通过为异地考试者单独确定学额或中额的措施,使不同阶层或不同地区间科举利益的冲突趋于弱化和隐蔽。清政府严格限制制度范围外的异地考试,采用防惩结合的思路治理冒籍跨考问题。研究清代异地考试制度对当前异地高考政策的改革及决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清末甲辰会试是我国最后一次会试,宣告延续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借闱河南贡院的原因多多,有河南贡院自身优势,也有当时的社会原因。就其结果分析,此次会试不仅沿袭了传统做法,而且在选题、选仕等方面都不亚于往日,可谓一次庄重而严格的考核。  相似文献   

13.
山西处黄河中游,有中华民族"文化摇篮"之称,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国科举隋大业元年(605年)始,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终,历经1300年,横跨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作为一种考试制度延续上千年的历史,这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都绝无仅有。历代科举中,山西共产生3000余名进士,有40余人进入鼎甲。本文尝试对山西历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的情况进行小考。  相似文献   

14.
科举考试是中古时期中国皇朝所创设出来的一种人才选拔机制。在统治者的鼓励和读书人的热衷两相应和下,科举制也就兴盛起来了。在科举竞争中,势必会有一些因竞争激烈、政策漏洞而产生的舞弊行为,"寄应"即是其中一种。"寄应"是科举制与户籍制结合的产物,在他乡寄籍应举对科举的公平性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也受到历代政府的重视。在前人探究基础上进一步对北宋"寄应"现象进行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度为封建社会人才选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元明清三代科举发展中都出现过废置现象。文章具体分析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科举废置的背景、过程以及影响,分析比较了三次废置的差异,认为元明清时期科举的废置与终结实质上体现了作为人才选拔重要方式的科举制度与实用人才培养之间很难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精英循环理论视野下的科举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精英循环是任何社会政治稳定的必要条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精英循环渠道。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只存在王朝的更替而没有制度改变的原因,正是由于其科举制度只是部分的解决精英循环的问题。科举制度在强化国家功能,圣化封建体制等方面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代定鼎之初,即宣布采行科举取士之制。沿袭相对较为完善的明朝科举是并不熟悉科举的满洲贵族迅速实现开科取士的便捷之途。在顺治朝建立清代科举制度框架的基础上,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不断调整与补充,科举制度步入了鼎盛,其缜密与完善程度远超前代。嘉庆、道光朝虽将多项科举制度发展成定制,但受内忧外患之冲击,科举弊端逐渐显露,衰败之势已逐渐显露。咸丰、同治朝,科举已无法沿着其制度之规定正常运作,发展新式教育、改革科举成为晚清有识之士之共识。至光绪朝,清廷虽对科举进行了局部改革,终回天乏力。清廷被迫下诏停废科举。  相似文献   

18.
科举西传说是科举学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本文在综述科举西传说的由来的基础上,介绍科举制对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影响,并论述科举西传说得以确立的根据。1570年至1870年间,主要用英文出版的涉及中国科举的文献远不止七十余种,在此之外目前至少还可以找到近五十种相关文献,总数当在一百二十种以上。在已证明西方考试制度是将科举考试的公平竞争原则借鉴过去的情况下,找到当时明确指出英美等国文官考试制度曾借鉴中国科举制的宝贵资料后,科举西传说可以确立。  相似文献   

19.
知今通古看科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往科拳评价中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情况,将清末人士举出的极端个别例子当作一般情形,进而否定整个科举制度的选拔效能。关注现实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问题,能使我们对科举制的了解更为客观而深入。科举制并不是像许多人印象中的那么恶劣,即“非恶制也”,应该把“科举”当作一个中性词来看待。  相似文献   

20.
科举制在古代中国社会结构中占居中心地位,它与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层次的互动。科举社会学是以"科举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或研究领域,它着重探讨科举制的社会建构过程、科举制内部的社会系统、科举制的社会功能及其实现机制,其研究价值在于其对科举学学科的价值和对现代考试改革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