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校“两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两课”教育势必要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上进行机制创新。网络课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形式 ,“两课”机制创新可以网络课程为突破口 ,进行“两课”网络课程建设 ,以实现“两课”的整体改革 ,真正达到“两课”教育的目的。一、“两课”机制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两课”是对青年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公共基本课程 ,是每个大学生必须学习的政治理论课。“两课”开设以来 ,为培养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发挥了重要…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网络环境对“两课”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提出全新的挑战和要求。丰富的网络资源使“两课”的教学资源获得空前的优化和节约,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自主化、个性化。本文尝试将网络资源与“两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不断改革和创新是“两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规定.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纷繁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转型带来许多问题,对高等学校“两课”提出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树立阵地意识,增强“两课”教育的主动性,探索“两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推动“两课”教育进入网络,开拓新世纪“两课”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两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当代社会,“两课”教育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技术和学习型社会的挑战。许多高校的“两课”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未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因而未能受到学生的重视。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所谓网络环境下“两课”教学教育新模式,是指融传统“两课”教学教育模式与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教育模式于一体的新教育模式,一方面它强调“两课”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导向性、主导性,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学生在整个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这样的教学教育模式不仅能充分保证“两课”教学教育的政治方向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的发展给高校“两课”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着重从教育过程的诸要素入手,分析制约“两课”教育有效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增强高校“两课”的吸引力,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不断改革和创新是“两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规定。21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纷繁复杂变化,经济全球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许多问题,对高等学校“两课”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必须树立阵地意识,增强“两课”教育的主动性,探索“两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开拓新世纪“两课”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章主要对影响和制约高校“两课”教学效果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增强高校“两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学要融入素质教育的观点,必须切实理解“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这一论断,必须改革“两课”教学内容,改革“两课”教学方法,建立“两课”教育基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两课”教师队伍,加强“两课”教材建设;同时,“两课”教学还要加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在新形势下开展“两课”实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两课”教学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加强“两课”实践教育是新世纪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和推进“两课”教学改革的需要,“两课”实践教育应遵循目标性、多样性、实践性、长期性和双向性的原则,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网络竞赛、青年志愿行动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对于青年大学生是一把开放的“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大量的信息,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带给我们更高效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以及新时代的行为理念;另一方面多样的思想与观念给青年大学生带来诸多困惑和迷茫,网上大量的反面信息在侵蚀着他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网络的虚拟交流方式也会导致网络参与者行为上的种种问题。因此,网络环境下青年大学生的“两课”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网络在给“两课”教育带来全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一、新时期网络使高校“两课”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一)网络使青年…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信息文化多元格局中 ,高校“两课”教育的定向性与网络传播的散发性之间的矛盾 ,造成主流文化垄断话语权威被分散到虚拟社群中 ,使得主流文化趋于分化和细化成为必然。“两课”教育模式通过网络信息特征来审视自己的形式 ,积极参与活动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裴笛 《煤炭高等教育》2008,26(6):117-119
“慎独”作为儒家倡导的道德修身的重要方法和人格修养的理想境界,蕴含着丰厚的思想意蕴、哲理取向和价值追求。有效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有赖于对“慎独”资源的充分利用。一方面,“慎独”对主体内省、真诚、自觉、深沉式的道德诉求和伦理期待,可以为解决当下网络道德伦理问题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又要着眼于内在局限、外延延伸和内蕴拓展,对“慎独”进行现代转换,实现现代生成,进而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整体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3.
当全球化迅猛发展并赢得人们的肯定性评价时,反全球化也开始全球化了,反全球化运动并不反对全球化本身,准确地说是反对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为应对当前的反全球化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一方面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反全球化,另一方面又要对之低调处理;要适度开放,尽可能将全球化的成本降到最低;参与全球化的体制建设是中国建立大国地位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儒家"诚"范畴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儒家的"诚"范畴自其产生后,在宋明时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宋明理学对"诚"如何贯穿"天道"、"人性"作了具体的阐释;另一方面,宋明理学对"诚"的道德内涵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这种发展使"诚"的内涵更为丰富,更为完整.  相似文献   

15.
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表面上与“两个必然”渐行渐远,实际上加快了“两个必然”的进程。科技革命、资本扩张和自我调节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走上了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针对新兴的工程网络计划技术采用逆向思维,在网络计划优化中对于工期优化采用“TFE”法进行优化的新思路,使网络计划工期的优化较为简便.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成为文学新宠,是消费社会特有的文学现象。随着电子媒介的兴起和消费社会的转型,网络文学也据此作出了自适性改变:一方面它因无法疏离"图像转向"的时代而不得不与图像频频联姻,另一方面它又因无法避免消费社会带来的挑战而不得不与"符号消费"彼此依附。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对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成分加以考察,对此双重语境加以审视,能够管窥网络文学的新视点。  相似文献   

18.
从《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作品本身的内容、主题和众多有关的献资料等方面看,古序体有三种,而非两种。《滕王阁序》的“序”应为“记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青少年“粉丝”作为泛娱乐化时代下新崛起的一个群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面对大众质疑和批判的眼光,他们事实上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极端狂热,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正日趋理性;另一方面,青少年“粉丝”在娱乐化浪潮和消费主义的双重驱动下表现出的过度沉迷及盲目消费的倾向,也亟需相关的社会力量予以矫正。为此,学校、家庭及媒体都应积极采取措施,对青少年“粉丝”的心理和行为加以引导,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兴象”是中国诗歌独特的意象类型,它受到中国诗学的普遍认同与推崇,一方面在于吻合中国人对诗性形象的设计和对某种特定审美趣味的追求。另一方面它更接近中国美学所强调的对“道”的体验,和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更易展现个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意识。“兴象”在构“象”上、喻“兴”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在审美上表现出情景交融、意存言外、自然天成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