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起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起手来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  相似文献   

2.
缘起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起手来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我想告诉学生要学会谦让,举了孔融让梨的例子。刚讲完,马上有个学生举手说:"孔融不应该让他的哥哥吃大的,应该自己吃大的,尊老爱幼嘛。"经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激动起来了,纷纷举手赞成。无独有偶,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分苹果"的故事,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让社会成功人士和监狱服刑的犯人分别追忆母亲的早期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一位犯人说:小时候母亲拿来一篮子苹果,他心里想要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但弟弟抢先说要那个又大又红的,妈妈板着脸生气地说:"小孩子怎么不懂得谦让!"于是这位犯人说:"妈,我要那个又小又青的苹果。"妈妈表扬了他,从此他学会了撒谎,长大以后走  相似文献   

4.
对于美国课堂上常见的自由、随意,中国教育专家认为他们是在给学生吃“第六个大饼”,而美国学者的观点是给学生吃“三明治”。一次,这位专家向美国学者讲起了“傻人吃大饼”的中国寓言故事。傻人连吃五个大饼,吃到第六个大饼才感觉饱了,这时,他说:“早知道吃第六个大饼才饱,前面五个我就不吃了。”专家说:“你们美国的教育就像是只给学生吃‘第六个大饼’。”美国学者似有所悟。可是第二天,他找到中国专家说:“我们美国人不吃大饼,我们习惯吃三明治,我们给学生的应该是三明治。”中国专家大呼其妙。“大饼”和“三明治”的比喻有着怎样的含…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10,(4):74-74
宝宝现在7个月大了。从6个月开始,我在给他冲调配方奶粉时,会加入一定量的米粉来喂养他。米粉是自己家研磨的。宝宝持续吃了1个月,吃得很好。但这个月去体检,医生说这样喂不利于消化,应该停下来。请问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6.
两个桃子     
王婧一 《红领巾》2010,(1):30-30
妈妈买来一篮桃子,我拿出两个桃子,一个大,一个小。我把大桃子递给爷爷,说:“爷爷,人家都说要尊老爱幼,您就吃这个大桃子吧。” 爷爷高兴地说:“好孩子,从小就知道疼爷爷。爷爷吃小桃子,你吃大桃子。”我说:“爷爷,您吃大桃子,我小,应该吃小桃子。”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两兄弟特爱吹牛。有一次,哥哥说他吃的馒头最大,弟弟就说他吃的包子最大。怎么个大法?几十个人吃了三天三夜还没吃到馅儿,就在他们挖着吃的时候,发现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写着:离馅儿还有三十里。  相似文献   

8.
打食与等食     
当然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文教师不读书,或者只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不编制练习题,只选用、购买别人编的练习题,自己不主动"打食儿",只吃"等食儿".他们的学生呢,也只是吃老师给的,也是"等食儿".如此教学,学生岂不成了"填鸭"?我曾听过一位老师说,语文老师上课就像喂猪,你喂他什么,他就吃什么,所以要喂他有营养的饲料.虽然这个比方的核心意思是说教师应该选择有营养的语言材料交给学生,但我仍然反对这种说法.学生不是猪,教师也不是饲养员.学生有他的能动的理智的选择,他有拒绝你所强加的"饲料"的权利,你一味地强加给的"饲料",就是强加给学生吃"等食儿"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9.
他刚出生,食量就大得惊人。断了奶,这个孩子的食量还是很大。妈妈总是敷衍说,孩子是在"疯长"。孩子大点儿了,只要是能抓到手里的东西,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填进了他的嘴里。妈妈总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用嘴感知世界,长大就好了。不久,小孩儿会说话了。他学会的第一个字就是"吃"。满嘴都是"吃汽车、吃球、吃小狗"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嚼烂的苹果     
一个学生要老师教会他所有的智慧。老师笑了笑,从桌上拿起一个苹果,放到嘴边,大大地咬了一口。过了好一会儿,老师才又张开嘴,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然后对着他的学生说“来,把这些吃下去!”学生惊惶地说:“老师,这……这怎么能吃呢?”  相似文献   

11.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故事说孔融小时候有次和兄弟一起吃梨子,大家都拣大的拿,只有孔融拣小的。旁人问为什么,他回答说: “我年纪小, 所以应该吃小的。”孔融懂得谦让的时候,仅仅才四岁。智力的早熟,当然值得称羡,道德观念的早熟,那就更值得赞叹了。  相似文献   

12.
爸爸患了高血压,医生要他戒酒戒烟少吃多练,可他就是“宁死不屈”,要不我怎么会说他没出息呢! 先说戒酒吧。每顿吃饭后他总说下顿绝对不喝酒了,可每到吃饭时就耍赖:“唉,酒虫又爬出来了,好死不如好活,尝一口吧。”于是左一口右一口“尝”起来,用不着多大工夫,大半斤酒就被他“尝”下肚子……  相似文献   

13.
用一个大鸡蛋做的煎蛋卷也许更大,但大鸡蛋并不一定比小鸡蛋更好——产下大个鸡蛋的母鸡肯定闷闷不乐。英国家禽放养者协会的主席就是这么想的,他说如果你想善待母鸡,那就应该吃中号的鸡蛋,而不是大号甚至特大号鸡蛋。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孔子要带他的学生去远足。学生甲问他:“明天何时出发?”孔子说:“吃过早早饭出发。”学生乙又问:“明日何时出发?”孔子却说:“吃过迟早饭才出发。”结果,甲乙两学生都在孔子预定的时间吃过早  相似文献   

15.
糊涂虫脑袋很小,身体很大,他是一只甲虫。他有时住在篮子里,有时住在鞋子里,有时住在口袋里,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住在哪儿;他有时吃米,有时吃塑料,有时吃玻璃,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6.
糊涂虫脑袋很小,身体很大,他是一只甲虫。 他有时住在篮子里,有时住在鞋子里,有时住在口袋里,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住在哪儿;他有时吃米,有时吃塑料,有时吃玻璃,因为太糊涂了,他老是搞不清自己应该吃什么。  相似文献   

17.
《同学》2005,(8)
说到英语中的eat,大家都会联想到吃,在英语中与eat有关的词语并非都有吃的含义。不信就看看下面的例子。1.eatsb.'ssalt(做某人的客人,受某人的款待)相传在阿拉伯的部分国家,吃了某人的盐,意味着在主人和客人之间产生了神圣的契约。一个人只要吃了别人的盐,就不应该再说他的坏话或恩将仇报。  相似文献   

18.
同事的苦恼     
最近我的同事非常苦恼。他说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自己在教学上已经作了很大的改变,可是效果却事与愿违,因为他发现学生们依然不喜欢听他的课。我看了看他的教案,应该说,不论是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媒体的使用,都比较合理,而且有些地方还很有创新。我想既然教案没有多大问题,那么就应该从课堂上寻找原因了。  相似文献   

19.
小刺猬     
冬冬一张口,那吐出来的话儿呀,句句带刺儿。妈妈对他说:“冬冬,天凉了,再添件衣裳吧。”他说:“妈妈要闷死我呀?”爸爸对他说:“冬冬,你早餐吃得大少了,再吃点儿!”他说:“爸爸要胀死我呀?”爸爸妈妈挺生气,就说他象只小  相似文献   

20.
1 柚子是个麻秆一样的大男生。他总爱跟人打赌。他说:“猜我中午吃了米饭还是馒头?”苏蕾拉白了他一眼,“真够无聊的,我说你吃了什么,你怎么证明?难不成剖腹让我看看你的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