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天社”是继“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之后的第三个新文学社团。“明天社宣言”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是和文学革命的方向一致的。“明天社”的领衔发起人、社务联络人及所出版的五种“明天社丛书”的著译者,均是皖籍青年作家。“明天社”后因种种原因而解散,但作为“明天社”发起人的皖籍青年作家们,在他们分别参加了“湖畔诗社”、“语丝社”、“未名社”之后,仍为实现“文学界成长的明天,光明的明天,发荣的明天”而努力着,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分析文人参与篆刻实践并使篆刻成为独立艺术形式的直接原因,主要归结为元代印章材质的改变和篆刻理论的出现。考察明清文人篆刻艺术思潮,经历了从“印宗秦汉”到“印从书出”和“印外求印”的嬗变,有力地推动了文人篆刻的发展,三者合力之下,最终使篆刻艺术在晚清达到历史的顶峰。探究皖籍印人在明清文人篆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贡献,表现在开宗立派、艺术思潮引领、承启发扬三个方面,其贡献也为近现代篆刻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个地区的历史,化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现象,它必须与周边化,外来化不断地接触,融合,壮大,桂林是中国名的历史化名城,它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化独具特色,这其中皖籍人士做了他们的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皖籍作家的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辉煌一页。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在新文学的各个领域里,皖籍作家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大影响。据徐荣街、徐瑞岳《中国现代文学辞典》统计,现代著名作家358人,皖籍21人,仅次于浙江、江苏等省,而且多是开风气、影响大的作家。本文以地域特征为基点,对现代文学史上的皖籍作家进行群体把握,勾勒其共同的创作轨迹和美学追求,显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贡献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开风气的理论倡导 皖籍作家的重要地位首先体现在理论探索上的敏感和执著。在每一个…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着手,对从“五四”至今近一百年来的中国皖籍翻译家进行整体性考察,并就其中主要代表人物翻译的作品、译作的影响力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7.
文化世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有现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形成受地理、传统、家族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分析皖籍文化世家基本特征,梳理部分代表性世家家学传统的历史变迁,总结文化世家传承规律。皖籍文化世家特征包括以血缘为纽带,时空聚集分布;以地主经济为基础,注重“官位”和“门第”;以教育为途径,以礼制为规束;类型复杂,行业分布广泛。大量皖籍文化世家起于学术影响,其学术影响与政治地位互相映照;“通”“变”贯穿于发展轨迹之中;家学传承中讲求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8.
五四前后是皖籍文人在安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阶段,在中国近现代文化与文学转型过程中扮演了引领与创造的角色。本文将在现代文化转型与"现代性"诉求的总体框架下,立足皖籍文人视角,进一步勾勒皖籍文人多元探索的图谱,同时,进一步挖掘他们遗留的精神资源与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生于农村,一生都在为农村、农民而辛勤写作。赵树理是继鲁迅之后最了解农民的作家。赵树理一生“抛砖引玉”,扶持了不少文学新人,不少青年“站在巨人的肩上”而走上了文学道路。在今天这个多元与断裂的时代,农民是很难挤入主流话语的,农民依靠“泥杆子”传达出的声音是很微弱的。时代呼唤像赵树理一样的文坛老圃,扶持更多的农民作家成长。赵树理对现代文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今天多元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历史性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五四新文化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皖籍先进知识分子群体显得特别耀眼。这一群体具有双重教育背景,历经辛亥革命、新文化启蒙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的洗礼,逐渐形成独特的历史性格和群体特征。群体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内呼外应的二元格局,陈独秀是这一群体的奠基人和精神领袖,启蒙与革命的历史责任构成了这一群体一身二任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现象 ,它必须与周边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地接触、融合、壮大。桂林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文化独具特色。这其中皖籍人士做出了他们的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从民族启蒙的角度分析了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多元化的救赎路径,诠释了皖籍知识分子对价值观念和话语形式的重塑。论述了陈独秀的革命启蒙话语,揭示了陈独秀在鞭挞儒家伦理观念中所寄予的排他性思维和普泛性价值信仰;对胡适的语言启蒙诉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阐明了胡适对儒家等级意识的抵制和建构文化共同体的心理认知;研究了高一涵的制度启蒙路标,阐发了高一涵主权在民的国家观念,探讨了联邦分权制的实施策略。通过对民初皖籍知识分子启蒙路径的言说,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历史变革中所扮演的先锋角色。  相似文献   

13.
明代中叶至清末,作为当时整个思想文化领域人性解放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领域内表现人的自然欲望与丰富感情、反映人的自我意识与个性创作的思潮兴盛一时,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创作思潮明显地背离了中国的文学传统,即强调文学的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内容,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从而使文学向人性指引的方向复归迈进了一大步。因此,明清两朝的文学创作带有明显的平民化倾向。安徽随着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自明代以后,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层次化、多元化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明清两朝的安徽笔记体小说家在历代笔记体小说的创作风格影响下,先后创作了众多有影响的作品,形成了其自身各成体系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两位宁波籍作家的生平与著作。李又然是当时延安文协的驻会作家,曾受到毛主席多次接见,出版有《国际家书》、《伟大的安慰者》、《李又然散文集》。陈企霞曾任延安《解放日报》文艺栏编辑,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为贯彻毛主席在会上讲话的精神,做了许多工作,进北京后,任《文艺报》副主编,1951年出版了评论集《光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清中后期,皖籍官员入闽任职的人数增加,成为闽台治理的重要群体。皖籍官员群体在闽台社会治理中具有延续性,并积极参与国家对台湾的治理和政策的谋划。嘉道年间,皖籍官员参与平定东南海盗和台湾动乱,在善后事宜和区域治理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咸同兵燹,随着皖籍人士避难来闽人数增加,在闽皖籍官商网络构建出现了历史契机,设立了福州安徽会馆。同光时期,淮系军队入驻台湾,在巩固海防和稳定台湾局势上卓有成绩,淮军在台设立了昭忠祠。淮军从台湾撤回之后,淮系掌管了福州船政局,持续参与闽台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ArcGIS9.2软件中空间局部内插方法,先对未知抽样点进行一种线性无偏最优估计,进而进行预测图创建,根据内插结果图,尽可能准确的估计全地域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空间分布趋势及特征,为安徽省学生体质监测、评价、有效干预提供依据及指导作用.结果显示:男生综合体质分布趋势为:由西南至东北依次递增;女生体质趋势为:皖北及皖中地区主要以阜阳、合肥为中心,体质最好,然后以环状或片状的形式向外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皖南主要以体质最好的黄山、池州地区为中心,向四周以环状形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直至与皖中的分布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传奇的发展过程中,陇籍作家李朝威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但却显赫一时,独树一帜,成就一流,推动了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8.
在唐代传奇的发展过程中,陇籍作家李朝威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卓越成就。其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但却显赫一时,独树一帜,成就一流,推动了唐代乃至中国古代小说的繁荣与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杂志一纸风行,成为引领国人思想的言论重镇。陈独秀的周围聚结了众多近代知识分子,而皖籍人士最为显眼。在《新青年》早期撰作阵营中,皖籍作者星光闪耀,阵容庞大,令人侧目。地缘关系、师友情缘、革命同道以及思想主张的相互吸引是这一群体聚合的主要缘由。地域情结固然是首要因素,但共同的思想支点才是群体合作和联动的情感纽带和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0.
南宋文化作为杭州文化的原型,其优雅、婉美而精细的艺术形态,以及追求诗意的审美品格对杭州籍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杭州籍现当代作家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烙上了南宋文化的审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