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兰 《档案时空》2017,(2):23-24
口述档案的首次提出源于1984年国际档案理事会出版的《档案术语词典》。该词典将“口述档案”定义为:“为研究利用而对个人进行有计划采访的结果,通常为录音或录音逐字记录形式”。“’口述档案中饱含了丰富的个人记忆,而个人记忆正是印证了个人在其特定时代的精神履历.一段段鲜活的个人记忆便成为集体记忆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口述档案就成为集体记忆、大众记忆的“工具”或“产物”。  相似文献   

2.
文章构建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概念模型——“记忆数字人”,设计其数字记忆产品框架,并从“个体记忆”“家族记忆”“场域记忆”“文化记忆”“交往记忆”5个部分设计虚拟数字人的数字记忆数据集。通过调研元宇宙社交平台和数字记忆产品现状,探讨基于个人数字记忆产品的设计与应用,包括进入元宇宙世界的个人数字身份认同、以个人为中心的交互体验产品。在这个频繁迁移的时代,该产品提供了一个构建个人数字记忆的信息架构,通过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映射建立个人数字记忆建构的虚实交互通道,在保持个人隐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扩展个体数字记忆的范围,在元宇宙中构建新的数字记忆图景。  相似文献   

3.
从个人信息管理的角度探讨个人记忆的本质和特征,分析个人记忆与个人信息管理的关系、个人记忆失误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指出个人记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个人记忆的若干对策,为改进现有的和设计新型的个人信息管理工具、优化个人信息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新作《史记》是张晓刚又一次对自己80年代个人记忆的再叙述。在如今中国当代艺术的讲述中,个人记忆都不约而同地汇集且固守在80年代那段令人回味的时光,“巧合”得令人乏味  相似文献   

5.
历史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档案文献是一种具有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对国家、社会组织或个人存在一定的有益性、有用性。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档案文献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科研、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独特而显著;在文化记忆、社会记忆和个人记忆的构建和创新中具有重  相似文献   

6.
杨静仪 《新闻前哨》2023,(14):14-15
红色文化是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它不仅仅是一种展示和传承的载体,更是激发全民共同追求的精神动力。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各种文化遗产的地方,更是一个将个人记忆与历史叙述紧密联系起来的场所。本文通过深度访谈法,探究博物馆如何从符号、仪式及空间等方面加深个人记忆,从而形成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7.
记忆研究是一个不具备特定范式、无中心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之间相互过渡交织,而媒介记忆作为媒介和记忆交叉的概念,被视为记录、建构和互动的记忆实践过程.对过去纪念得越多,思考和研究反而越少.鉴于此,文章对媒介记忆下视角个人与集体的追忆、失忆进行反思与批判:其一,记忆成为常态,失忆成为例外,但个体记...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比如读明清史,事件的演进过程与人物的行为方式,与今天何其相似乃尔!而况国民史,一如厨房砧墩上的牛排,还淌着血丝呢.这是指宏大叙事层面.在个人表达方面呢,有人说:所有的记忆都是情感的记忆.也有人则质疑:个人的记忆是靠不住的.  相似文献   

9.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1.
韩玲 《档案管理》2006,(2):18-18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者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个人数字化记忆的安全保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视个人记忆并将其纳入社会记忆保护体系,对于构建和传承集体记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照片作为承载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乃至社会记忆的一种媒介形式,既是对历史、文化、传统等静态的展现,同时也是保留和凝聚个人或群体共同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文章以一个傣族村落的家庭照片作为切入点,讲述当地傣族人家庭照片背后的故事,探究照片所展现出来的人们的共同记忆和文化,并尝试追问这些记忆产生的村落社会机制、文化背景和傣族价值信念之间的关联,从而分析该社会内部成员的自我认知、人与社会、群体间的互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类记忆与动物记忆的区别在于,人类创造了完善的记忆媒介系统,实现了记忆的外化,从而突破了个体记忆的时空限制。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记忆媒体,正在改变人类的记忆模式。在个人记忆层面,不仅存在对互联网记忆依赖的"谷歌效应",而且搜索引擎明显拉高了个人认知自尊。在集体记忆层面,网上虚拟社区为自传记忆的强化提供了便利,但强化效果仍值得商榷;搜索引擎技术扩大了人类的有效认知范围,人们的认知和学习已经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依赖于功能记忆的引导,但互联网时代的集体记忆仍然是一种社会建构,一种全新的对集体记忆的宰制方式正在悄然形成。  相似文献   

15.
媒介记忆是传播学与心理学的交织领域,信息的传播可以作为记忆形成的途径,人与媒体之间的不断互动形成了交互记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与媒介相互依存、相互成全,但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下,个人记忆与媒介记忆和交互呈现出新的变化,媒介记忆形成途径更加多元复杂,于是个人记忆的形成拥有了更多来源,却面临着信息庞杂性、无效性、虚假性的多重挑战,这都于新媒体的环境中形成了记忆领域的博弈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口述档案立足个人记忆,挖掘个人对历史的回忆和对社会的认知,从而真实、全面地还原历史事实,建构社会的鲜活记忆,本文在分析口述档案与社会记忆关系的基础上,阐述口述档案的价值,探讨口述档案价值实现的路径,以期对口述档案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个人记忆是国家、社会记忆的补充。枝叶虽然不如树干重要,却反映大树生长的细节。自2006年2期起,我们将开设“个人记忆”栏目,刊登档案人员的日记、书信、回忆等个人历史记录,借以反映时代生活的侧面。欢迎广大读提供这类材料的复印件,年代越久远越受重视。[编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对一些机构和个人所发起的不同行动做一次概括性盘点.以增进人们对作为精神活动领域以及作为承载历史和集体记忆的“记忆场所”网络环境的了解和诠释。  相似文献   

19.
政治利益总是决定着一段历史的面貌。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在冷战格局下被渐渐湮没。自张纯如之后,中国人1937年在南京屠城中的个人记忆开始进入世界公共记忆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重新定义着人类个人和集体记忆的积累方式。作为人类记忆委托物的互联网,“互联网记忆”中存在着“网络社会中永恒的时间”,要将其向档案记忆进行转化,还须经过档案工作者的“诠释”。在这个诠释过程中,一种冗余复制是无法避免的。更重要的是,“互联网记忆”预示着档案“社区/社会范式”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