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和”、“和谐”,而元代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不和谐的社会。关汉卿杂剧创作正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从创作心态、团圆心理、死亡意识及剧中人物的人格美等方面表现了他对包容性极强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继承。  相似文献   

2.
“颂”的本义的研讨 ,关系到颂诗形态、起源、创作主体、流变等问题。因此 ,以往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颂诗的本义 ,虽然至今尚无一致的结论 ,但这是进一步研究颂诗问题的起点。正因为如此 ,如将各家论点予以概括 ,明其立论依据、相互间的传承关系 ,进而评其得失 ,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对颂诗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的“间”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其意义的转化有时很难让人把握。它除了具有时间、空间的概念外,还可以泛指自然存在于事物之间的一种正常的、合理的状态,这成为从整体上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把日本人对“间”独特的理解和把握称为日本人的“间意识”“。间意识”在社会文化生活诸多领域均有体现。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俳句、建筑中的玄关、日语中的称谓表现以及茶道等社会文化现象分析日本人对“间”独特的理解和把握,进而对“间意识”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就不难看出“间意识”的形成与日本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在文化的层面上正确地理解“间意识,”才能翻译出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构成的角度,对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心理空间”的形成与特点进行研究,认为构成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心理空间”的主导因子是宗族观念,其次是宗教意识;并引入“心理场”的概念,对村落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情形进行了分析。从而指出,中国历史文化村落的“心理空间”,从整体上来说.是一种包括宗族观念和宗教意识等因素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复合型“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5.
从“归来”诗歌所体现的悲剧意识。忧患使命意识与人道意识三个方面剖析其文化意蕴,并把这些意识结构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座标轴上予以考察,从而进一步探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认同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迪尔凯姆"集体意识"的现代性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尔凯姆“集体意识”概念生成的社会环境虽然改变,但并不失去运用该概念分析当今社会的社会学意义。文章通过从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的观察,说明集体意识和现代性照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运用集体意识的现代性意义解读和谐社会理念,生成集体意识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反身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希腊古瓮颂》是济慈脍灸人口的颂诗之一,诗中的“美即真,真即美”观念尤为世人关注和争论不休,本文拟就诗人所主张的美,真以及美与真的关系,结合他的《希腊古瓮颂》,《忧郁颂》及其书信来揭示这个命题的深刻含义,并认为诗人美学思想的核心乃“美即真,真即美”。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了《诗经》颂诗的歌功颂德、情感因素、艺术成就三个问题。笔者认为,颂诗的歌功颂德,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歌得其人,颂得其事,起码是有功可歌,有德可颂,与后世对君主盲目崇拜、阿谀奉承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绝不能主观武断地加以否定。颂诗并非没有情感或者为文造情,相反,它凝聚了全民族的情感,充满敬祖尊天之情、自豪自信之情、勉励希望之情等庄严而真挚的情感,有很强的抒情性,应是最庄重最正经并且最为激动和鼓舞全民族人心的抒情诗。颂诗在艺术上虽较风、雅逊色些。但也有其不容忽视的成就,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夏明龙 《新读写》2008,(12):48-48
在当今社会,西方文化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孩子觉得自己本国的东西“太土了,过时了”,而外国的文化才是“洋气的,现代的”,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光明乳业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贡任感的企业能够协办此项活动,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希望这不只是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因此 ,在老舍的作品里 ,日益深入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乃至题旨鲜明的“反侵略”叙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不断深化的文化反思 ,表达着作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思。如《骆驼祥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文明病的反思 ,《四世同堂》在“亡城”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等等。老舍的小说从内容上看 ,无论是“文明批判”还是“文化反思” ,都同时显示出一种现代意识 ,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女权意识等。他的作品使现代与传统 ,世界性与民族性 ,得到了较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正交样条的定义和性质,说明了可以用正交样条构造尺度函数和小波,重点研究了基于正交样条周期小波的分解和重构算法,给出了周期小波的分解公式和重构公式。本文的工作将实直线小波的分解和重构算法推广到周期小波,从而丰富了周期小波的有关理论,为周期小波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利用Lyapunov函数并结合不等式的技巧,给出了一些充分判据来确保一类脉冲神经网络系统具有全局指数稳定性的周期解.给出的充分判据仅仅要求激励函数是李普希兹连续的,而对它的有界性、单调性及可微性都不再要求.这些充分判据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容易验证,也可利用这些判据来设计全局指数周期的脉冲神经网络.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译界主要有两种翻译方法:归化和异化.译者采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要受译者的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社会背景、政治因素、译者的文化心态以及译语与原语语言差异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仅探讨译者的文化心态对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北京城区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化产业空间分布是从空间的角度发现、解释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属于文化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根据最新一期的北京基本单位调查数据,利用罗伦兹曲线、集中化程度指数、文化企业年产值的等值线图来刻画北京城区范围内文化产业现有空间分布状况。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其一,北京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明显,主要集中在四环以内;其二,文化产业内各行业的集聚中心各不相同;其三,文化企业更多地分布在城区北部。尝试对形成上述分布特征的原因作出解释,并利用文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理论对现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以科学、人文与个性精神为支点,建构起了大学文化精神的主体内涵,凸显了大学文化精神的根本属性。通过探析大学文化精神这一群体认同的一种社会规范和意识形态,认为育人功能是它的本体功能,提出了文化传承、融合与创新是大学文化精神育人的三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化逆差与跨文化交际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逆差是文化全球化所传达的现代性与地方文化所固守的民族性之间交互作用的产物,它是跨文化交际的张力所在。通过分析文化逆差产生的经济原因和民族文化心理根源,文章指出文化逆差是现代性话语对民族性话语的暴力征服,在跨文化交际中,弱势文化的逆差直接关系到其文化话语的获得和文化身份在全球化语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文化心态方面探讨了翻译过程中影响归化、异化的因素,指出译者的文化心态是影响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译者文化心态的主要因素主要有:译语文化和原语文化的强弱,译者所处的特殊历史和社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与文献研究,分析台湾原住民文化传承中的政府行为。既发现当地政府持续性保护与活化原住民文化,营销凝练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原生态文化,孵化原住民文化产业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由于台湾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至上而下的政策推行方式、政府行为的过度化等造成的原住民的弱势感和边缘感、文化自决权被忽视、民族认同符号呈现同质化等问题。建议政府在原住民文化传承中,应尊重与保障原住民文化权利,在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避免文化一体化,应还民俗于民间。  相似文献   

19.
大学是一种涵养心智和灵魂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是由多种不同元素集合而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大学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功能,是社会文化精神和文化素质的最高象征,大学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大学与众不同的文化素质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构成一种独特的整体效应,使大学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替代的生存空间和人文背景,对大学的文化思考启示我们,大学的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性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化产业的内涵强调文化资源是基础,文化创意是核心,文化科技是助力.根据现代文化产业内涵,梳理总结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指出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正好有效契合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这既搭建了四川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的发展空间,又使珍贵的非遗文化得到发展保护.可见,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与非遗文化的良性互动是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