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每日请看《焦点访谈》!”这句节目宣传语已经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大眼睛徽标一起深入到千家万户。据央视观众调查显示,《焦点访谈》这个新闻评论性栏目在全国的平均收视率已由开播初的14—15%上升  相似文献   

2.
杨月蓉 《新闻界》2007,(2):97-97,27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一个深受各级政府官员关注、也为老百姓喜爱的节目。节目制作者们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追踪社会热点。其内容不管表现的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负面的,都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老百姓利益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车文明>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课)<新闻阅读与实践>第五章媒体的观点中的一篇外国评论文章.文章选自<百年新闻经典>,原载于日本<朝日新闻>的名专栏<天声人语>.文中写道:"在东名高速公路静岗县沼津至御殿场之间,星期天清晨5点左右,有人发现一个3岁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所走过的这条“洒满阳光又艰辛曲折、充满较量又蕴涵着希冀的改革之路”,“既有新闻改革激流勇进的欢悦和兴奋,也不乏遭受挫折、上下招怨的遗憾和痛楚:既积累了初级阶段办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可贵经验,又留下了由于‘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潮的干扰而造成的重重教训。”作为社会生活“晴雨表”的新闻事业,真实反映了社会的巨大变化,央视名牌栏目《焦点访谈》,不仅在深度报道上独树一帜,在评论方面也具有一定特色。  相似文献   

5.
李琦 《视听界》2005,(1):18-19
新闻评论历来被称为媒介的旗帜和灵魂。电视评论在电视媒体中也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它既代表媒介的立场、态度、观点和声音,也代表公众的态度和声音。“没有评论的报纸是哑巴报纸”,同样,没有评论的电视是哑巴电视。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办得好坏与否是衡量一家电视台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电视新闻评论是一种方兴未艾的节目形态,只有认真研究其社会功能,方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效用。本文主要以《大写真》节目为例来探讨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的开播,电视向全社会推出一个新型的评论模式。它以纪实性现场为基础,由主持人(记者),主持电视评论,引入大众参与评说,通过平等、双向交谈,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崭新的、区别于传统评论的形式。如何看待已出现在我们荧屏上的这种新型电视评论,中国的电视评论究竟应该怎样发展呢?《焦点访谈》的成功探索说明,更新电视评论的传统观念是发展中国电视评论的前提。 对于评论的传统认识,我们可以从《辞海》中窥见一斑。《辞海》给评论下的定义是:“评论是报刊言论的总称。及时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阐明报刊编辑部的观点和主张。”“是报刊言论的一种体裁。”传  相似文献   

7.
赵井元 《新闻传播》2010,(2):103-103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是以社会意义较重大、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选题为其报道内容;以突出运用现场采访、述评结合为其报道形式,以较强的纪实性、评论性和政治性为特色的新闻性访谈节目。  相似文献   

8.
9.
陆玉方 《新闻记者》2003,(10):24-25
当今媒体,社会新闻已经成为各家争夺的一个重点,而突发性事件和灾难性事件是社会新闻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对于这些事件的报道是有闻必录式的纪实还是审慎地进行内容的取舍,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最近在苏州发生的一起案件,新闻媒体对其进行报道的方式引人深思,本文以此为例对社会新闻报道中导向作用的重要性作一探讨。 2003年8月18日凌晨4时43分,苏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  相似文献   

10.
三届国务院总理充分肯定《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三届国务院总理李鹏、朱基、温家宝都给予《焦点访谈》栏目以高度评价。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看了《焦点访谈》演播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个优秀的舆论监督节目——《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就得到很多受众的认同,从《焦点访谈》这个特殊个案,我们对舆论监督可窥见一斑——报道的深度决定了一个节目传播的效果。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具体案例,归纳和总结了舆论引导的概念及其价值意义,阐述了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详细论述了《焦点访谈》舆论引导的技巧分析,从中得出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学习《焦点访谈》加强电视评论樊玉媛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之所以为人瞩目,反响强烈,被一致叫好,我认为除了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客观准则,适应了广大观众的接受心理之外,在拍摄制作的全过程中,还有许多有开拓性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探讨。研究他们的成功,对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视野看新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视野看新闻教育张咏编译[威拉德·D·罗兰(Wilard.D.Rowland)是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和教授,曾担任1994—1995年度美国新闻与传播院系联合会(简称ASJMC)主席,致力于探讨和推动新闻教育。下文摘译自他在参加19...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开办13年多来,现已成为我国电视观众家喻户晓的一个名牌栏目。它坚持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重大事件,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人和事予以曝光,已成为我国新闻界舆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只有15年的历史,各种类型的主持人纷纷亮相于各自节目中。然而由于相当多的主持人在政策理论水平、思想修养、文化根底、知识积累、写作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致使其主持节目时表现平平。可喜的是,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为代表的群体主持人却例外地赢得了亿万受众的钟爱和青睐。窃以为其成功之秘诀在于—— 一、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对国计民生的深切关注。焦点访谈群体主持人都有一颗赤子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敢于直面人生,剖析社会,剖析国民性。他们有一双敢爱敢恨的眼…  相似文献   

16.
<正>由我撰写的《重思新闻评论和评论特色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是一本关于怎样重新认识新闻评论、怎样在新形势下讲好真话、怎样做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普及著作。一、新形势下对新闻评论的重新审视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价值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传播的坚持民主意识、科学精神、独立品格、宽容胸怀,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地方报新闻评论有哪些特点,应该发挥哪些功能,才能更好配合地方发展?笔者以<长江日报>"长江评论"专版为个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自创办以来,业界和学界的普遍观点是属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评论类节目是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的节目类型,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实际上是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因此将它们归于评论类节目属于认识错误。由于认识错误,导致出现诸多问题并引发了种种混乱,而错误认识产生的原因,值得业界和学界深入反思。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初到现在,我一直坚持天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认真研读,每天做笔记,写下心得。回味再三,深深感到《焦点访谈》确实是一档高格调、高品位、不能不看的好节目。这是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鲜明的旗帜意识在节目中一以贯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论是“时事追踪报道”,还是“新闻背景分析”;无论是“社会热点透视”,还是“大众话题评说”,都无不强烈地表现出新闻评论的旗帜意识。它在旗帜指导下“追踪”“分析”,在“透视”“评说”中体现旗帜。正是在这种旗帜意识的能动作用下,本档节目…  相似文献   

20.
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近年来大胆推出的独具魅力,引人注目的栏目。这是他们在经过反复尝试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它的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节目,深深牵动着广大观众。 《焦点访谈》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请听他们自己的话:“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寥寥效语,道出了本栏目的方向与宗旨,引起了观众的注意,这就是《焦点访谈》生命力的所在。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千家万户关心的“大众话题”,是各界人士注目的“社会热点”。大到国际性事件,小到家庭生活琐事;上有政坛风云人物,下有小小老百姓。有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曝光,有对社会各阶层腐败分子的揭露,还有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发人深思。每次《新闻联播》之后,人们翘首以待的便是《焦点访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